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

    10/100

    2014中华读书报年度图书之100佳

    (按书名音序排列)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12月24日   07 版)
    《惜别》,止庵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第一版,45.00元
    《惜别》的题材是极其“大众化”的,将“大众话题”转化成“个人话题”,这是《惜别》最独特的地方,也可以看作是作者一贯的写作风格的另类延续。一万个读者就会有一万个“惜别”。《惜别》之所以脱颖而出,除了上述“写作风格”之外,本书的素材也是同类书所无法追摹的,譬如止庵母亲的日记和通信。从另一个角度读《惜别》,哲理意味几乎覆盖全部篇章。
    (谢其章)
    《小于一》,[美]约瑟夫·布罗茨基著,黄灿然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10月第一版,45.00元
    这是流亡美国的俄裔诗人、作家布罗茨基的散文随笔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美国问世后便在西方流传甚广,此番中译本问世也是一偿很多中国读者对此书期待有加的心愿。布罗茨基在书中写及他对文学、艺术、政治、生活的看法,更有专文论及娜杰日达·曼德尔施塔姆、W.H.奥登其人其作,这些文章不止代表了布罗茨基的文学品位和思想深度,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位诺奖得主、有世界声誉的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格非非著,译林出版社2014年8月第一版,45.00元
    格非最初接触《金瓶梅》是在20多年前,此后他每隔两三年就要重读这部作品,在阅读中不断有感悟和发现,进而结出如《雪隐鹭鸶》这样二十多万字的研究、解读《金瓶梅》的硕果。作者查阅与之相关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学等书籍、资料,将全书放在故事发生的16世纪中国社会背景下观照,从政治、经济、法律、人伦、道德等诸多层面对这部作品进行横向、纵向的剖析,进行文本解读。
    《耶路撒冷》,徐则臣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39.80元
    “耶路撒冷”在小说中代表着灵魂的忏悔和救赎,表达了作者精神的某种向往。徐则臣以一个“诚实的生活者”的态度,冷静缜密地记录了这一代人所面对的问题。小说试图全景式地梳理和表达70后一代人的生存困境,以及对于父辈的反思和审视。徐则臣的语言细腻而幽默,充分张力,《耶路撒冷》很厚重,同时很耐读。不仅有大起大落的情节推进,同时因作者丰富的知识背景使作品显现出不同寻常的气象。
    《阵痛》,张翎著,作家出版社20014年3月第一版,29.80元
    “女人在灾难的废墟上,从昨日走到今日,从故土走到他乡,却始终没能走出世道这只手的掌控。”这是张翎在《阵痛》“创作手记”中的话,这部讲述三代中国女性人生起伏的长篇小说印证了这句话中的宿命意味。张翎重点刻画了三位处于不同年代、身份境遇迥异的女性(也是母亲)。“阵痛”不只是她们所必经的身心痛楚,还蕴涵着作者对大时代背景下个体命运随之颠沛动荡的同情。
    《1944:腾冲之围》,余戈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5月第一版,96.00元
    以“微观战史”方式追溯、书写中国抗战特别是滇西战场上历史事件的中国抗战军史研究者余戈将研究与写作的视角聚焦到腾冲,为写此书他先后八次赴滇西战场原址,参照军事地图沿当年战事行进路径而行。在书中,作者将搜集自中国大陆、台湾以及美国、日本等地的地方志、新闻通讯、亲历者或家人回忆等内容加以爬梳整理,尽可能做到人物和事件均有据可查。
    《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唐启华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7月第一版,59.00元
    本书依据新发现的《陆征祥档案(1912~1920年)》等新史料,重新研究和评价了巴黎和会前后的中国外交。作者认为北洋政府的外交相当积极,陆征祥等人的表现应予肯定,中国在和会上实有不少收获,即便是山东问题,日本在“四人会”声明保证归还青岛主权,限制在山东经济利益,实际上也算是我进“敌”退的一个结果。
    《钓鱼岛历史真相》,韩结根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第一版,39.00元
    该书对有关钓鱼岛的史料旁搜博求、条分缕析后指出,日本吞并中国附属国琉球后又欲窃占钓鱼岛,为了实现这一不可告人的目标,日本政府不惜偷换概念、张冠李戴,用相距千里的琉球王国时期西马齿山的附属岛屿鱼钓岛、久场岛、久米赤岛指称中国的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现今,西马齿山的这三个附属岛屿的名字已被人为抹去,翻阅史书才可得见。此书明证,出版亦天下之公器。
    《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英]奥兰多·费吉斯著,毛俊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第一版,108.00元
