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5月06日 星期三

    朝内大街166号的个人记忆

    丁帆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5月06日   14 版)

        年前一次聚会上听现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管士光说,朝内的大院要拆了,不由得心间悸动了一下,三十年前的许多往事涌上心头。

        1984年冬至1985年夏,我随叶子铭先生前往人民文学出版社参加《茅盾全集》文论十卷的编纂工作,走进朝内大街166号大院,真有一种神圣的敬畏感。倒不是那个院子有多么气派(那院落与人民出版社共有,甚至显得有些寒酸、狭小与破落),而是见到了许多著名的编辑家和文学家,十分感佩。虽然各个编辑部就挤在进门右手的那栋在80年代尚不显得陈旧的大楼里,但人气还是很旺,真是往来无白丁。在二楼的“茅编室”,我的办公桌就在窗前,头一伸便可看见院子里的一切,于是这里就成为我观看人文社风景的“窗口”。

        “茅编室”

        因为茅盾在中国文化与政治上的特殊地位,《茅盾全集》编委会的阵容十分壮观,主任委员是周扬,副主任委员是孔罗荪,委员有丁玲、巴金、韦君宜、戈宝权、叶子铭、叶圣陶、冯牧、冰心、阳翰笙、张天翼、张光年等。其实这个班子里一开始管事的是孔罗荪,编委会开过几次,主要事务是专家学者过问多一些,而官员中,时常会做一些指示的人恐怕就是黄源同志了。

        组建的“茅编室”是由叶子铭担任编辑部主任,早期加入的几位茅盾研究专家和学者是孙中田、邵伯周、查国华、吴福辉、王中忱,后来又调来了内蒙古包头师专的丁尔刚。社里后来调进了张小鼎和瞿勃(瞿秋白侄儿)参与《茅盾全集》的工作。那时人文社又进了一批77、78级的毕业生,其中有两个武汉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李昕(如今才知他乃名门世家子弟)和刘拙松也一并入社,其中一个分配到“总编室”,一个分配到“茅编室”,进“茅编室”的就是刘拙松。当时还有两个临时帮忙的年轻人,他们专管跑资料,后来因调进了牛汉的女儿史佳,也就辞退了两个年轻人,外调资料的重担就交由我与刘拙松了。当然,拙松跑各大档案馆和图书馆的时候更多,往往一出去就是一天,午饭都没法正常吃。

        那时我们正年轻,整天没日没夜的看稿一点不觉得辛苦。记得有一次让我突击编辑校勘《走上岗位》,拿到手的稿子是茅公用毛笔写在毛边纸上的手稿。我几乎三天三夜没有睡觉,在兴奋中完成了校勘与编辑,因为我的兴奋点都集中在那种无穷的窥探欲之中,就是透过台灯的灯光来琢磨、推敲、甄别、判断手稿所书写的原来的字句,这也成为我校勘所有十卷文论时的癖好。几个版本不同时期的修改,真是可写一部学术专著了。可惜的是,那些校勘稿我没有留下备份,几年后想操刀著述,却无从下笔了。我想,大约所有做编辑工作的人都会有同样的嗜好吧,当年刘拙松是一个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但我常常看见他就着灯光翻来覆去地勘验,也就会心一笑。

        我在“茅编室”把文论十卷本校完编好就离京回原单位工作了,吴福辉去了中国现代文学馆,王中忱调往丁玲主编的《中国》杂志社,孙中田和邵伯周先生基本上不驻京,而叶子铭先生则是半年驻在人文社,半年在南大工作,常驻在人文社的是查国华与丁尔刚两位先生。随着《茅盾全集》逐步完成,非社人员逐渐退出,最后退出者大概是丁尔刚先生吧,他最后去了山东省社科院,刘拙松后来也回了湖南老家,供职于湖南文艺出版社,其“茅编室”日常工作和扫尾工作均由张小鼎先生担任,直至“茅编室”撤销。

        当时社里抓“茅编”工作的领导是张伯海总编,他是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为人厚道,工作勤勉。那时的组织观念甚强,我虽为编外的编辑人员,进社工作时张伯海先生还是找我谈了一次话,大意无非就是这个工作的重要性和勉励年轻人的一些话,直到大半年后我要离开人文社的时候,他又找我谈了一次话,也无非是感谢、表扬、鼓励之类的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从书柜里拿出了一套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和另外几部社里出版的世界名著赠送给我,留做纪念。

