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最初的审美感觉是被节奏唤起的,节奏引发了他们对儿歌、顺口溜、音乐、歌曲、说唱以至故事的兴趣,其中也就包含了对语言的敏感。”
一直以来,刘绪源先生都是我钦敬的学术前辈。他的理论研究不仅视野宏阔,逻辑谨严,探析幽邃,而且行文时时鼓荡着一股外敛内扬、轻灵秀锐之气。在我有限的阅读视野里,这样的理论著述和行文风格不仅在儿童文学领域,放眼整个当代文学界,也可称得上自成一家。能做到这一点,得益于绪源先生经年沉淀下来的深厚学养、广博学识。这从他与李泽厚先生的数场学术对话中(详见《该中国哲学登场了?》《中国哲学如何登场了吗?》两书)亦可见端倪。
了解刘绪源学术履历的人都知道,他早年曾写过周作人研究专论,而后渐渐转向儿童文学,推出了体例新颖、探察幽微的《儿童文学三大母题》,该书已然成为当代儿童文学理论扛鼎作之一。近期又相继推出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略》《儿童文学思辨录》等著述,显示出旺盛而丰赡的学术活力。在上述著作中,绪源先生多以经典的审美高标审视文学现象、阐释文学价值、品评现实创作,每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众所周知,“幼儿的审美发生”的研究,曾是20世纪上半叶儿童心理学、童年美学研究留下的“憾恨”之一,即使高明如皮亚杰、乔姆斯基、维果斯基等在儿童思维和语言领域硕果累累的研究大家,也将此视为“危途”,或浅尝辄止,或视而不见,或绕道而行。彼时,他们的关注点多集中在以儿童认知结构、语言模式为核心的理性能力的发展轨迹上,而对包括情感、想象力在内的人类感性能力的进程避而不谈,或谈得不够。绪源先生以此领域为研究对象,显示其独特的学术理路。
《美与幼童》堪称国内儿童文学界第一本专门探讨“幼儿审美发生”专题的著作,其意义自不待言。窃以为,绪源先生此著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以“节奏”作为“幼儿审美”研究切入点,深入剖析了“节奏”由外而内,在人类审美发生、发展中的价值。
正如书中所述,西方学术史上,关注过自然界与人类生命“节奏”的哲学家、美学家、心理学家大有人在,但将“节奏”纳入幼儿审美研究,并将之作为解开幼儿审美发生奥秘的“金钥匙”,绪源先生恐是第一人。论述中,他承续黑格尔的观点,认为幼儿对节奏的敏感与生俱来,并指出,幼儿具有从节奏、音韵中得到乐趣的天生的能力。也正是“节奏”这一“审美形式”,引领他们进入最初的审美——虽然严格说来,这只能算作是“前审美”。随着儿童的逐渐长大,节奏从最初的生物性节律中“松开”,它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一种动作的起伏和律动,而成为一种情感和思维的线索——也就是“形式”。进而,通过人类节奏的“内在性”以及“开放性”,融合为审美意识的重要特征。此时的“内在性”,也就是内化了的节奏感,成为人的一种内在的审美需求。
论著中,绪源先生详细阐释了在审美发生过程中,幼儿对“节奏”的敏感被唤醒,从节奏中获得愉悦,在节奏引领下接受多种审美信息,直到节奏“松开”亦即内化形成从体味到辨析、到调整、到内化、到松开的嬗变过程,指出正是“节奏”伴随着幼儿的生命发展,逐渐成为一种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形式,引领着童年的精神继续向前发展。在我看来,这是《美与幼童》最为精彩的部分!作者以“节奏”为刃,切点极深、也极准,在看上去并无多少回旋余地的逼仄空间里,闪转腾挪,步步为营,硬生生拓出了一方天地,进而揭示了儿童审美发生隐藏于“内在性”和“节奏”背后的奥妙。
其二,对儿童审美的核心——“想象”的审美内涵、心理结构进行深入剖析。
绪源先生用“想象即类比——纵情挪移”、“想象即猜测——形象演绎”、“想象即移情——身心投入”、“想象即主观——自我中心”来阐释想象的内涵与形式,进而认为,审美是一种全身心的精神活动,美感的产生是将人的肉身与感、情、理全部调动起来的。而之所以将想象单独列出,就因为它重要——身、感、情、理正是由审美想象所调动的。