    顾名思义,该书诚如副标题“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所言,由大量那个时代的普通苏联人的私人生活个案构成,由对普通人的生活的关注,进而发掘他们的内心世界,令读者对那个特定时代有更加直观的印象。而“耳语者”这一富有象征意义的提法,可以说成为该书若隐若现的主线,人人倾听,人人倾诉,也人人自危。
    《法兰西在中国300年:从路易十四到戴高乐》,[法]伯纳·布里塞著,王嵋、赵丽莎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14年9月第一版,58.00元
    伯纳·布里塞在本书中首次系统梳理了从路易十四到戴高乐三百年间中法的交往历史,既记录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也不避讳三次中法战争的交恶。全书提供了大量翔实的史实资料,记录了不同身份的法国人在中国的活动轨迹,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角度展现中法关系的发展演变。该书有一定的学术深度,但流畅的行文使其读来毫不艰涩,是一部难得的知识性与可读性并重的作品。
    《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第六版),[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罗伯特·Z.阿利伯著,朱隽等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年9月第一版,49.00元
    本书记载了金融业的兴衰和金融危机的轮回,在梳理分析400年来全球金融危机史实的基础上,阐述了金融危机的模式、规律、起因和影响,以及金融危机中的非理性因素,研究了金融危机中金融机构和金融行为的相互作用,指出投机疯狂、市场恐慌和崩溃的不期而遇及其最终的规模与当时的货币和资本市场机制不无关系。
    《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徐宏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3月第一版,28.00元
    按古典文献的说法,公元前2000前对应着夏王朝。然迄今为止的考古工作无法证明夏的真实存在。那时的中原大地是怎样一副模样呢?许宏在本书中描述了前2000年前后晋南陶寺文化的衰落,新砦集团的崛起,他认为这为随后以二里头为先导的中原广域王权国家的飞跃发展奠定了基础。公元前2000年仍是中国文明史上的重要一刻。
    《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美]罗威廉著,李里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第一版,69.00元
    从元末红巾军起义到明清鼎革,从太平军和捻军到国共内战,七百年间,血雨腥风一次次席卷湖北省麻城县,即使和平时期,这里的暴行也不鲜见。如何解释这“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呢?作者从社会生态、阶级等角度做了分析,但更多诉诸于文化分析,认为“暴力文化,通过历史和集体记忆工具得以系统地再生产”。
    《甲午海战》,陈悦著,中信出版社2014年6月第一版,68.00元
    今年甲午战争图书大量出版,但令人满意的却也不多,一些问题的论述依然莫衷一是,很多所谓反思近于情绪宣泄。陈悦的甲午史研究无疑是一个例外,其特点在于对海军专业知识用功极勤,军事角度的讨论令人信服。本书对交战双方舰只情况、阵型、战术都做了细致剖析,对于双方将领的表现都作了客观评价,很多混乱说法得以厘清。
    《罗马史》(1~5卷),[德]特奥多尔·蒙森著,李稼年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8月第一版五卷本
    《罗马史》是蒙森于1854年至1886年在德国三所大学任教期间写成的史学巨著,它描述了古代罗马的全部历史发展进程,为这个古代文明大国注入了新的生命。该书准确系统的叙述使其涉及这一古代时期的各个领域都达到了百科全书式的广度,体现了在罗马史研究中运用的新史学方法。继2004和2005年推出前三卷之后,商务印书馆2014年推出第四、五卷。至此,这部巨著的中译本历经20余年终成完璧。
    《日本盟军战俘营》,杨竞编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11月第一版,48.00元
    本书以图解史,呈现了二战期间日军在沈阳建立的盟军战俘营的历史原貌。书中图片是作者多年来从国内外各大档案馆以及通过其他途径收集而来,非常珍贵。作者在多年研究研究的基础上讲述这段历史,并辅以亲历者的口述资料予以印证,揭露和控诉了日军虐待、奴役盟军战俘,违反国际准则的罪行和其发动侵略战争的反人类罪行。
    《丝绸之路》,刘迎胜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第一版,78.00元
    《丝绸之路》是刘迎胜教授实地考察丝绸之路之后又历经二十余年时间系统研究的重量级学术成果。全书分为“草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个部分,以时间顺序为经线,以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明交流为纬线,系统呈现了两条丝绸之路的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展现了波澜壮阔的东西方文明交流、碰撞、融合的历史。(王美诗)
