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地区有一条世界上罕见的历史文化走廊。三峡大坝蓄水至175米时,这一长廊已被淹没,三峡古代文明的原生地已不复存在。三峡文物保护工程是迄今中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文物保护工程。科学出版社拟以《长江三峡文物保护项目报告》为基础,建立“长江三峡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并逐步搭建考古资料数字出版平台。
《长江三峡文物保护项目报告》整套丛书预计100余种,字数达到1个亿。
一、淹没于水下的三峡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峡文明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三峡及三峡水库淹没区域总面积达1084平方千米,占我国国土面积的万分之一左右。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而配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进行的三峡文物保护工程,是迄今为止中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文物保护工程,全国180多家文物考古单位参与了此项工程。三峡文物保护工程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一样为世人瞩目。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全长192千米。三峡地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是连接江汉平原和四川盆地的咽喉之地,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世界上罕见的一条文化走廊。经过全国文物工作者数十年的辛勤工作,三峡文物保护工程取得了丰硕成果,完成文物保护项目1100多项。据不完全统计,三峡库区共出土文物24万余件套,其中6万余件套属于较珍贵文物。
图书出版是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遗产记录、传播、传承的重要手段。科学出版社与全国的文物工作者一路同行,共同亲历了长江三峡文物保护工程,是这一世纪工程的参与者、见证者。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大型丛书全面记录了长江三峡文物保护工程,是其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研究三峡地区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
《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分为甲、乙、丙、丁、戊种,编号出版。甲种为田野考古发掘报告集,乙种为专项考古发掘报告,丙种为地面文物保护项目报告,丁种为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戊种为研究专著。从2001年出版甲种第一号至今,已出版图书50种57卷,4500多万字。由于整理工作的滞后性,目前仍有许多报告没有出版,预计整套丛书全部出版,将达到100余种,字数达到1个亿。《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是目前国内出版时间最长、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文物考古类图书。
总览这部皇皇巨著,其主要学术成就可概括如下:
(1)经过科学调查、发掘的考古资料,翔实地廓清了三峡地区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晚近历史时期的文化面貌。
(2)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文化序列,为三峡地区考古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周边地区乃至更大范围的古代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系。
(3)对三峡地区的文化谱系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对这一地区文化的动态变迁过程有了整体把握。
(4)对三峡地区古代族群的兴衰起伏进行了比较明确、清晰的判断,由此显著推进了族群认同理论。三峡是古代巴人重要的聚居区,通过三峡考古,对早期巴人的历史有了比较完整的重建。这些成果对推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这一重大课题无疑有重要意义。
(5)三峡库区考古积累了大量聚落信息,通过这些资料探索遗址的内部布局、不同遗址之间的联系、区域文化的空间结构,从而揭示家庭形态、社会分工、管理与组织等的研究已经起步。
(6)在三峡考古资料的基础上,一系列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课题正在陆续展开,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20世纪50年代的黄河水库考古揭示了区域文化中心的考古学文化变迁的范例,使中国考古学上了一个台阶;跨世纪的三峡工程考古则揭示了文化廊道的考古学文化变迁的范例,从而使中国考古学再上新台阶。深入、系统地研究三峡考古积累的资料必将催生出更多领先时代的学术成果。长江三峡文物保护工程极大地推进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在世界考古学史上也一定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长江三峡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而《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则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
二、建立“长江三峡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
数十年的长江三峡文物保护工程获取了丰富的三峡古代文化遗存的文字、图像和实物资料,是一座巨大的历史文化宝库。这些资料在当今乃至将来意义深远,因为三峡大坝蓄水至175米时,三峡历史文化长廊已被淹没,三峡古代文明的原生地已不复存在,三峡成为了永远的三峡。三峡文明在中华文明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整理并保存好这份祖先留下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让三峡的历史脉络得以延续,让三峡文明永不逝落,是我们这代人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否则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同时,三峡古代文化遗存也需要学术界去消化、吸收,其价值需要深度发掘,后三峡时代的考古研究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考古学作为一门人文科学,主要通过研究古代人类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资料(包括遗迹和遗物),以恢复古代人类社会的面貌。可见,考古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资料,要对资料进行收集、研究、比对等,但是长江三峡地区的考古资料如此浩繁,仅《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就将有100余种。考古学研究已进入大数据时代,研究者如何在海量的资料中选取、甄别有用的资料呢?数字化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数字化产品信息容量大,能够提供检索、类聚、链接以及知识提示等服务功能,满足个性化需要,为用户提供人工智能化的服务和产品。
作为《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大型丛书的出版者,科学出版社有责任整理并保存好长江三峡古代文化遗产,守护并传播三峡古代文明,同时做好学术的后勤,为学术界提供优质、高效的知识服务。为此,我们拟以《长江三峡文物保护项目报告》为基础,建立“长江三峡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
长江三峡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除了吸纳《长江三峡文物保护项目报告》,还需要补充三峡工程开建前长江三峡地区的文物考古资料,充实大量的文物图片、影像资料,还有多学科综合研究资料等,数据库拟分成文字、图片、影像等几大板块。
长江三峡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的建立要求编辑在熟悉、研究考古资料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的数字化技术对其进行深度的细化、分类、类聚、集成,针对不同的需求研发专业数据库,比如说按时代划分、按地域划分、按考古学文化划分、按考古研究专题划分等,甚至细化到按器物种类的划分等,研究者需要什么样的资料,数据库就能把资源细化、重组后提供给研究者。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在海量信息中向研究者提供最有用的部分,为专业研究者提供高质量的数字资源。
数字化技术的特性,方便考古学研究资料的获取,也适于表现考古学内容,提升其传播力度。纸质考古报告的出版不是考古学的终极,传统的纸质考古报告由于载体容量的限制,只能公布考古发掘的部分内容,而数字出版却不受载体容量的限制,可以将资料全部公布,包括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构建一个完整的数据库资料,且可以永久保存、传播。
从长江三峡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起步,我们将进行标准的数据信息录入,逐步实施考古资料的数字化,建立全国考古资料数据库,搭建考古资料数字出版平台,各省可以在此基础上搭建分平台,构建新的考古学数字化传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