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鲁大智)12月27日,电影《蚀》系列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首映仪式。该系列电影改编自现代文学巨匠茅盾先生的成名作《蚀》三部曲,由作家出版社旗下百城映像和央视电影频道联合出品,近期将于电影频道首播。
《蚀》系列由五部剧情相对独立而又具有一定连续性的影片组成,是两家国家级文化机构携手打造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改编电影系列”继天津作家林希作品改编电影《天津闲人》、《危城之恋》后推出的又一力作。这一项目旨在挖掘现代文学中的优秀内容资产,为快速发展中的国产电影提供养料。
为何选择严肃文学作品《蚀》进行改编?在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如何求得平衡?该系列总编剧吴滨介绍说,茅盾先生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成篇于上世纪20年代,讲述了那个时代青年人在大革命中的沉浮,不断追求、不断幻灭,又不断追求的人生历程。“我们在改编前请很多不同背景的年轻人来看这部作品,他们惊讶地发现,一个世纪过去了,他们在成长中遇到的困惑、迷惘、抉择、奋争竟与故事中的人物那样相似,他们喜欢这个故事,正是这个原因坚定了我们改编的决心。”每一代青年在成长道路中都会经历理想、幻灭、追求的蜕变,尤其在社会剧变背景下,当代青年人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们具有更多共鸣,对这部作品的钟爱正是由于其对现实的关照。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吴滨相信它在市场上一定能够获得合理的回馈。
《蚀》系列由著名导演郑大圣担任总导演,他对这部作品情有独钟。郑大圣出身电影世家,他的外公黄佐临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电影戏剧大师,曾将茅盾先生的另一部作品《腐蚀》搬上荧幕。2014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有望突破300亿,然而公认的佳作却数之寥寥。作家出版社社长,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改编电影系列”的出品人葛笑政说:“优秀的电影应当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作品,然而在资本的逐利性影响下,许多电影创作偏离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一方面,我们相信市场自身的纠偏性,另一方面,作为文艺创作者,我们也要坚持艺术创作的标准,为大众提供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