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9月09日 星期三

    留学生眼中的中西文化之别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9月09日   05 版)

        以下发表的一组文章来自于2015年春季学期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方朝晖教授给清华大学外国留学生讲授的一门课,课名为“中国社会与文化比较研究(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 and Culture)”,听课学生为来自世界各国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英文授课)。这三篇文章的作者分别来自德国、英国和法国,文章是课程期末论文的第二部分,以比较中国文化与作者本国文化为内容。三位留学生分别以自己的观察,给出了中德、中英和中法不同文化观念与人的社会表现的比较,其中有些观点是我们都听闻过的,但也有一些细致的观察,还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中德之别

        中国文化植根于集体思维 德国文化倾向于维护个人利益

        ■凯文(KranzKevin)

        德国人,2015年春季学期在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方向研究生,现为德国RWTHAachen大学工业工程方向在读研究生。

        中德两国社会历史背景大相径庭,两国文化各有异同。

        德国地处欧洲,中国位于亚洲。德国有约八千万人口,中国则以其约13亿人口而为世人熟知。若从历史发展角度观察,两国的发展轨迹也迥然不同。作为西方国家,德国早已建立成熟的经济体系。相比之下,中国则是新兴发展国家,直至上世纪的经济急速增长才将中国向发达国家快速推进。无论经济或是政治,如今的中国已然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以上所述的两国社会和历史背景的不同,让我不禁假设:两国必然在文化上存在巨大差异。以下,我将在此基础上,将德国人为人熟知的特点与中国人的特点进行比较。

        德国人谈及中国文化时最常提及和印象最深的是中国浓厚的家庭观念,端正的社会态度以及极佳的礼仪礼貌。

        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它教诲人们根据人的不同身份采取不同的态度。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两点是和谐和稳定。他们传承儒家思想,认为个人是集体的一部分,因此中国人愿意“牺牲小我,铸成大我”;也正因此,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相互妥协,尽量友善行事。

        而在德国,有一种行为恰恰与中国人的这个习惯背道而驰。那就是,德国人不在乎社会和集体,而更在乎自己以及自己直系亲属的个人利益。德国人生活的最主要目标是实现自我价值,而社会不过是达成目标的平台。此外,德国人身上最大的特点是自主和自省。就个人特征而言,德国人在为人处世方面也与中国人有所不同。中国人注重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德国人对人际关系并不看重,因此常给人留下沉默寡言甚至冷漠无理的印象。

        此外,德国人不避讳直截了当地批评别人。而根据我在中国的生活经历,中国人从来不会给别人提出具体的批评意见——他们在乎对方的感受。然而这却让西方人捉摸不透他们的真实想法。许多西方人不得不适应中国人的这一特点,因为西方人受到的教育是谈吐清晰直接但又不失礼貌。

        等级差距是中德两国的又一不同之处。无论在社会或是在家庭中,拥有更高等级的人似乎拥有更多权力。在家庭中,男性常处于主导位置。等级不高者则家庭中和社会中的长辈或上级充满尊敬和忠诚。所以中国文化还可以被称为“等级文化”。

        相反,德国等级差距之小与中国等级差距之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比如,德国员工期待上级与他们共事并共同参与决策,因为他们认为虽有等级,但人人平等。因此,人们对既定的等级并不在意。不得不说,“等级”在德国并不被重视。

        我习惯批判性思考并期待从别人那里得到有效的反馈。但是来到中国学习后,我不得不适应这种悬殊的等级差距。比如,我曾经批评过清华大学足球社团的某些决定,因为那些决定在德国常常是得不到认可的。然而,我的队友都对我提出批评和意见的举动感到惊讶,希望我与球队的“争执”偃旗息鼓。他们劝我服从球队的决定,别再追究“为什么”了。于我而言,他们的反应实在让我难以理解。我从没想到一个级别不那么高的社团竟然也深受等级差距观念的影响。

        除了强烈的集体意识和等级差距,怀揣长远的目标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德国则对长远计划不那么看重。“长远计划”这一表达由吉尔特·霍夫斯塔德提出。生活在拥有长远计划的社会里的人往往辛勤工作,有耐力,肯坚持。这样的社会也往往节俭生活,以防后患。中国便是这样的国家,比如买房热。

