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在王同惠亡故六十余年后,费孝通整理出版了两人合译的《甘肃土人的婚姻》一书。他写下一篇情深意重的序言,作为对亡妻的悼念。一生追求真理的费孝通不仅把感怀寄人的情思写入其中,也把对学术传承的殷殷期望写了出来:“如果这篇序包含的意思会化成一把可散播出去的种子,又可巧无意中落入一些乐于培植的心田,说不定今后的日子里会长出美丽的花朵。”
我们每至年终对逝去学人的纸上纪念,也包含了这层意思:斯人即逝,精神长存,传承有道,薪火不绝。
——编者
报 纸 |
杂 志 |
田余庆(1924-2014) 2014年12月25日,著名历史学家、北大历史系教授田余庆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0岁。 田余庆祖籍湖南湘阴,1924年2月11日生于陕西省南郑县(今汉中市)。先后于湘雅医学院(现中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政治系(昆明)肄业,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历任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助教,历史系助教、讲师、教授,历史系主任,系学术委员会主席等职,对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发展,尤其是对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的创建,做出了突出贡献。还曾兼任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古籍整理与出版规划小组成员、《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田余庆早年曾与金毓黻合编《太平天国史料》,并参加编辑“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主要致力于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与教学。代表作为《东晋门阀政治》、《秦汉魏晋史探微》、《拓跋史探》等。 |
颜鸣皋(1920-2014) 2014年12月24日,我国材料科学的先驱、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颜鸣皋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颜鸣皋原籍浙江慈溪,1920年6月12日生于河北定兴。1942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机械系,1946年至1949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冶金系获科学硕士、工学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颜鸣皋冲破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重重阻挠,于1951年2月乘船经香港回国,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为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和国防科技工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颜鸣皋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和航空材料技术体系建设,在钛合金、高温合金、铝合金、先进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疲劳断裂与寿命分析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为满足国家重点航空武器装备的急需,主持和指导了一批重要新材料及关键部件的研制,丰富和发展了合金强化、金属织构、疲劳断裂、寿命评估等材料科学理论,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研究的杰出人才。 |
阙端麟(1928-2014) 2014年12月17日,著名半导体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浙江大学副校长阙端麟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87岁。 阙端麟,1928年5月出生,福建福州人。195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电机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3年调浙江大学工作直至去世。他是我国较早开始半导体材料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学者之一。试制成我国第一台温差电发电机,在硅烷提纯和高纯多晶硅制备等方面取得突破,所负责的探测器级特高阻硅单晶的“六五”攻关研究项目取得圆满成功,发展了硅单晶单色红外光电导衰减少子寿命测试技术,发明了减压充氮直拉硅单晶生长技术。研究的多项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实际,取得突出成绩。 |
何西来(1938-2014) 2014年12月8日,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文学批评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西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76岁。 何西来原名何文轩,1938年生于陕西临潼,1958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曾留校任助教一年。1963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生院文学系主任、《文学评论》副主编、主编,鲁迅文学院等客座或兼职教授。何西来师承何其芳,从事文艺理论研究、文学批评及创作近五十年,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首倡“反思文学”。著有《新时期文学思潮论》、《文学的理性和良知》、《文艺大趋势》等专著以及散文集《虎情悠悠》等。 |