    《王明年谱》,郭德宏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2月第一版,98.00元
    这本洋洋近90万字的著作是党史专家郭德宏先生王明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是近年来党史研究的一大成果。尤其重要的是,书中披露了很多新史料,如俄罗斯当代文献保管与研究中心保存的有关王明的档案、王明妻子根据王明谈话整理的《陈绍禹——王明传记与回忆》书稿等。这些史料有助于澄清一些历史问题,或丰富我们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认识。
    《戊戌变法的另面:“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茅海建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68.00元
    康梁所描述的戊戌维新史是系统的、脉络化了的,而张之洞档案中体现出的戊戌维新史则呈史料的原始面貌,是零散的。综观茅海建关于戊戌维新史的研究,几本书积累下来,已经改变了学界对于戊戌维新史的许多认识。许多材料被发现,许多档案被解读,许多细节被重构,读者应该可以提出重写一部戊戌维新史的要求了。
    《想象异域: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葛兆光著,中华书局2014年1月第一版,68.00元
    葛兆光“从周边看中国”的主张早已为学界所知,这本书是他实践自己主张的一个成果。作者关注的重心放在明清异代之后李朝朝鲜的汉文燕行文献,揭示了朝鲜文人眼里,“中国”如何从曾经是文明来源的天朝上国(大明)“沦”为了一个充满“膻腥胡臭”的地方,从诸如此类的一些现象出发,作者对亚洲与中国,民族与认同等问题展开了思考。
    《新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史》,曹普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1月第一版,35.00元
    本书以1955-2011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历史为考察对象(1955年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初建,2003年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梳理回顾了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从初创、骤起、受挫、鼎盛、崩解、重建以至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曲折过程,是国内首部关于合作医疗史研究的专题性、系统性著述。
    《一个戴灰帽子的人:1960—1965:“文革”前夕,一位右派分子的迷失》,邵燕祥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年7月第一版,38.00元
    上世纪五十年代,邵燕祥被错划为“右派”。1959年摘掉“右派”黑帽子却戴上“摘帽右派”的灰帽子,此书由此得名,也是诗人回忆自己1960—1965年间生活、工作时所流露的某种无奈和自嘲。邵燕祥以个人经历为回顾反思历史的横断面,诗人出身的作者写起苦难和荒诞来有含蓄的幽默和经过岁月沉淀后的超然,那些回忆,是关于那个戴帽摘帽年代极为生动、细致的记录。
    《一战中的华工》,徐国琦著,潘星、强舸、尤卫群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7月第一版,48.00元
    本书填补了近代史和一战史研究的一段空白,也是一份迟到的纪念。一战期间,十四万目不识丁、大多是农民出身的中国劳工“以工代兵”奔赴欧洲,他们的“参战”使中国跻身一战战胜国的行列,为战后中国寻求国际地位的提升打下了基础。这也是一个中西文明相遇的故事,华工如何展现自身,如何被西方人所认识,都富于意味,值得探究。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还原13个历史真相》,杨天石著,九州出版社2014年6月第一版,48.00元
    由于蒋介石日记原件至今还未出版,因此,书中揭示蒋氏日记中的一些内容,不仅对于广大读者,而且对于一些难以阅读到蒋氏日记的研究者来说,都是很新鲜的。作者对论述到的每一人物事件的来龙去脉都梳理得一清二楚,不仅使读者了解到民国政治的许多内幕,而且澄清了以往一些历史误传和错误论断。书中每一篇文章都富有新意。
    《致命的海滩:澳大利亚流犯流放史:1787-1868》,[澳]罗伯特·休斯著,欧阳昱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第一版,68.00元
    澳大利亚艺术评论家、历史学家用80多万字(中译本)的篇幅将一段人类历史上不应被淡忘和湮没的印记“打捞”出来,用丰富的资料、严谨的姿态、大量的细节讲述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中叶澳大利亚流犯的苦难历程。作者写作的起因是对这段历史的不了解,而付出巨大心力完成这部巨作则源自作者对澳大利亚国民看待这段历史的态度的某种反思。

        历史·传记(20本,按书名音序排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