        在如今德国大量法律法规的控制下,德国人则更愿意规避不确定性。德国人愿意降低风险,维持较低但稳定的水平;中国人不注重当下,因为他们更担心未来。如此一来,中国人似乎生活得更灵活,更实际。

        从规避风险的角度看,德国人的思想深受繁复的法律法规影响。这些法律包含了严惩、斥责以及对社会行为及现象刻板的解释。所以德国人非常“守规矩”。就拿两国的交通来说,中国交通混沌杂乱,德国交通井然有序。

        当然,中德两国也有文化的共同之处。比如,两国人都将工作置于生活之上。另外,两国人都会利用职务之便解决问题。我在中国学习期间,我认为中国人很守时,德国人也是这样。

        还有,中德文化中都存在大量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常常以不同形式展现出来。中国的传统是传承历史学者(如孔子)的思想,德国的传统中则少有涉及精神和行为规范。

        总之,中德两国的不同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主要由于两国历史文化对人的影响不同。

        个人在社会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是最主要的不同。中国文化植根于集体思维,德国文化倾向于维护个人利益。因此,德国人并没有严肃的社会组织和学术机构将不同等级的人们联结为一个整体。

        两国的共同点在于重视传统。他们都试图为未来争取更大的确定性。所以他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达到这个目的。中国人放眼长远目标,德国人注重当下。两国都不是愿意冒险,勇于挑战的国家,因此他们的行为也正体现了这一心理。

        (中文译者:张怿陶)

        中法之别

        中国人不愿意直截了当地回答问题 西方人更愿意开门见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马西朦(MaximeVerlhac)

        法国人,2015年春季学期在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读研究生,现为法国Centrale Supélec大学工程学院在读研究生。

        根据我在中国一年以来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我认为中法两国文化之间最为有趣的差别在于人际交往的方式。

        首先,关于家庭关系。我发现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浓重,尤其对自己的父母孝敬有加。孝敬父母本身并不令我惊讶,令我惊讶的是中国人孝敬父母的程度。我觉得中国人极其重视父母对自己的看法。他们想尽办法满足父母对自己的期待,唯恐令父母失望。因此他们有时做着自己并不喜欢,却能让父母高兴的事情。“养儿防老”的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也许这就能解释为何中国父母和孩子努力维持一个相对稳定而和谐的家庭关系。

        独生子女政策可能是这种家庭观念形成的另一个原因。因为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政策只允许每个家庭拥有一个孩子,所以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尤其呵护孩子。在我看来,这样的家庭关系深深影响了那几代中国人的人生轨迹和做出选择的方式。

        法国人也很重视家庭,但维持良好家庭关系的表现形式与中国不同。在法国,父母们认为对待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放手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觉得这并不意味着法国父母不在乎自己的孩子,相反,他们对孩子的爱正表现在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选择权上。只要孩子的选择合情合理,父母一定会双手支持孩子的决定。

        此外,中国的家庭观念比法国的更为复杂。一家之中,中国人要顾及上至祖父母,叔婶,姨舅下至表姐妹,堂兄弟等诸位亲戚的感受。因此,中国的“家庭”范畴已然从三口之家扩展至几代之间形成的大家庭。

        朋友关系在西方和中国也有所不同。首先,关于朋友的数量。总的来说,中国人的朋友比西方人的少,但中国人愿意和朋友保持一种很亲密的关系,正所谓“朋友一生一起走”。朋友有难,必定八方支援。两人若成为了知心朋友,他们一定互帮互助,彼此扶持。而西方人虽喜欢广交朋友,但并不会跟每个认识的朋友都那么亲密。

        另外,中国人和西方人与朋友们一起做的事情也不同。通常西方人喜欢和朋友出门活动,一起嬉闹。而中国人似乎不常通过特别的活动来增进感情,他们更愿意默默地陪伴着朋友来保持朋友关系。

        中国人在公共场所的某些行为举止常让西方人大跌眼镜。比如,在公共场所吐痰,大声喧哗,不排队和肆意占座等。这些行为或多或少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他们渐渐地开始不在乎自己生活圈子以外的陌生人的感受。不过,我认为他们也不是故意这么做,有时候可能因为周围太多的人都那么不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所以自己也就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