师昌绪(1918-2014) 2014年11月10日,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师昌绪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6岁。 师昌绪1918年11月15日生于河北徐水。1945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46年至1949年在美国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获硕士学位,1952年获美国欧丹特大学冶金博士学位。1955年6月回国。曾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院长。 师昌绪是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发展了中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领导开发我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可用作耐热、低温材料和无磁铁锰铝系奥氏体钢等,具有开创性。他还对国家科技政策的制订及科技机构的设置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倡导并参与主持了中国工程院的建立;多次主持全国材料领域发展规划。 |
蔡睿贤(1934-2014) 2014年10月4日,著名能源动力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蔡睿贤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蔡睿贤原籍广东台山,1934年2月5日出生于广东汕头。1951年至1956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学院、交通大学,毕业后先后曾在清华大学、长春机车厂及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工作,曾任工程热物理所所长及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主任、中国民主促进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学报主编等职。蔡睿贤在分析复杂总能系统中,创立了比较法,并由此总结出各种总能系统的多种简明定性规律、建立了强调正确评价准则的热力学分析学说体系。在叶轮机械理论方面,全面发展了中心流线法。 |
巫白慧(1919-2014) 2014年10月2日,著名哲学家、梵文学家、佛教因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巫白慧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巫白慧原籍广东惠州,1919年9月在香港出生。1940年赴印度留学,获哲学硕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印地语讲师,商务印书馆外语编辑。1978年调入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1983年创建东方哲学研究室,1985年评为研究员,1991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获“印度总统奖”。巫白慧学贯中西,精通印度古典语言文字,以梵文为媒介对印度哲学和佛教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先后出版了《印度哲学》、《圣教论》、《〈梨俱吠陀〉神曲选》等多部著作,为中印两国文化的交流作出杰出贡献。 |
张贤亮(1936-2014) 2014年9月27日,著名作家张贤亮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8岁。 张贤亮祖籍江苏盱眙,1936年12月生于南京。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读中学时即开始文学创作,1955年从北京移民来宁夏,先当农民后任教员。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因发表诗歌《大风歌》被划为“右派分子”,押送农场“劳动改造”长达22年。1979年平反,重新执笔后创作小说、散文、评论、电影剧本,成为中国当代重要作家之一,曾担任宁夏文联主席。张贤亮的主要文学成就是从改革开放后的伤痕文学开始,直到上世纪末的创作时期。主要作品《灵与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等在中国文坛占据重要地位。曾创办银川镇北堡西部影城,是宁夏重要旅游景区之一。 |
汤一介(1927-2014) 2014年9月9日,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汤一介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汤一介祖籍湖北黄梅,1927年2月16日,生于天津,父亲汤用彤是哲学大家。1951年,自北大哲学系毕业便留校任教,为北大哲学系资深教授,还曾担任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等职务。学术专著有《郭象与魏晋玄学》、《早期道教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儒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等;学术随笔《在非有非无之间》、《汤一介学术文化随笔》、《非实非虚集》等;主编有《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丛书。2003年起,汤一介担任《儒藏》编纂中心主任、首席专家。2012年获得第一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
方立天(1933-2014) 2014年7月7日,著名佛教学家、中国哲学史家和宗教学家方立天因病逝世,享年81岁。 方立天1933年生于浙江永康。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系)工作直至去世。历任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副会长、顾问,中国佛教协会顾问,《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宗教研究》丛刊主编,《宗教社会科学》丛刊主编。2007年获第五届“吴玉章优秀科研奖”。专业研究方向主要为中国佛教、中国哲学。主要代表作有:《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华严金师子章校释》、《慧远及其佛学》、《佛教哲学》、《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等。 |
魏寿昆(1907-2014) 2014年6月30日,著名冶金学和冶金物理化学家、冶金教育家,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魏寿昆辞世,享年107岁。 魏寿昆,字镇雄。1907年9月出生于天津。1931年就学于德国柏林工科大学材料工艺科学系化学专业,1932年转学德累斯顿工科大学化学系,1935年夏获工学博士学位。1936年回国在北洋工学院矿冶系任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任北京钢铁学院第一任教务长。魏寿昆作为冶金学科、冶金物理化学学科的带头人,在国内较早地引用化学热力学原理作为研究与控制冶金反应的理论基础,引出了重要概念与公式,指导了生产实践,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 |
