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1月21日 星期三

    《2014中国网络语象报告》发布

    陈菁霞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1月21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陈菁霞)1月20日,由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北京语言大学、商务印书馆和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办的“2015中青年语言学者沙龙”在商务印书馆举行。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80余位中青年语言学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商务总经理于殿利、北语党委书记李宇明代表主办方致辞。会上,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了《2014网络语象报告》。

        网络流行语的呈现也许年年不同,但其核心层面仍是社会心态的传接。互联网带来的话语权平等、去中心化、权威解构,成为网络流行语点点璀璨生成的最主要原因。一些汉语中的词汇被重新发现,并被赋予更为多元,更为形象的意义。网络流行语并非文化上的小道,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已经使网络流行语成为社会文化传播不可忽视的存在。但是网络语言中的低俗、恶俗现象也应予以严肃的文化批判。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认为,中国作为一个东方大国和文明古国,文化仍具有精英和大众的分层,精英文化的警觉对整个国家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果完全由互联网上草根文化扛大旗,会降低我们的文化高度和文明品质。单纯为了追求娱乐性和博眼球,将“碉堡了”“蛋疼”“我随便起来不是人”“人不猥琐枉少年”等等用得不亦乐乎,不仅粗俗轻佻,而且破坏了汉语的严谨与含蓄。网络不会拒绝智慧的插科打诨,也不会拒绝流行语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发泄。但粗鄙化、低俗化、反文化理应受到严肃的文化批判,即使网络语言的这种现象根植于社会现实,其粗鄙低俗也不存在使用和传播的正当性。

        对于网络流行语与语言的规范性,近年来争论极多。更迭换代的流行语层出不穷,如同“行话”或“切口”一样表达着网络社群的自我认知,确立起独享的“私属语言”。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认为,不必将网络流行语视为断送中华文脉的洪水猛兽,宏观上无过分干预的必要,社会历史自然会对网络语言进行公正而有效的筛选。微观应用方面却不可置之不理,媒体应用的规范、教育领域的节制、出版行业的谨慎,无疑是避免部分网络流行语污染社会文化,保持语言规范与文化健康的关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