        西方人普遍认同的观点是要关心自己周围的人,不要打扰彼此,跟陌生人保持距离。但前提是人人主动认同并自觉遵守这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一旦有人打破这个彼此尊重的平衡关系,其他人会表现出不满,甚至因此发生口角。通常,法国人会毫不犹豫地与打扰别人的人讲道理。这种直截了当的交流方式时常令中国人意想不到。

        中法两国人对待钱也有不同的方式。比如,我在中国的街上常看到漂亮的豪车驶过。中国人喜欢炫耀自己的财富,财富的多少似乎决定着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因此,中国人常通过炫耀财富的方式为自己争取更多的仰视。

        而在法国,只要与金钱有关的事件或情况,大家都纷纷避之不及,因为法国人觉得没有必要炫耀财富。首先,薪水是个人的隐私,自然没有必要让别人知道。其次,法国的贫富差距很小。所谓“富人”的薪水并不像在中国那样高出普通人那么多。所以没必要通过薪水为自己占领社会阶层的高地。

        我读过尼斯比特的一本书,读后我发现了中国人比较有趣的一个特点——在日常交往中缺少逻辑思考能力。我不是说中国人没有逻辑,因为在学习上,中国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确比西方学生学得更好。但是,在生活中,中国人似乎喜欢“跟着感觉走”,而不是思考究竟什么是更合理的。用这本书上的话说,就是“中国人更在乎看起来理性而不是运用理性去思考”。作者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人依靠经验和常识解决问题,而不愿意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推理得出方案。

        在西方,人们非常害怕没有逻辑的争辩。一个西方人倾向于通过逻辑分析得出的结果来判定自己的感受。用逻辑和理性行事的习惯源自西方古代的哲学思想,因为逻辑和论证是西方哲学的基础。

        不过,我觉得我的观点略有偏颇。首先,我在西方文化下成长;其次,我的大部分学习内容与数学有关,所以我习惯于给看似不合逻辑的算式找出证明它正确的论据。延伸到生活中,我也善于发现生活中不合逻辑的言辞和举止。

        但是,有关逻辑的争论终究可能引起中国人和西方人之间的争执。有些西方人觉得中国人有些愚笨,因为他们不能够将逻辑推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这就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冲突,比如一个西方人费尽心思要跟一个中国人用逻辑思考的方式讲道理,而那个中国人听不进去这些分析过程,固执地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最好的。

        我的观点是,这一切争执和不解都是源于对另一种文化的不了解,所以我们不应该武断地认定一种文化不如另外一种。

        另一个引起误会的源头就是中国人不愿意直截了当地回答问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人特别不喜欢直接拒绝或者否定别人。这一点常常引起外国人的误会。那些熟知中国人这一特点的人不得不同一个问题多问几次,或者变着法问同一个问题,以期从中国人口中搜寻到其真实意图的蛛丝马迹。

        这完全是中国特有的一个特点,西方人绝不会这样。中国人不喜欢与人发生冲突,总是试图维持和谐的交流关系。而西方人更愿意开门见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有些话听起来有点伤人,但至少他们的话不会让对方产生误解。

        直言相告和好言相对究竟哪一个更有利于人际交往?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很多情况下,人们需要根据交流对象和交流情境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说话方式。比如,在工作场合,任何语言上的误解都可能会招致自己承担不起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西方人的交流方式更为妥当。但是,在日常交流过程中,有时不必那么较真,以免伤了和气。在这时,中国人的说话方式就比较合适了。当然,就像我上面说的,说话方式的选择不是非黑即白。

        说话方式的问题有时会影响到中西方人工作上的合作关系。因为一旦误解发生了,西方人很容易以为中国人没有说实话。这样一来,坚固的信任关系很难重建。然而,友好关系的摧毁正是中国人最不想看到的局面,因为他们之所以“说谎”,就是因为他们想保护这段良好的关系。我相信很多中国人在与外国人交流时都会小心翼翼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生怕被别人误会自己不诚实,导致友谊的破裂。

        总而言之,中法两国文化有诸多不同。我之所以主要讨论两国人际关系的区别,就是因为我认为这是两国之间最明显、最惊人的差别。

        (中文译者:张怿陶)

        中英之别

        中国人很少忤逆家人的心愿 福利制度的良好运行是英国的骄傲

        ■应轩冉(SaulJeroneStollery)

