1952年,32岁的张爱玲只身返港复学。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纽约、柏克莱、洛杉矶,异域的巷陌,留下她彳亍的身影,但这些地方之于张爱玲不过是天地逆旅,她的来处与底色永远是上海。
法国作家皮埃尔·戴尝言,如果我们不曾考虑到他(毕加索)是一个生在十九世纪的安达露西亚男人,就永远无法探究他的感官世界,他的情欲以及他最终的艺术表现。准此,企望理解、诠释张爱玲及其文本世界,自也应深入她置身其间的彼时上海,将之“重新语境化”(re-contextu⁃alize),而这或许就是文史作家蔡登山先生《临水照花人——〈色·戒〉中的郑苹如与张爱玲》一书的用意所在。书中,作者俨如一位博洽多闻的向导,引领着读者在时间之途中漫步回溯,一点点走近张爱玲,走进《色·戒》的内里。
就如何走近张爱玲,作者“以简驭繁”,由张爱玲来言说“张爱玲”。如她简单的乐趣:在阳台上看“电车回家”,“一辆接着一辆,像排了队的小孩,嘈杂、叫嚣,愉快地打着哑嗓子的铃:‘克林、克赖、克赖、克赖!’吵闹之中又带着一点由疲乏而生的驯服,是快上床的孩子,等着母亲来刷洗他们……有时候,电车全进了厂了,单剩下一辆,神秘地,像被遗弃了似的,停在街心。从上面望下去,只见它在半夜的月光中袒露着白肚皮”;幽邃的感喟:“她(苏青)走了之后,我一个人在黄昏的阳台上,骤然看到远处的一个高楼,边缘上附着一块胭脂红,还当是玻璃窗上落日的反光。再一看,却是元宵的月亮,红红地升起来了。我想道:‘这是乱世。’晚烟里,上海的边疆微微起伏,虽没有山也像是层峦叠嶂。我想起许多人的命运,连我在内的;有一种郁郁苍苍的身世之感”;令人击节或扼腕的情爱观:“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坦率说,鉴于张爱玲特有的自觉的疏离:无论世易时移,总是清坚决绝地将自己包括在外的行事风格,作者采取这样的书写策略是明智的。留白中,不同的读者或可得到自己的那个“张爱玲”。
而对于《色·戒》这部小说的背景、由来及影响,作者则不惜浓墨重彩,以九章的篇幅详切剖析。第二章“一篇写了二十多年的小说——《色·戒》”概述了《色·戒》在读者中引发的不同反应;第三章“‘七十六号’的两大魔头——丁默邨与李士群”,第四章“一山难容二虎——丁、李的反目成仇”,第五章“一个不寻常的女人——郑苹如”,第六章“重寻《色·戒》的历史场景”,第七章“刺丁案的几种描写”则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色·戒》这部小说或然的背景及女主人公“王佳芝”可能的现实中的原型;第八章“张爱玲的偷梁换柱”,第九章“从《色·戒》看张爱玲的爱情投影”则着力诠释张爱玲的创作手法与创作心理;最后,在第十章“平心论《色·戒》”中,作者提出了自己对这部小说的见解。由上述章节可见,作者的行文确乎是“堂堂之阵,正正之旗”,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阅读《色·戒》及探究其文本之外的世界。
当然,《色·戒》绝非影射小说,虽然它有时代的倒影;它也断非张爱玲的忏情之作,纵使个中有她的情感投射。《色·戒》是一则对人性对欲望对情爱迷思进行“临床式”观察的准确记录——这是一种我们陌生而又景慕的言说与观看。张爱玲不需要读者的眼泪。“眼泪也还是身外之物”,这是她深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