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旧称高棉,以吴哥闻名于世,是一个美丽的国度。
之所以说她美丽是因为吴哥的美丽,之所以说她神奇,同样也是因为吴哥的神奇。柬埔寨是吴哥的母亲,吴哥则是柬埔寨的骄傲和象征,二者是紧紧相连、密不可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柬埔寨就是吴哥,吴哥就是柬埔寨。
柬埔寨是君主立宪制国家,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国王是终身制国家元首。今天的柬埔寨,国内确实比较安定,国家也进入了正常运行的轨道,但由于是传统的农业国等历史原因,其经济基础仍然很薄弱,工业设施规模狭小,农业仍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阶段,广大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尚未完全脱贫。
考察期间,从金边到吴哥,沿途三四百公里的所见所闻,让我切实感受到了这个中南半岛贫穷国度的真实面貌:它迄今没有铁路(更谈不上高铁),也没有高速公路,交通只能靠传统狭窄的老旧公路。即便是那样的路,其路面也是坑洼不平,颠簸得不行,平衡机能差的旅者上车后非晕车甚至呕吐不可。不过,好在我是海军出身,从不晕车,所以尽管道路很差,行车艰难,倒也不影响我观赏沿路风光。一幢幢农家小舍由远而近,迎面扑来,然后又一晃而过。道路两旁的农舍民居,有平房,亦有简陋不堪、上面住人下面养牲口家畜或放置家私的高脚屋。尽管人类已经迈入21世纪,但柬埔寨农村还是相当的原生态,那里似乎仍固守在遥远的十八九世纪,大有与世隔绝的超脱感。农舍错落有致地散落在平原上,家家的烟囱冒着袅袅炊烟;识途的老水牛拖着无牵的缰绳悠哉游哉地信步走在回家的小路上;老者坐在自家门口悠然自得地捻着手中的烟丝,抽着古老的水烟;当地的妇女在田间劳作,年轻的少妇给怀中的婴儿哺乳,窈窕的姑娘在井栏边打水;骑着摩托车的青年男子倒是英姿勃发,活力四射,颇有现代感。不远处,只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在地里寻觅着什么,此情此景,大有“采菊东篱下”的悠然和恬淡。一切都是那样的古朴清新,如诗如画,亦梦亦幻,令人神往和迷醉!
由于正值傍晚时分,我们有幸遇到了放学回家的当地小学生。夕阳下,孩子们一个个背着看上去似乎沉甸甸的小书包一步一个脚印地步行回家。令我忍俊不禁的是,队伍中有一个约八九岁年龄的小男孩,流着鼻涕,梳着小分头,西装革履,居然还周吴郑王、严严整整地打着一条领带。我透过车窗向他招手,他似乎也注意到了车上的我,目光交汇之间,小男孩从容不迫地举起小手,比划了一个“V”字形手势回敬致意,真是让人捧腹。至今,这幅生动有趣的画面仍深深地镶嵌在我记忆深处,挥之不去。
柬埔寨是吴哥的故乡,伟大的吴哥文化是柬埔寨这个佛国的旗帜和灵魂。所谓“吴哥”,其实就是今天为柬埔寨乃至全世界人广为传颂的文化古迹,同时也是柬埔寨古代王国一个朝代的名称。吴哥古迹及其所代表的文化不仅是柬埔寨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的标志,也是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而强大的吴哥王朝,国运昌盛,疆域辽阔,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化”。
何为“吴哥文化”?简言之,就是“吴哥古迹”。今天的人们每当提及吴哥古迹,就自然会将其同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和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观”。吴哥古迹的确名不虚传,要不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怎么能将其首批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呢?在9—15世纪时,吴哥曾是柬埔寨的王都。也正是在这个时期的数百年间,在政教合一“神王思想”指导下,吴哥城、吴哥窟及其周围的寺庙群被建造出来。然而,大约在15世纪初,暹罗军队入侵吴哥,吴哥陷落并惨遭破坏,王朝被迫迁移金边,被遗弃后的吴哥从此渐渐湮没在茫茫的热带丛林中,直到四百多年后的1861年被法国博物学家、传教士亨利·穆奥发现,并向欧洲和世界广为宣传,吴哥才得以重见天日,再现光辉。
