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诗意视角打量下的世界总是更多展现真善美的一面。

    诗意视角下的社会底层儿童

    宣晓凤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12月17日   12 版)
    《我和铁车》,三三/著,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年6月第一版,20.00元
    三三

        《我和铁车》是儿童文学女作家三三的最新力作,这个故事讲述得如此细腻、诗意而又不乏对现实的观照,是当下儿童文学界不可多得的扎实的长篇佳作。

        “我”住在鸽子笼,弟弟不幸走失,铁车被寄养在姑妈家,这样的童年本该是充满伤痛的,但是他们没有顾影自怜,自怨自艾,更没有沉溺于魔兽世界。赏析文字,品读文学,成就了他们平静、唯美、强大的内心,乃至具备抗击生命磨难的能力——生活中诸多不幸只是存在于他们的成长路上,但是并没有绊住他们前行的脚步,更没有遮蔽他们向善向美的纯净心灵。

        本书虽然是关注社会底层儿童成长现状,但仍然是诗意的描写。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李东华曾经这样评价三三:“三三的小说不是一味地吟诵着爱与美,也不是突兀地展示着伤与痛,而是在温情中透着一抹淡淡的忧伤,那是一颗鹿一样纯净的心灵对于复杂生活发出的追问,温婉的,带着些微的怯意。”“我”和铁车无疑是城市世界里的弱势儿童群体的代表,但是他们身上没有展现出生活拮据的窘迫,他们不仅喜欢读书,还喜欢收集各类小本子、邮票、贴纸、装口香糖的小铁盒、橡皮擦,甚至喜欢收集词语。精神上的富裕完全战胜了物质上的贫瘠,这样的童年多了几分充实,少了几分喧闹。诗意视角打量下的世界总是更多展现真善美的一面,而将脏乱痛的一面有节制地呈现。弟弟的走失带给一个普通家庭的伤痛犹如摧山倒海一般,但是文中没有歇斯底里的情绪大爆发,爷爷三年来静静地守候在老房子,希望弟弟能够找到回家的路;叔叔婶婶平静地离婚,然后两人各自怀着伤痛继续生活……作者笔下各种人物对弟弟走失这一事件的悲伤和苦楚,都以一种克制隐忍的方式传递出来,深深打动着读者。

        作品的主题远远超越对走失儿童问题的现实描写,青少年的成长在不知不觉中被揭示。成长还来自于某些与我们青春岁月发生交集的某些人和事。作者采用蒙太奇式的结构方式,设置两个线索(一是我和铁车的成长见闻,二是不幸走失的弟弟带来的生活变故)来推开行文,两条线索既有交叉之处,又有平行背离之处,整个故事架构如行云流水,唯有两年的潜心写作才能铺设出如此严密的结构布局。另外还不得不提的是作者精准而具有个人体验的语言,给人耳目一心的阅读感受。相对于许多儿童文学作品中那些千篇一律的桥段和遣词造句,作品中的语言是鲜活的,甚至是带着作者体温和个人气质的。富有生活体验的细腻语言随处可见,给读者带来阅读的美学享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