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9月23日 星期三

    采访卜松山教授的幕后故事

    蒋蓝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9月23日   22 版)

        2014年10月16日下午,典型的阴霾天,冷飕飕的细雨乱飞不息。我提前半小时来到川师大文学院学术报告厅占领了第一排座位,等候德国汉学家卜松山登临讲台。西南交通大学德语文学翻译家林克教授是本次学术讲座的安排者,按照他提供给我的讲座题目《文化的同一性与柔合性——全球化时代下的中国文化与美学》,我做足了功课。

        卜松山(Karl-Heinz Pohl)教授从事汉学研究近四十年,曾经担任德国特里尔大学汉学系主任,于2011年正式荣休。卜松山先生的研究领域涉及中国思想史、伦理学与中国近现代美学以及中西跨文化交际与对话等。著有《全球化语境里的中国思想》《与中国作跨文化对话》《发现中国:传统与现代》《中国美学与文学理论》《儒家精神与世界伦理》等学术专著专论;德文译著有《美的历程》(李泽厚)、《陶渊明全集》等;近年多次应邀赴中国讲学,为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客座教授。

        卜松山高而瘦,花白的八字须,准时与会。德国学者素来严谨,但衣着十分随便,卜松山的西服皱皱巴巴的,毛衣上有很多小疙瘩。他来了一个西方式的耸肩,双手一摊,用普通话告之:“我可以用中文讲一般事情,但我的中文口语水平,还不足以胜任这个讲座的内容。”德国人的诚实和认真可见一斑,其实也暗示了他讲座的艰深。因而,他借助投影仪显示出来的中文提纲,用英语完成了他的1个多小时讲座。怎么办?不要说听得云里雾里,在座上百位学者里,木鸡表情者大有人在。看来,我难以完成今天的访谈了。

        讲座之后,我见卜松山坐在会议室休息,就过去搭讪。我采访过德国汉学家顾彬,一问,他们原来是好朋友。“我们都是‘吃汉语饭’的,我们之间还有不少合作呢!”卜教授见我感兴趣,又提到了几个汉学家,恰好我也采访过。我提到汉学家、荷兰莱顿大学的柯雷博士,“哦,你认识他吗?太好了,我在莱顿大学短期工作过,恰好遇到他的博士论文答辩……”这一谈,我们的话题越来越多,谈到了他知道但不熟悉的曾在川师大任教的著名美学家高尔泰……

        卜松山说:“我1970年在汉堡大学正式开始汉学生涯,师从刘茂才先生,还有关愚谦和赵荣朗先生,三位老师都是中国人,我非常尊重和崇拜他们,我现在与关愚谦先生还保持着很好的朋友关系,前不久,我还到上海拜访了关先生夫妇。可惜刘、赵两位老师都已不在人世了。”我告诉他国内推出了关愚谦的汉译本回忆录《浪:一个为自由而浪迹天涯者的自述》,他得知这一消息非常高兴。

        晚餐开始,川师大文学院院长私人贡献了一坛来自大凉山的荞子土酒,卜教授显然深得中国人的酒道三味。他三杯下肚,开始加快速度,长袖善舞,应付我们的“车轮战”。他说:“中国人敬酒一定要喝,这是礼仪。但礼仪太多了,鉴于盛情难却,所以我还是要喝……”多么真诚的老头!他变戏法般从背包里掏出一瓶来自特里尔——马克思故乡葡萄园的“马克思牌”葡萄酒,他讲马克思种植葡萄的轶闻;也讲述他对中国酒文化的理解。鉴于这瓶“马克思牌”葡萄酒过于珍贵,谁也舍不得开,就轮流观赏了一番。

        我一直开着录音机。在他夫人阮林达(她懂一些汉语)配合下,卜教授认真回答了我三个问题。阮林达很开朗,她似乎更通晓国人的人情世故,她用汉语告诉我,1970年代卜松山到台湾新竹辅仁大学的分校学习汉语,某一天,也在这里学习的她与这个德国人“邂逅”了,从而成就一段万里姻缘。卜松山在一旁呵呵呵地笑,说,是、是、是的!我的话题自然而然回到了成都。卜教授深情谈起了他参观杜甫草堂、武侯祠、罨画池等古迹的感情,他特别感兴趣的是这些古迹里的楹联,他说突然发现了另外一种传统之美……这就是说,用“他者”眼光打量传统文化,的确常常能够发现被我们熟视无睹的东西。“你们就活在灿烂文化当中。要浸淫古道、古风。”听他一席话,我的确学到了很多。文化不是停留在纸上,而是化在人的生活细节里。

        卜教授的酒量,我估计在1斤左右。酒到八分,他不喝了。他非常高兴,又要从“百宝箱”里掏东西。最后,他唱了一支古代“道情”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他研究郑板桥的“余韵”,更让我感受到一个汉学家热爱中国文化的深沉心曲……第二天,我就收到了他发来的电子邮件,附录了几篇我想参考的文章。后来,他看到了刊载我对他访谈的《成都日报》电子版,他回信说:你把我写得太好了。成都的情谊我会铭记心中。你来特里尔吗?我请你喝“马克思牌”葡萄酒……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