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郭震旦)12月21日,由山东大学王学典教授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20世纪中国史学编年》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的重点高校及重要研究机构的4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该书出版所蕴含的的重大价值和深远意义展开讨论。
《20世纪中国史学编年》共两部四册,近200万字。在全景展现20世纪史学整体面貌的同时,该书也有所倾斜和侧重,着意凸显了从古典向现代转折的20世纪中国史学的演进趋势和主流。为了包容浩淼如海的百年史实及史料,编撰者在体例上作了新的探索。全书以编年为主,按年系事,再由事系人,由人及学,以求全面、细致地反映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历程和概貌;同时融会各种体例,吸收整合学案体和纪传体的优长之处,将编年、纪传、纪事本末、学案、专题研究诸体冶为一炉,从而较好地实现了容量大、资料全、研究深、条理清的编撰目标。
与会学者对《20世纪史学编年》一书的出版给以高度评价,赞扬该书实乃是“20世纪中国史学研究的重大基础工程”。与会学者认为,该书的出版,对推动21世纪中国史学发展意义甚巨,其价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彰显;该书必将对现当代中国学术史研究产生重要影响,成为众多学者和学生的案头必备之书;该书形式上是一部编年,但实质上是一部裁断精审的学术史著作。与会者尤其对在当前学术环境下编撰者甘守寂寞、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给予鼓励。
会上,借着讨论相关话题,与会学者也就当前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展开争论。复旦大学葛剑雄说:“盘点中国史学到底这一世纪里做了什么非常必要。我最近写了一篇引起争议的文章《被高估的民国学术》,我重点想表达什么意思呢?就是应该由谁来评价民国的学术。现在问题是,不是专业人士来评价,而是媒体在评价。媒体把很多思想性的、感情性的东西都作为学术,史学界比较年轻的学者,有的也就跟了这样的潮流在走。我不反对对某一个人特别崇拜他的学问,但是第一,要有事实。还有,有资格做出评价的,应该是这个学科的人。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学术界也有责任。比如在这个学科里,到底你们自己是怎么评价的,有没有事实根据,有没有做过研究,还是仅仅根据是一两个人的一句话,甚至一两个人可能一时之间错误的话,就跟着去走了。第二,这个评价有没有向学术界去普及,向不是这个学科的人去普及。第三,在这个基础上,也应该理直气壮地向社会各界传播我们的学术成果,至少对这个学术成果自我进行评价,而不能让有些不负责任的人、一些大众媒体牵着走。我很惊奇的是,我们有的高层领导对学术界有些观点的看法,不是来自我们,或者来自社科院、教育部,恰恰是来自媒体上,或者有些人根据媒体的内容写的一种参考的东西。”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陈祖武深有同感。他认为,二三十年来,很多人不讲常识,不重视基本功,混乱不堪。有一些人总要在历史王朝的前面加个“大”字,大唐、大宋、大明、大元、大清,分明是打了一塌糊涂的败仗,还要讲大清。前些天,我们一个地方在拍一部电视剧,叫《大宋》,我大吃一惊,那不是讽刺我们的古人吗?
北京大学赵世瑜对以上两位发言涉及的问题则有不同意见。他认为,上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后,我们的史学和民国时代的史学,和传统的史学比如清代以前的史学,不能相提并论,这是一个没有权威的时代,找出三五个或者十来个摆出来大家都没有异议的大学者,比较困难。要不然就摆个七八十个,否则就不好摆,这确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没有谁说的话是权威。最近这些年我们史学有一个不能说是坏事的事,社会的各个层面开始比过去更加关注历史学了,历史通过不同的形式走进了电视或者其他的媒体,刚才陈祖武说看到人家拍电视剧特别生气,但我觉得总体上来讲好像比人家不关注历史还是好的。过去我们希望史学能大众化,讲史学危机的时候就强调大众化,但是现在真正大众化了,我们史学家又对此不满。以后史学的概念可能要重新思考,不能说符合我们老观念的才叫史学。当史学日益大众化之后,它不可能是单向的东西,它肯定是双向的,互相互动、互相影响。多媒体介入历史的情况也要引起我们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