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经典——诗经
自本期始,本报推出重点栏目“怎样读经典”,每周一期,约请名家带领读者走进经典。今日刊出《怎样读诗经》。(详见8版)
南宋官员“委任状”真迹首度露面!
南宋官员的官告,到底是什么样子?又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秘藏于域外的南宋著名理学家吕祖谦和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曾孙司马伋的真迹官告,最近重见天日,公布于世。2011年,南宋武义徐谓礼墓出土徐谓礼录白告身、敕黄、印纸文书,共十二卷,其中告身二卷十三件。2013年,包伟民、郑嘉礼编《南宋武义徐谓礼文书》由中华书局出版。这批新材料,对深入了解宋代官文书的格式和运作流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原始档案,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为宋代制度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此次发现的吕氏、司马氏真迹官告与徐谓礼录白官告,构成了互为参证的双璧。(详见5版)
贺耀敏的出版选择:小众也是大众
打造出版航空母舰的呼声确实很好,我们现在拥有若干个大的出版集团,但至于这个做法对不对,我总觉得可能还要有所考虑。因为,任何一个组织构架,应该首先要解放企业,解放竞争主体的活力和生产力;如果构架了一个很庞大的组织,底下却没活力了,就说明这种构架有问题。当然我也不认同一些出版集团搞对外贸易、搞房地产,这不是出版。(详见6版)
严歌苓:英雄总是“不识时务”
这几年,严歌苓的写作以一年左右一个长篇的速度进行,几乎进入“井喷”状态。饶是如此,《床畔》从酝酿到完成却历经二十余年。从叙事角度到文本结构,再到人物内心信仰、理念与情感的把握,如何既能保持叙述的流畅,又足以自圆其说,令读者信服,这些,都令严歌苓为难到写不下去。好在上述问题最终得以解决,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长篇,赋予“英雄”另一重意义。(详见11版)
穿越时空的歌声:《喀秋莎》
冷战铁幕开启、柏林墙倒塌之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更加关注历史教科书之外的《喀秋莎》。他们不再无条件地接受官方规定的记忆内含及其诠释,而是从新的视角反思他们祖辈的战争和冷战的过去。正是他们的好奇、求知和对独立思想的执着,使得《喀秋莎》脱离了她的一切“义务”,而获得了新的成长的自由,在音乐形式上也更加充满生命力。成立于1975年的芬兰庞克乐队“列宁格勒牛仔”于1991年开始演出改编版的《喀秋莎》,1994年开始与红军合唱团合作现代版《喀秋莎》,引领冷战之后,前东欧各国艺术的整合、融合和发展。在德国统一第一时间1990年成立于波茨坦的庞克乐团“44列宁格勒”很快便开始演奏“列宁格勒牛仔版”的《喀秋莎》。(详见1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