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周六的下午,位于北京市西三环的理工科技大厦里聚集了十几位“读书人”,他们之中有20多岁的青年,也有头发花白的老者,聚在这里一起研读儒家经典。
这是燕京读书会组织的《孟子》研读活动。据读书会创始人陈达隆介绍,这里每隔一周的周六都会组织一次研读,双周的周末则组织讲座等活动。“之前的七年时间里,我们逐字逐句地反复通读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陈达隆介绍说。在四书之外,《庄子》《老子》《金刚经》也在列。参加读书会的同学需要提前将当期交流内容读通,包括原文和几个主要版本的注疏,在活动当天交流各自的理解、思考和感悟。“比如刚刚读完一遍的《论语》,是每八章(八句)为一个单元,每一次活动就只读这几句,做到理解透彻、深入交流。每次活动有两名主讲人,每读一句都由主讲人先梳理一遍文义,分享心得体会,起到启发的作用,再由大家自由发言讨论。”
为了把握讨论的大方向,每次研读活动都会邀请一位指导老师“坐镇”。几位老师是陈达隆早年联系公益讲座积累下来的人脉。“在读书会走上正轨之前,我在北京各高校做了六年讲座。当时,国内有一波‘国学热’,一是所谓国学复兴,争论新儒家合法性、读经运动、汉服礼仪等;二是所谓中国哲学,引进西方现代理论来重新诠释儒学、对出土竹简帛书等文物考据解读、从考据得到的新的文字出发怀疑并重新诠释一切经典等。前者发展为频繁的大型会议和种类繁多内容贫乏的出版物;后者发展为莫衷一是的片段化的脱离现实生活的纯理论研究。”在陈达隆看来,需要有一个常年定期研读经典的安心定志的读书平台,为真正想读书的人营建一个深入持久的读书氛围。
由此,他开始筹建燕京读书会,定位为公益性质的读书组织。陈达隆自己受益于经典的滋养,也志于将经典传播推广给更多的人。前来参与读书会的有附近高校的学生,也有来自社会不同工作领域的经典爱好者。周末难得的休息时间,他们选择用这种方式充实自己。“读书会成立之初就确立了这样的宗旨:不求轰轰烈烈的运动形式,不求冷僻艰深的考据学术,而是要追求与古圣贤对面亲聆心心相印的那种深切了解。”陈达隆说。
燕京读书这种由同学自主参与主持、主讲、分享体会、交流理解和观点的形式,是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实践最终确定下来的。多位长期参与研读的同学把这种经验分享了出去,带到其他社团和企业活动中。其中,肖伟光主持了北大国学社、推动创建了贵州师范大学国学社;董卫国创办了北师大辅仁读书会和西南政法大学辅仁读书会;刘又勇创办深圳《论语》读书会;张贵鑫参与北理工国学社、社区少儿读书社,创立仁源创业公会;杨岩飞参与中小学课外传统文化教育;毕梦曦主持北师大国学社;刘欢于耘华等参与苇杭书院,等等。这种形式因此也已经为多个社团所借鉴运用。
现在,燕京读书会依然与北京海淀图书馆保持着长期合作,共同举办开放讲座。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钱逊曾受邀作为讲座主讲人和燕京读书会的指导老师,同时他也曾参与过其他几个类似的读书组织。“据我所了解的几个读书会,都是由志同道合的朋友自发组织起来,共同研读的形式。这种形式是很好的、值得提倡的,反映出大家对传统文化的需求。”钱逊说,读书会的活动自己参与很有限,但是一般来说几个读书会都会有共性的问题。“首先是每次研读邀请的老师都不同,这样就影响指导的连续性,各人的理解和认识也会有不同的地方。其次每次参与研读的同学也不固定,临时有事或兴趣不太大的,往往就不来了,参与者的流动性比较大,每次来的人都不一样,能长期坚持的不多。这都会影响学习的效果。像燕京读书会,读得仔细,一本书读下来一遍得花一年半载,有耐心才能坚持得下来。”但这也恰恰起到了筛选的作用,最终坚持读下来的,都是对传统文化有着真正的热情。钱逊认为,读经典,最好的效果是请固定的老师系统指导,只不过这需要花费大精力,较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