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评论家李敬泽体验“被评论”
本报讯(记者鲁大智)经常参与各种研讨会的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也体验了一次被研讨的感受。近日,李敬泽的作品《小春秋》与《致理想读者》研讨会在西北师大召开,与会的学者作家开诚布公,共同探讨当代文学研究与创作中的困惑与问题。
西北师大传媒学院院长徐兆寿分析了李敬泽在文学批评界的意义和地位。他认为李敬泽有“三个身份”:一是作为批评家,他曾一次次准确地命名一些事件,如非虚构写作;二是作为编辑,曾在《人民文学》主编的岗位上扶持了一大批新人。后来担任中国作协副主席,更是不遗余力推荐新人,影响了文坛的一大批人;三是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文学思想。徐兆寿认为,李敬泽的批评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中国传统文人的风骨。他的文章具有散文的品质,文风鲜活而富有感性,又勾连了中国传统文脉,这使他的批评风格独树一帜,有四两拨千斤的力度。
甘肃省作协副主席牛庆国认为,《致理想读者》中的李敬泽体现出的是智慧、善良、亲切、温和,即使批评也批评得亲切和善、和风细雨,让人心服口服。李敬泽的文风也是当下的评论家应该学习的楷模。牛庆国提出,作为一个诗歌写作者,自己多年来被评论家们定义为乡土诗人,但是他也困惑自己是否会“死于乡土”:“我很不同意把诗人分为乡土的、城市的这样的类别。以我的理解,当下的农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农民们大多进城了,土地有不少荒芜了,乡下已经不是以前的乡下,也让所谓乡土诗人有些无所适从。”
对此,李敬泽回应说,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经验已经无法按题材分类。传统所说的“题材”已经不能构成一个意义自足的世界。即便是现在的农民也是有城市经验的。我们必须学会应对这个混杂的经验。如何在审美和历史的高度上对它进行综合的表达,对我们的文学构成了挑战和考验。“我们现在已经不得不告别那个文化上、经验上自成一体的乡土了。这个是没有办法的。”李敬泽说,告别那个纯粹的乡土的同时,我们也迎来了一个更为复杂、充满着艺术可能性的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