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

    《老生》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12月24日   05 版)

        1.《老生》,贾平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9月第一版,36.00元

        扑面而来的陕南风情、厚重沉郁的乡土题材、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地域意味强烈的对话、大巧若拙的内心刻画和细节描摹……这些曾是贾平凹很多作品中的典型特质,在他的长篇新作《老生》中依旧存在。不同以往的是,这部作品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百年,从二十世纪初直到当下。书中的山川风物、父老乡亲、乡村在大时代变迁中的剧变,都是作者从小到大亲历或见闻的,这些积淀曾催生出他很多优秀的小说作品,但显然未能尽述,“能想的能讲的已差不多都写在了我以往的书里,而不愿想不愿讲的,到我年龄花甲了,却怎能不想不讲啊?!”这是作者在《后记》中自言写作此书的初衷,也可视为读者解读这部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人物众多的中国百年乡村历史画卷的一把钥匙。书中串联起故事发展的主人公、乡村葬礼上的丧歌演唱者“老生”,他的见闻和表达,某种意义上也是作者贾平凹的寄托所在。值得一提的还有书中章节间穿插的《山海经》片段和问答式解读,这看似略嫌突兀的表现形式,蕴含着作者的某些用意。多年保持着连贯创作状态的贾平凹,在《老生》中对既往的写作有所聚合、超越,更是对他早期那些书写商州风物的作品的某种“回归”。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