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蜜娃和事:一个小学生的博客》是一部代表互联网时代儿童教育理念的成长记录。作者谢和珊是北京太平路小学的小学生,7岁时在家长鼓励下开始撰写“蜜娃的博客”,经6年集结100篇博文成为此书。本书记录了一个普通女孩“蜜娃”从小学二年级到六年级的成长点滴,取名“蜜娃和事”,就是记录蜜娃“平和普通的事情、和暖欢悦的时光”。对于蜜娃而言,这既是自己成长的历史,也是与大家分享的历史,没有一篇文章是迫于外界压力完成的。通过写作她记录了自己在学习、阅读、玩耍中的感悟,也表达了对于父母、家庭和世界浓浓的爱。对于家庭而言,这是一部全家共同完成的小小传奇,记录了父母对于这个小天使淳朴的爱,这种爱如阳光下的麦芒一般炽热而芬芳。更重要的是,在这本稚嫩而不幼稚、简练而不简陋的小书里,不难发现这一代中国小朋友身上的可贵品质。
仁者爱人,仁爱之心是人最可贵的品质。她在博文中记录了身边的人与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最令人触动的是《怀念奶奶》《奶奶的“宝贝”》等几篇怀念逝者的文字,她记录下奶奶的嘴巴、眼睛、牙齿,回忆奶奶的音容笑貌,和自己打趣玩笑的情景。奶奶老了后,会有两个奶奶吗?奶奶为什么要把扔掉的东西捡来呢?这些童言无忌中,反而传递出一些我们成人感悟不到或已漠视的朴素道理。蜜娃的情感很细腻,即使奶奶已经去世多年,她从杜甫的《月夜》诗中、从学校“变废为宝”的号召中,依然能回忆起奶奶当年的音容笑貌。套用《论语》的话,“慎终追远,民德厚也”,这是如黄土地般厚重而朴素的情感。她爱麻雀、爱猫咪,也爱小乌龟,看《花木兰》的快乐,看《悲惨世界》的沉默叹息,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关注环境,甚至以地球的名义给人类写信,呼吁保护森林、草原、山川、河流……掩卷沉思,蜜娃博客所记录的是心灵成长史,在这个变动不居的世界上,她看着、跑着、笑着、经历着,逐渐学着思考较为恒久的东西,表达对人和世界的爱。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敢于走出温室迎接风雨人生,才是童年应该带来的正能量。蜜娃爱运动,爱音乐,父母鼓励她学习二胡,不仅掌握一门技艺,更重要的是懂得吃苦的道理。在《我学会了克服困难》文中,蜜娃记录了学二胡的经历,从四岁时纯粹出于好奇要求学,到后来音准、弓法、节奏方面难度加大,从叫苦不迭到吃苦耐劳,从掌握技法到投注感情,蜜娃的二胡越拉越好,不仅学会了用音乐表达感情,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克服困难。这对于她未来的人生裨益良多。蜜娃的父母,在她遭遇困难挫折的时候,不是一味批评,也不是宠爱包办,而是心平气和地讲道理,鼓励她自己解决,攀登高峰。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生是一张白纸,求知的过程就是在白纸上写字的过程,人类知识进步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好奇心。同成人世界相比,蜜娃善于从一些平凡的事情中发觉新鲜的意义,这种无处不在的好奇心令人赞叹。《我学会了洗碗》,平凡的生活、简单的劳动也有规律可循;《姥爷的钓具》,手竿和海竿、袖珍钩和爆炸钩的区别,一般人还真不了解;准确记录酥油茶和过桥米线的做法;以优美清新的笔调写云南故乡的石榴树、石榴花、石榴果,“那汁水甜甜的味道在嘴里回荡”;还有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结账时33.62元,售货员却要了妈妈35.12元……蜜娃从细微的事情入手发现一些有意义的道理,体现出不凡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国家希望在少年,少年强则国强。蜜一般的小学生活终将告别,蜜娃也已长大,和同龄人一起健康成长。《蜜娃和事》传递和弘扬了跨越时空界限的教育理念,或许可以解答柯云路的“夏令营之问”,摆脱对孩子“捧杀”和“棒杀”的双重悖论,以民主、平等、开放的教育心态,培育出面向全球化、超新星时代健康向上的孩子,为我们民族的未来赢取更多信心和希望。
《蜜娃和事》,谢和珊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