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丝绸之路”:福泽千秋

    丰书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12月10日   12 版)
    镶金兽玛瑙环,唐(公元618-907年)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农村窑藏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大型文物展览“丝绸之路”于11月6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展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陕西省等联合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丝绸之路”汇集了来自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4家文博单位的400余件文物珍品,是近年来国内举办的综合反映丝绸之路悠久历史和伟大意义的最大规模的展览。

        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考古出土材料显示,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丝绸等已经远传到希腊等地中海沿岸国家。哈萨克斯坦巴泽雷克发现的公元前5-前4世纪的冢墓出土有战国花卉凤鸟纹织锦及山字纹铜镜,证明了欧亚黄金草原与中国的早期文化交流。公元前2世纪晚期,随着张骞凿空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进入新纪元。丝绸之路从中原出发,经河西走廊、新疆进入中亚、西亚地区,直达欧洲腹地,是当时东西方之间最重要的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汉朝以降,丝绸之路迭经演变,贸易和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东西方之间的交流通道,即今天广义上的丝绸之路涵盖了绿洲、草原和海上三大干线,形成了复杂的网状道路系统,并在唐代达到鼎盛。这一系统将当时的中国、印度、波斯、希腊、罗马、埃及以及东亚各文明古国连接起来,成为世界各古代文明互相汲取文化营养的主动脉。各国使团、商旅、僧众、艺人、普通民众等往来于丝路沿线,有力地促进了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两千余年来,丝绸之路作为中西交通的大动脉承载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对话,彰显着古代中国开放的文化品格、不朽的文明成果。中国以恢弘的气度和包容的胸襟与世界通好,互通有无,相互学习,共同发展,不断为古老深邃的中华文明注入新鲜血液,成就了世界东方巨人的地位。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的植物、香料、珍奇珠宝、玻璃、金银器和一些珍禽异兽等陆续输入中国,佛教、祆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以及科学技术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不仅拓宽了中国人的视野,也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和生活。与此同时,中国的丝绸、铜镜、茶叶、瓷器、作物、药材、铁器以及四大发明等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入西方,为世界文明灿烂辉煌的画卷绘上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丝绸之路不仅为人类留下了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也为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了价值典范。今天,丝绸之路早已超越其作为交通干线的定义,成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与合作的精神象征。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时代命题;2014年,“长安—天山路网”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这些将更加促进丝路精神和价值的传播。时值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之际,国家文物局特别筹划“丝绸之路”展,旨在通过精选的400余件珍贵文物,向世人展示丝绸之路两千余年的历史过往与灿烂成就,以史为鉴,提倡人类平等、包容、交流、互鉴的共同发展理念。

        在展览内容策划方面,“丝绸之路”展依托国际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为主线,把丝绸之路年代发展顺序和内容主题区块进行有机结合,将整个展览分成六个单元,全方位展现了丝绸之路上的人情风物、商贸往来、文化交流等。年代跨度从战国至明清,质地包括金、银、铜、石、玻璃、织物、纸、陶、瓷等,类别涉及青铜器、金银器、玻璃器、陶瓷器、丝绸、文书、壁画、石雕等,其中大部分文物是一级文物,充分保证了展览的超高档次和超大规模。

