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9月30日 星期三

    鲁迅的北京之缘

    张娟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9月30日   19 版)
    《鲁迅与他的北京》,萧振鸣著,北京燕山出版社有限公司2015年4月,68.00元

        缘,冥冥中的暗合与相遇,却往往给历史注入新的转机。鲁迅的祖父晚清在北京做官14年,鲁迅也在北京教育部做京官14年。1912年,周树人随教育部从南京北上北京,7年后,他以“鲁迅”的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一发而不可收,又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杂文,在新文化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鲁迅”这个名字也便以一个极具思想的作家而留传于世。因此可以说,“鲁迅”诞生在民国时代的老北京,他也是北京的骄傲。

        我最近从阜成门鲁迅博物馆调到沙滩老北京大学红楼工作,萧振鸣先生的工作室也在这里。他最近刚出版了新著《鲁迅与他的北京》,毛边的,签名,盖章,题字。我得到后便连日读了一通,得到一些浅见:

        这部书在同类研究鲁迅与北京史料的丰富性上是空前的。

        《鲁迅与他的北京》一书,38万字,显得很是厚重。以前相关的书,我读过邓云乡先生著的《鲁迅与北京风土》,16.5万字,主要从鲁迅日记出发,偏重介绍北京民俗,文笔精美;陈漱渝先生著的《鲁迅在北京》,9.8万字,史料与考证方面很详实;还有郑智、刘丽华合著的《寻找伟人的足迹——鲁迅在北京》,18万字,考查鲁迅在北京的衣食住行的足迹。通读萧先生这本书后发现,虽然厚重,但并无水分。书中汲取了这些前辈们的精华,以鲁迅日记为主要线索,极大的丰富了鲁迅与北京的相关史料。正如在他自序中说的:“这不是一本研究鲁迅思想的书,而是从史料出发,爬梳在北京文化地图上鲁迅的定位,回顾鲁迅与北京文化以至于中国文化的种种纠结,全面介绍鲁迅在北京的生活、足迹、创作、翻译、收藏、交友等方面的内容。通过鲁迅在北京的活动,折射出民国时期北京的生活状态,以及帝都北京带给鲁迅的种种影响及改变。”在史料的丰富性方面,对鲁迅在北京活动的地域与人脉进行了极为细致的梳理。

        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鲁迅的北京”,考证了鲁迅在北京所有的足迹,包括居所、会馆、看病的医院、工作的场所、学校、购书购物的场所、影剧院等等。从中可以看到,北京的四城,遍布了鲁迅的足迹。作者对上述地点都做了详细的考证,并且交待了它们的历史沿革及现状。对北京史料的丰富与完善有着重要作用。比如,描述鲁迅对琉璃厂的痴迷,作者统计“鲁迅在北京居住的14年间,到琉璃厂480多次,购买书籍3800多册,拓片4000多枚,还有古钱及其他古董,总共花费约4000多元”。又比如,从郑智、刘利华的书中,考查的学校有14所,而萧先生按日记中索引出22所学校。又比如现在的北京第二十二中学,原为大中公学,创立于1924年,是北京大学校友邹德高等人创办的一所私立学校,蔡元培兼任了当时的校长,1925年迁到交道口现在的地址。1925年9月至11月鲁迅在该校兼任高中部新文艺学科教员。鲁迅在那里共讲课8次,领薪水4元。查北京第二十二中校史,并无此记载。如此,可以使该校校史得到完善和补充。

        书的下编为“北京的鲁迅”,按编年介绍的鲁迅在北京的全部文学创作、翻译写文章时所使用的笔名。更可贵的,作者把鲁迅在北京的朋友圈一一整理并加以介绍,从与鲁迅交往的近千名人物中,可以了解鲁迅的人脉关系,这对研究鲁迅及其民国人物背景大有裨益。这人脉中包括鲁迅的亲属、同乡、同事、学生、外宾及各界官员等。比如“袁世凯”一条:“袁世凯(1859—1916),字慰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退位,1912年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任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1915年底恢复帝制,自称洪宪皇帝,18天后帝制取消。1912年11月2日,鲁迅收到袁总统委任状:‘任命周树人为教育部佥事,此状。’12月26日,鲁迅日记载:‘晨赴铁狮子胡同总统府同教育部员见袁总统,见毕述关于教育之意见可百余语,少顷出。’”由此可证鲁迅与袁世凯见过一面。1915年鲁迅还受过袁授予的“五等嘉禾勋章”。鲁迅称袁世凯“是一个假革命的反革命。(《〈错杀了人〉异议》)”在多篇文章中加以讽刺。”一个人物就是一段掌故,北京的老居民或许还能从中找到祖上与鲁迅交往的记录呢。

        活生生的鲁迅从这部书中都能体现出来,他的苦闷与彷徨,呐喊与悲欢都从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书中还详细介绍了鲁迅在北京时期的藏书、藏拓片、藏画,如何如醉如痴地逛琉璃厂、抄古碑、习书法等生活。萧先生本人就是一位有扎实基本功的书法家,书中专门有一节是研究鲁迅的书法形成,他认为,由于鲁迅到北京后的大量抄碑工作,是使他成为一位民国最有成就的碑派书法家之一。

        这本书还有一个好看之处,就是插图。部分遗址的插图是我的同事刘欣根据老照片手绘的。手绘图画本身具有灵活、自然、表现力强等特点,这样一来,使文章增加了观赏性。鲁迅走过的北京,很多历史遗迹如今已经不存在了,老的资料照片又不够清晰,书中手绘插图,画得精妙、清晰、复原了历史遗迹,又增强了艺术感。比如本书中“知了世界”这个章节中,介绍青云阁的,“青云阁是鲁迅先生购物去的最多的地方,鲁迅穿的鞋基本都是出自青云阁内的步云斋,所用的袜子、牙粉、肥皂、毛巾、草帽等也在这里购买,他还经常在这里饮茶、理发”。这样一段文字配一幅青云阁的手绘图,更能清晰地带我们回到鲁迅逛青云阁的场景,生动、形象得很。文字与手绘图片配套,是本书一个很突出的特点。鲁迅在北京的人脉关系所涉及到的人物,配上了部分人像照片,有很多照片是很珍稀的老照片,很多以前只知其名,不知长什么样的鲁迅的朋友,在书中一目了然,可见作者对搜求照片上也下了很大功夫。

        《鲁迅与他的北京》以可靠的鲁迅在北京的史料为基础,阐述了一代文豪鲁迅的北京之缘,是近年来学术著作中少有水分的“干货”,从而可以看出著者多年的呕心沥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