就“审美心理内涵”表述而言,上述观点虽然谈不上是全新的理论创建,但就其所指涉的幼儿审美发生内在性来说,还是颇具价值的。这既让以想象为内核的幼儿审美具有了更为明晰、具体的情感和心理蕴含,也让有意识的幼儿审美创造拥有了可以依照的审美结构图谱和实践路径。这一点,无论对幼儿审美阅读的指导,还是成人针对幼儿读者的审美创造都有着不言而喻的参考价值。
在国外,关于“幼儿的审美发生”的研究在上世纪60年代之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英国美术教育家里德都对这一领域有所贡献,哈佛大学教授、艺术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更是将幼儿审美研究推向新高度。加德纳依托著名的“零点项目”,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不仅指出了儿童情感、想象力等感性创造力在儿童生命中的诸多表征,而且还在大量实证研究基础上将儿童审美能力发展划分为前符号阶段(0~1岁)、符号运用阶段(2~7岁)、随后的艺术发展(8岁以后)这三个阶段。不仅如此,与皮亚杰通过认知图式的扩展与变异阐释儿童理性思维发展理论模式不同,加德纳在阐释儿童审美能力时,创造了另一套语汇,他认为:每个儿童都有基本的艺术性倾向,儿童的制作系统、知觉系统和感受系统三者起初是相互独立的,渐渐地,三个系统开始进一步分化并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了儿童的艺术创造与审美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幼儿审美研究也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一些后起学者对幼儿审美心理、幼儿审美教育、幼儿审美的原生态特质等都有较为深入探析。这些都为当下研究幼儿审美特征及其发生、发展提供了宽广的理论背景。将《美与幼童》与《情感·想象·创造力》等加德纳的艺术心理著作比照阅读,还是颇有意味的。比如,绪源先生从发生认识论、复演说、脑结构乃至无意识学说出发建构自己的“幼儿审美发生学”,并以“节奏”为突破口,他的方法是哲学的。霍华德·加登德纳则不同,他将符号作为研究人类艺术活动的中心环节,通过对儿童符号活动与符号象征能力的渐次发展,探察幼儿审美发生、审美创造的种种奥秘,他的方法是实证的。单就“幼儿审美发生”这一核心命题来说,窃以为,“节奏”是主要诉诸视、听觉审美的内在表征,而幼儿审美发生显然不仅仅限于儿歌聆听、诵读,故事讲述等语言、音韵层面,绪源先生仅以“节奏”昭示幼儿审美发生,固然切中肯綮,但研习维度还是失之单一了。而加登德纳所运用的案例则包括了儿童绘画、儿童歌曲、彩塑、游戏等诸多方面,其结论的涵盖面更为广泛。我曾就此询问绪源先生,他说,关于儿童的绘画、色彩感、舞蹈等等,他都作过认真的思考和观察,但发现,这一切都在节奏引领之后。他认为,婴儿最初的审美感觉是被节奏唤起的,节奏引发了他们对儿歌、顺口溜、音乐、歌曲、说唱以至故事的兴趣,其中也就包含了对语言的敏感,所谓“符号”正是随此而来的。这与儿童感官的发展也是一致的,婴儿最敏感的是听觉,视觉在儿童期中后来居上,对身体的自觉调动则相对晚一些。这样看来,绪源先生的主要关注点是在审美的最初发生阶段,这与加德纳的关注点在整个儿童期,是有明显区别的。
诚如李泽厚先生所言,“生命科学不发展,美感是说不清楚的”。研究婴幼儿的审美发生,固然要依托认知心理学、脑科学的发展,更离不开艺术心理学研究背景。也许,绕过加德登纳及当代幼儿审美研究或许是绪源先生有意为之的学术建构思路——他是不是想在加德登纳的空隙处另辟蹊径,破译幼儿审美最初发生的密码,拓开一条道路,直抵幼儿审美的峰巅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