        在我一生当中,最怕接触的就是那种不苟言笑的前辈。起初我见叶子铭老师时战战兢兢的,因为他是一个十分严肃的人,但是经过长久交往,才能感觉出他人格的热度。王仰晨先生也是我敬重的老编辑,但他在我的心目中总是有一种距离感,虽然他的勤勉与严谨赢得了人文社上上下下的交口称赞,然而,我对他还是有一种莫名的畏惧感。当时他兼顾着三部全集的编纂工作,一是未了的《鲁迅全集》,二是正在编纂中的《巴金全集》,三是上马不久的《茅盾全集》,其精力投入之大可想而知,但是他默默地扛下来了,毫无怨言。我每每向他交稿时,心中都很忐忑,生怕出错。他不多言,我也很少与他交谈,偶尔他下楼来嘱咐几句,总是三言两语,指出勘误亦似乎是漫不经心,但你仔细回看却会惊出一身冷汗,这就是那种不着一句就让你一世谨记的人格力量吧。直到我离开人文社时,他也没有找我谈过一次话,却给我一封信,虽然是一些表扬勉励的话,但由于形式的不同,留在我脑海里的印象深度也就有所不同。离开人文社以后,我们也就断了音信,1991年6月29日他给我来过一封信,主要内容竟然是请我帮助查一下南京师院《文教资料简报》第49期是1976年哪月出版的。接信后我就立即查阅回复了他,我仍然像他的下属那样尽量快速圆满完成任务。我永远记得他在信中写的最后一句话:“年轻多么好!愿你永远年轻!”当前些年听到他逝世的噩耗时,想起他的这句话,不禁热泪长流。是的,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对青春的消费是毫无感觉的,只有他进入暮年时才会体味到年轻的可贵。当我今天走向暮年时,我才能体味到王仰晨先生这句话的分量。

        “茅编室”遇到的最大一次危机是人文社的《新文学史料》发表胡风回忆录时将茅公在1928年脱党后,也就是写完《蚀》三部曲和短篇集《野蔷薇》后坐轮船去日本,在船上与胡风遭遇的情景描写公布于众。那时最紧张的是叶子铭老师和茅盾之子韦韬,记得是一个有着月光的春夜,在水银泻地的人文社小院里,他俩的身影时隐时现在墙角的拐弯处,一直谈到下半夜。其实,今天看来,那段“革命加恋爱”的史实正是我们解读茅盾许多作品的钥匙,那“混合物”的创作之所以能够成为左翼文学的开山巨制,谁说不是和这丰富而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心理紧密相连呢?

        遭遇作家

        《当代》编辑部就在“茅编室”的旁边,那时的老编辑如今都已经退休或作古了,刚刚故去的刘瑛也是那时的中青年编辑,而那时刚刚进编辑部的G君,还是小年轻呢,他对《当代》的贡献很大,却也英年早逝了。

        那年时常看见一些被称作年轻作家的人来人文社改稿,如果说是改长篇小说来与编辑部沟通,还有一个说头,而那时候一部中篇小说甚至一个短篇小说都时常将作者从外地调进京来改稿。常常在食堂里看到在改《活鬼》的河南作家张宇,他很是健谈,把修改的路数一一和盘托出。因为当时我正在从事乡土小说的研究,想起了30年代彭家煌的那个短篇《活鬼》,便建议其中书写原始人性的东西可以参照。又常常看见甘肃作家邵振国穿着一双圆口布鞋蹲在院子里发愁,愁的是他那个《麦客》怎么“开镰”。我就是那时认识的这位诚朴忠厚的西北作家,近三十年后,我们在兰州重逢,真是感慨万千。那时“当代组”的编辑夏锦乾正在重新编路翎的集子,他每天都往路翎家里跑,不厌其烦地与之沟通,回来后就滔滔不绝地给我们描述路翎的生存惨状。因为路翎刚刚出狱不久,人已经几乎呈痴呆状,每每在食堂里听到锦乾兄谈及交往中的细节,真是感慨万端,一代风流竟落得个如此境遇。