        英国学生,2015年春季学期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读研究生,现为清华大学全日制研究生,专业为中国政治、外交及国际关系。

        虽然表面上中英两国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主张并不一致,但实际上两国之间确有相似之处。

        英国是多党派国家。中国虽然是一党执政,但在某种程度上,少数党派似乎也在决策过程中发挥着共同协商作用。

        中国采取一国两制政策。也就是说,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之上,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港澳台地区则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共有八个少数党派,他们分别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占有席位。然而,有说法认为这一政策的有效性值得探讨,他们声称中国的少数党派并不掌握实际权力,而是服从于中国共产党的决策。

        有很多人不了解中国,对于中国内地的民主选举方式也甚是陌生。实际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们都会积极地参与讨论,并在政府和地方政策的决定过程中行使自己的投票权。其实,中国内地的公民参投人数比例远比英国高。在中国,有85%的公民参与投票,而英国公民的平均参投比例约为60%至70%。

        宗教思想在中英两国的政府运作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儒家思想在中国政治决策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如此,从中国建国至今的很多政治演讲中,人们都能看出儒家思想的影子。而在英国,虽然宗教确实影响政府行为,但其影响方式与中国的儒家思想并不相同。依照法律,英国国家首脑必须是基督教徒。这也是为什么英国女王是英国国教的领袖。我们也能从立法机构的构成中看出宗教在英国的力量——上议院里永远有27个席位是留给高级神职人员的。

        英国是福利制国家。这意味着英国国家政府在其公民的经济和社会福利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比如,政府为低收入人群提供特殊住房待遇,提供工作机会以及学生免费餐饭;另外,国民医疗服务体系为任何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免费健康医疗。福利制度的良好运行是英国政府和公民共同的骄傲。

        在中英两国都有“关系”意识。在中国,如果一个人“很有关系”,那么他所面临的很多麻烦事就“没有关系”了。中国有专门的名词来形容依靠父母财富或职位之便为自己打通关系的子女——官二代,富二代。这样的群体越来越大,行贿受贿犯法的人也越来越多。而在英国,由于法律体系结构严密,每一步法律程序都有相应的法律条文制约,所以想要通过“关系”打法律的擦边球可谓难上加难。

        中英两国都有贫富差距,但中国的情况更严重一些。许多中国的工薪阶层家庭收入每月不足2000元人民币,而英国人在每月的平均工资比这个数字高出不止十倍的同时,其日常生活的平均花销却比中国某些城市低。这样一来,房子和车子成为在中国结婚的必需品必然会给年轻人造成巨大压力,而这“结婚两大件”的说法在英国却是闻所未闻。

        中国人特别重面子,大家的日常对话和行为也都是以“给自己和别人留足面子”为前提的。中国内地人尤其是这样,他们不喜欢看到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所以总是想方设法地规避争执,以免颜面尽失。

        中国的家庭关系比英国的更为亲密,中国人很重视家人的感受。另外,在婚姻大事上,西方认为结婚是两个人的事,而中国人愿意把它看成是两家人的事。中国人很少忤逆家人的心愿,尽其所能遵守传统观念,维护家庭和谐。

        由独生子女政策引发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在中国愈演愈烈。如今这一代的中国独生子女不得不面临一人赡养家里2至4位老人的困境。而在英国,老人很少依靠子女的赡养过活,大多数老人直至去世都不会向子女索要任何形式的经济资助。

        我觉得英国在很多方面比中国更自由。英国允许同性恋婚姻,重视人权而中国没有同性恋婚姻并且至今仍有死刑。

        中国有很多种方言和少数民族。而英国只有四种主要的语言,其中说英语的人占98%。在中国,有很多人都不会说普通话,有时候同一个省但不同城市,或者同一个城市但不同乡镇的人会说彼此听不懂的方言。

        中英两国人的工作也不同。英国人的工作以工业生产和自营企业的形式为主。大多数人生活在城市里,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住在乡下务农。而中国大多数人的工作是务农,并且务农设备也不是那么先进。

        中英两国也有相似之处。在全球化的大局势下,中英两国都将目光聚焦在国际事务上,比如气候变化,区域安全和全球政治经济等问题。

        (中文译者:张怿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