        第一单元:黄金草原与中国的早期交流。通过战国至西汉早期中国丝绸和铜镜的西传、草原动物纹样的东传及被中原文化的吸收与借鉴,展示欧亚草原与中国的早期文化交流,带出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的草原丝绸之路。本单元展出的文物中,马家塬墓地的部分出土文物属于首次面世,陕西神木纳林高兔出土的神兽形金饰和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黄金腰饰牌尤为引人注目。第二单元:汉营西域与丝路交通。本单元包含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经营、沙漠之舟组成的丝路商队、五彩绸缎映丝路、世界贸易的缩影、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与融合五个组,重点介绍汉至唐历代政权对西域的经营管理和丝绸之路开通后的商贸往来、文化交流与传播,重现丝绸之路昔日的繁荣景象。这一单元的文物可谓是明星荟萃,其中张骞墓出土的封泥,自1938年出土以来首次与观众见面;兽首玛瑙杯、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玻璃器、“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弈棋仕女绢画、营盘男子等都是值得关注的珍品。第三单元:胡人来华与胡风浸润。丝绸之路经过汉晋时期的早期发展,北朝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中西方之间的交流更加活跃。中亚等地的异域胡人开始涌入中国,尤其是在唐代,这些胡人有的成为唐王朝的文官武将、有的经商、有的从事表演杂耍、有的成为皇室贵族的仆从。大量胡人的涌入为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异域的文化元素,胡风日渐流行,帝都长安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本单元下设北朝望族对异域文化的追逐、来华粟特人的天国记忆、乐居大唐的外国人、唐人生活中的胡风印迹四个组,通过出土文物结合文献记载,对来华胡人及其生活进行全面展示,中肯诠释胡风对汉地的影响。本单元特别通过北周李贤夫妇墓出土的外来物品展示中原望族对异域文化的青睐,通过隋代虞弘墓的石椁及石人雕塑展现来华定居的中亚人对汉文化的认同和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态度。第四单元:厚重多元的宗教艺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最重要的内涵之一便是各种宗教的传播。佛教自汉代大体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得到历代中原王朝的扶持,在历经南北朝时期的大发展后,到唐代达到鼎盛。以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为代表的众多石窟被开凿,留下了大量的佛教造像和壁画。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与本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点的佛教艺术。此外,以粟特人为代表的来华胡人也把祆教、摩尼教和景教带入中国。本单元精选的40件宗教文物全面展现了传入中国的多元宗教艺术,尤其是佛教造像和石窟壁画,清楚地再现了中印佛教艺术的交流融合以及佛教艺术在中国传播、发展和再创造的光辉历程。其中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鎏金银捧真身菩萨首次离开法门寺展出,使我们有机会在首都北京一睹其尊荣。董钦鎏金佛造像是西安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经幢、大云寺舍利宝函等都是重点。第五单元:包容四方的大唐文化。丝绸之路到唐代达到鼎盛。大唐帝国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迎接四方来客,异域文化在唐代得到尊重和认可,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呈现出特有的开放和自由,文化呈现出全面的繁荣。这在唐代金银器、唐三彩、壁画等领域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本单元包含雍容华贵的金银器、辉煌灿烂的唐三彩、丹青描绘的大唐风韵、李唐王室成员的排场四个组,挑选的金银器、三彩器、壁画等件件堪称重器,属于唐代文化艺术的巅峰之作。这些文物大部分又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证据,充分展现了唐王朝对异域文化的包容、吸收和借鉴。本单元特别通过李唐王室成员金乡县主墓出土的陶俑组合完整展现大唐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包容的气度。以舞马银壶为代表的著名的何家村金银器窖藏出土物、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殿堂级文物三彩釉陶载乐骆驼、备马图壁画、马球图壁画等是本单元明星展品中的明星。第六单元:碧波中的帆影。唐朝不仅陆路丝绸之路发展到鼎盛阶段,与其他国家的海上贸易也有较大的发展。考古发现证明唐代瓷器、金银器等经由海路销往外国,波斯等地的阿拉伯陶器等也经由海路输入中国。这就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本单元包含唐代外销瓷上的异域色彩、鼎盛的宋代海外贸易、盛开在丝路上的元青花、明清外销品上的中国风与异国情调四个组,将重点通过瓷器贸易展现唐代至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其中“黑石号”、“南海一号”、“碗礁一号”的出水瓷器、元青花、长沙窑的代表瓷器是本单元的亮点。

        概言之,“丝绸之路”展览是目前有关丝绸之路的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展览;展出的一级文物众多,有些文物是首度展出;首次将草原丝绸之路、沙漠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统一于一个展览中,对丝路过往与伟大成就进行了全方位的立体展示;首次将营盘男子墓、李贤夫妇墓、虞弘墓以及金乡县主墓作为组合集中在一个展览展示,让观众从汉晋至隋唐清晰地感知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状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