气势恢宏、辉煌灿烂的吴哥古迹群,雄踞在今天的柬埔寨首都金边西北约240公里处。这个遗址的现存古迹主要包括吴哥王城(俗称大吴哥)和吴哥窟(俗称小吴哥)。全部用石头建构以及精美的浮雕艺术是吴哥王城和吴哥窟古迹群的两大特征。在这炎热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正因为这些古迹是由石头建构而成,所以尽管它湮没于热带雨林长达四百多年却仍然雄风不减、风姿犹存。吴哥古迹在长达四百多年的建造过程中,三易中心。第一次,耶轮巴摩一世时期,王都中心建在巴肯寺;第二次,罗因陀罗跋摩二世时期,王都中心建在巴戎寺;第三次,乌答牙提也跋摩二世时期,王都中心又定在巴方寺。吴哥曾先后于1117、1431年分别遭到占婆人和暹罗军队的入侵和破坏,它能够如此大规模地保留至今,已是人间的奇迹和大幸了。
吴哥城是行政和礼拜神君的中心,它是以从印度传入并适应当地传统的宗教和政治观念为基础设计的,所以具有浓郁的印度特色,虽距今年代久远,但雄伟气势犹存。城中雕像大多是佛像,具有浓郁的印度教和佛教特色,宗教气息格外浓厚。吴哥窟的许多神庙大多反映了印度的宇宙论和神话主题。当年建造这些庙宇是为了提供礼拜场所,国王和其他王室成员确信通过礼拜能够与湿婆或其他神灵成为一体,从而获得永生。吴哥窟是所有吴哥庙宇群中最著名的寺院,可以确凿无疑地说,它是高棉古典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吴哥窟整体布局十分合理匀称,而且富有节奏感和律动感。从柬埔寨回国后不久,我在同清华一位对吴哥建筑颇有研究的建筑学家谈观感时,他告诉了我吴哥建筑之所以能保存至今的奥秘。这个奥秘就是吴哥古迹基本上是垒石建筑,而且主要是巨型长方形石块层层堆垒,绝大多数场合不用黏合剂。这就是吴哥古迹之所以能在潮湿炎热的热带雨林历经数百年风雨而不衰的原因。现存的吴哥古迹多达600多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有巴戎寺、巴孔寺、女王宫、涅槃宫、罗蕾寺、巴肯山、斗象台、宝剑塔、神牛寺、空中宫殿等,它们分布于方圆45平方公里的密林丛中。
无论是吴哥城还是吴哥窟,都是由许多精美的佛塔和众多石刻浮雕所组成,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这些佛塔的基座全是由数吨重的巨石垒砌而成,塔高数米,上面雕刻有形形色色的图案,工艺精湛绝伦,美妙无比。而神庙里所供奉的佛像以及廊柱、墙角上则到处可见精美细腻的刻画,凹凸有致,各有不同。就连庙宇走廊上的窗子也是以小石柱作栅栏,当阳光透过窗户洒入长廊,更有一种人文与自然交融的美感。这种美感是一般的审美观照无法企及的。吴哥寺中五座莲花蓓蕾似的佛塔高耸入云,是高棉民族引以为豪的精湛建筑。除大小吴哥和三个王都中心,女王宫和空中宫殿也是吴哥古迹中著名的景点,这里不再赘述。
曾经的高棉国度,吴哥城和吴哥窟的美,犹如一个人跋涉在漫无边际的热带丛林里,觉得精疲力竭,这时,你拨开一个树丛,忽然间发现眼前是一座闪烁着金光的静谧古城。这座经历了几个世纪沧桑的历史古城,一直像秘密一样藏匿于这个世界。今天触摸吴哥窟,无疑就是触摸到了绝美的有质感的历史。要知道,就是这修建于吴哥王朝鼎盛时代的大小吴哥,据说全盛时期有几百万人,而当时英格兰的伦敦还不过只是一个仅有四五万人的乡间小镇啊!
综观吴哥古迹,那里的任何一处景致、任何一座庙宇佛塔、任何一尊佛像都是巧夺天工的杰作。而在这些杰作中,最令我震撼和惊喜的还是大吴哥那“高棉的微笑”。在吴哥城的巴戎寺里,耸立着七七四十九尊巨大的四面佛雕像,他们个个慈眉善目面带笑容。还有,吴哥城的佛塔和城门上刻有巨大佛脸的佛面塔,这些谜一样的佛脸微笑,表情各异,恬淡安详中带有几分古老的神秘,引人入胜。
吴哥古迹,作为一种文化,它凝聚了高棉民族和柬埔寨国家的精神。今天的柬埔寨人民和他们的先辈一样,无比珍爱吴哥古迹,视吴哥文化为民族的生命。每个到过柬埔寨、领略过吴哥风采的人都会由衷地感慨,吴哥文化果真是柬埔寨的命脉,是这个国家不朽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