孙绳武(1917-2014) 2014年6月9日,著名出版家、翻译家、人民文学出版社原副总编辑孙绳武逝世,享年97岁。 孙绳武又名孙玮,1917年生于河南偃师。194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商学院,主修俄语。1949年进入时代出版社,从事编译业务。他是制定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个外国文学选题计划的主持人。在他的领导下,到198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外国文学作品达一千六七百种。他着重于出版图书的系列化,如“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日本文学丛书”、“北欧文学丛书”等;还组织编辑出版享有世界声誉的文学大师们的作品全集、文集、选集,如《莎士比亚全集》、《泰戈尔作品集》、《列夫·托尔斯泰文集》、《普希金选集》等。 |
吴小如(1922-2014) 2014年5月11日,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吴小如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吴小如出生于1922年9月8日,原名吴同宝,号莎斋,安徽泾县人。是著名书法家、诗人吴玉如之子。吴小如先后就读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于1949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受业于朱经畲、朱自清、沈从文、废名、游国恩、周祖谟、林庚等著名学者,是俞平伯先生的入室弟子,跟随俞平伯45年。历任津沽大学中文系教员,燕京大学国文系助教,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教授及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吴小如在中国文学史、古文献学、俗文学、戏曲学、书法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和造诣,被认为是“多面统一的大家”。著有《京剧老生流派综说》、《古文精读举隅》、《今昔文存》、《读书拊掌录》、《心影萍踪》、《莎斋笔记》、《常谈一束》、《霞绮随笔》等,译有《巴尔扎克传》。 |
来新夏(1923-2014) 2014年3月31日,著名历史学家、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来新夏在天津去世,享年91岁。 来新夏,浙江萧山人,1923年生于杭州,1946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历史学系,主要从事历史学、目录学和方志学等研究,被誉为“纵横三学”。他曾创办南开大学图书馆系,历任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南开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等职。著有学术著作《清人笔记叙录》、《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古典目录学》、《北洋军阀史》、《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中国地方志》等,随笔集《冷眼热心》、《路与书》、《邃谷谈往》、《学不厌集》《来新夏书话》、《不辍集》等。 |
傅惟慈(1923-2014) 2014年3月16日,著名文学翻译家傅惟慈在京去世,享年91岁。 傅惟慈1923年生于哈尔滨,满族。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曾执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等高校。上世纪50年代从俄语及德语译介了匈牙利、波兰等国当代文学作品,从50年代后期起从事德国文学翻译。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成立后,任理事。傅惟慈通晓英、德、法、俄等多国语言,有三四百万字的译著,作品深受读者欢迎。主要译作有格林厄姆·格林的《问题的核心》、萨墨塞特·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亨利希·曼的《臣仆》、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等。他与董乐山合译的《动物农场》和《1984》,影响巨大。 |
张宗祜(1926-2014) 2014年2月19日,著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家,两院院士张宗祜在上海逝世,享年88岁。 张宗祜1926年2月生于河北满城。1948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1951年至1955年,在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研究生部学习,获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所长等职务。张宗祜长期从事中国黄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第四纪地质研究,主持完成百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科技项目,揭示了黄土湿陷力学变形发生机理,提出了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基本模式和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类型分类体系,是世界首位发现黄土渗透性规律的地质学家。张宗祜主持完成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华北地区水资源评价及合理利用”,解决了河北省大区域复杂地质条件下科学评价地下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量的重大难题。 |
1997年,在王同惠亡故六十余年后,费孝通整理出版了两人合译的《甘肃土人的婚姻》一书。他写下一篇情深意重的序言,作为对亡妻的悼念。一生追求真理的费孝通不仅把感怀寄人的情思写入其中,也把对学术传承的殷殷期望写了出来:“如果这篇序包含的意思会化成一把可散播出去的种子,又可巧无意中落入一些乐于培植的心田,说不定今后的日子里会长出美丽的花朵。”
我们每至年终对逝去学人的纸上纪念,也包含了这层意思:斯人即逝,精神长存,传承有道,薪火不绝。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