        最有意思的是蒋锡金来了。那天蒋先生从东北来,与我同住一个屋,这是我在人文社那段光阴中最精彩的一天一夜。王中忱本是与我住一个宿舍,因为那时他夫人已经调到了北京语言学院,所以家也就落在那里,平时他就住在家里,他在人文社的宿舍床是空的,于是平时我就独霸一个宿舍。王中忱本来就与蒋锡金同为东北师大同事,因此让他来人文社住一宿顺理成章,况且蒋老与人文社也有着深厚的友谊。

        那天,他是来见好友丁玲的。下午到了“茅编室”的宿舍就开始与我聊天,奇怪的是,他不喝我给他倒的茶,却从包里掏出一瓶烈酒,以酒代茶谈起来。当然,聊天的内容无非就是两个主题:一是与丁玲的交往,以及由此而辐射到的许许多多人和事;二是谈东北作家群。在1984年,能够亲耳聆听到许多鲜为人知的老作家逸闻趣事,是多么的刺激啊。听他说书似地谈到晚饭时分,我要请他去食堂用餐,他坚辞不肯,说他不吃饭只喝酒。我只得到食堂打了两个馒头便匆匆赶回,继续听他开讲。一直聊到夜里12点多钟,他竟然将一瓶500克装的烈酒喝光了。他不讲究,草草收拾就蒙头睡将起来,我却一直沉静回味在他那支离破碎的故事之中久久不能入眠。

        买书、禁书与毁书

        1985年,人文社处理一批在“十七年”当中出版的文学作品和资料,价格相当便宜,规定每个职工都可以购买。那天,在会计室窗口,大家争先恐后地排队购买诸如“三红一创”之类的书籍,我也购买了一大堆包括系列作品选集、资料和重版的30年代的作家作品。

        更使人兴奋的事情还在后面。时任人文社社长的韦君宜决定出版的删节本《金瓶梅词话》(上、中、下三卷本)即将面世,那些天这个话题让许多人奔走相告,作品冠以“中国小说史料丛书”出版也是名正言顺的。如今打开这部书,尚可见戴鸿森在1980年时所写的“校点说明”,而版权页上写的却是1985年5月第1版,印数是10000套,定价是12元。可见从戴氏校点完毕到“内部出版”供批判用,整整花了五年的时间,足见其中所经历的层层讨论和逐级审查是多么的艰难,而印数10000套是远远不能满足当时的“人民大众”之需求的,我以为即便是一百万套也是会告罄的。好在“茅编室”如我这样的普通编辑人员也同样享受了优惠的购买权,那天我拿到书以后如获至宝,连夜阅读。没几天,坊间就有私下买卖被删节的油印文字本了,记得要好几块钱。戴鸿森先生在“校点说明”的第三部分的“删节”中的第一段如是说:“书中大量的淫秽描写,实是明代中末叶这一淫风炽盛的特定时代的消极产物,自来为世人所诟病。对正常人来说,只觉其秽心污目,不堪卒读。至于有害青年的身心健康,污染社会的心理卫生,尤不待言。兹概行删除。具体办法是:只删字,不增字,删处分别所删字数。这样做,为的是免致研究工作者迷惑;文情语势间有不甚衔接处,亦易为读者所谅解。全书合计删去一万九千一百六十一字。”当时我看到这里,不由得对这位冬烘先生忿忿不平起来,噢,你看过就不怕“秽心污目”,还假惺惺地“不忍卒读”,我倒是想“秽心污目”呢,为什么不给机会,我“可忍卒读”,你为什么不给条件。当然,这只是笑谈,戴先生也是无奈之辞。殊不知,这种行为后来竟然成为名作家贾平凹在创作《废都》时运用的一种文体形式了,以此来构建一种故事的悬念,以至于达到一种商业化的宣传效应。虽为后话,却也是从中得到某种阅读的启迪。

        阅读《金瓶梅》令我受益颇多,它使我懂得了文学与情色的关系,以及其描写的尺度应该如何把握的真谛。所谓“禁书”真的是与时代的观念思想密不可分的: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情色文学,其“度”是随之而膨胀收缩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