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9月23日 星期三

    “新小小牛顿”:幼儿科普新世界

    李艳鸽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9月23日   21 版)
    李艳鸽: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曾编辑《我的祖国》《小柏拉图》等少儿读物,编辑图书入选“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等,获浙江省浙江树人出版奖等奖项。

        推荐图书:“新小小牛顿成长版”系列(第1辑,3~7岁)

        第一次看到“新小小牛顿”时,我正在为3岁的儿子寻找一套幼儿科普书,希望这套书带给他知识乐趣的同时,也教会他观察并思考身边的精彩世界,如果能对他起到一些科普启蒙教育的效果,那就更好了。所以看到“新小小牛顿”时,马上认定:就是它了!

        “新小小牛顿”系列图书来自宝岛台湾,自从开始制作它的简体版,我就像一个好奇的孩子,进入了一个令我惊叹的幼儿科普的花园。

        “新小小牛顿”专注于新时代的幼儿科普教育,专门为3~7岁的孩子量身打造,内容以“幼儿生活中的科学”为主,又不限于此,而是涉及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安全教育、性格培养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形式上,每册“新小小牛顿”将平面图书与影音多媒体相结合,包含“五合一”部分,即百科主题书+MP3语音课+DVD影音课+智慧游戏本+亲子手册。

        “五合一”中的百科主题书用来阅读,以主题式、多栏目的编排方式讲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MP3语音课堂用来听,对主题书的每页内容都作了开放性的讲解,孩子可以边看书边听,犹如在家里开设了一个课堂。DVD影音课是视频,主要是野外实拍、现场考察,遍及农场、茶园、荷塘、植物园、手工作坊等场所,除此还有各种精彩创意展示、动画故事等。智慧游戏本是快乐纸上游戏、贴纸游戏、手工制作的集合体,玩游戏时既巩固了主题书中的知识,也让孩子全方位动手动脑。亲子手册是送给父母的“育儿百科书”,儿科医生等专业人士为父母提供了实用的育儿指导。“五合一”内容互不重复,各有功用,又有机结合。它带来的学习过程轻松有趣,我们做了测试,孩子非常喜欢。爸妈只需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意愿,先从“五合一”的哪部分开始都可以,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在快乐的阅读和游戏中获取知识的滋养。

        需要一提的是,“新小小牛顿”细分为“启蒙版”和“成长版”。3~5岁的孩子,最推荐读“启蒙版”;5~7岁的孩子,最推荐读“成长版”,取材更广更深、文字量也多一些。但科学知识本身并没有适合什么年龄的绝对性,爸妈也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自由选择。

        幼儿科普读物对编写者的要求很高,如何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讲述科学,并且对内容的难易程度把控得恰到好处,这需要专业的素养。“新小小牛顿”的编写者不仅体现出足够的专业性,在讲科学故事方面也有自己的高明之处。书中设计了阿宝哥、奇奇、小问几个形象,带领孩子一起去探索,但他们不是只与读者一起以局外人的身份观察科学,那会游离在科学之外;他们随时会通过变化进入到科学故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在介绍“蜻蜓点水”故事中,奇奇、小问变成小鱼小虾,在水中亲自参加了蜻蜓先生和蜻蜓小姐的婚礼,并跟踪观察蜻蜓的生活,这种直接的感受,让孩子觉得非常有趣,有关蜻蜓的知识显得更加亲切可信,也让科普知识拥有了生命。

        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幼儿科普教育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尤其对今天的孩子。因为,他们所生活这个时代的科技,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发达,加之微信等互联网传播工具惊人的信息传播速度,要求他们最好从小就树立良好的科学意识,培养理性的科学思维,他们的视野因为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也需要更加开阔,最起码,也要扫除一切可笑的因为对科学无知而产生的愚昧。

        科普意识要从幼儿抓起,才能事半功倍,这也是“新小小牛顿”最重要的价值所在。在它之前,幼儿科普一直作为幼儿图书的附属内容,少量地夹杂在各种幼儿教育内容当中,零散而不被重视,但“新小小牛顿”的“五合一”内容,开创了一套幼儿进行科普阅读和学习的有效模式。走进自然、感知生命、认识世界,进而对自然、生命和世界产生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些宝贵的人文素养,都是建立在对世界之美的认知基础上,从科普的视角去审视世界之美、生活之妙,正是这套书想带给孩子们的。

        如果说获得“凯迪克”奖的绘本带来了儿童绘本的广泛阅读,“纽伯瑞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是儿童文学的一个标杆,我们希望“新小小牛顿”能够引发科普阅读的热潮,乃至带动幼儿科普启蒙教育的发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