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我就对书有一种莫名的喜欢。
还穿开裆裤那阵儿,我就对小人书迷得不得了。等上学后识了几个字,却又找不到什么可看的书,就把高我二年级的姐姐的语文课本拿来读,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往往是开学不到一周,就把我和姐姐的语文课本都读完了,同时还练出了快速查字典的本领。
后来,我走出小村,到几公里外的乡中学读书。乡中学条件很简陋,没有什么像样的图书室,有个阅览室,也只是放些书刊杂志,并且还不让学生进入。当时,乡中学附近供销社的文化用品柜台也经营书刊,是经常过期的《新村》、《吉林青年》等杂志。那个柜台最多的是小人书,当然也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故事传奇类大书,但那类书,对我们兜里只有一两毛钱的初中生来说,贵得实在是离谱。就是这些平时看不到的书,馋得我一到午休就往供销社跑,呆在卖书的柜台前,久久地不肯离去。
于是,我就把家里给我用于买午饭的几角钱攒起来买书。因为饿着肚子换书读,由于钱少,读书心情又急迫,多数时候买小人书。我记得初中三年,乡供销社所有进的小人书我几乎都看了,其中80%是我省下饭钱买的,其余的那20%是从同学那借看的。当然,我也买过几本“大书”,印象最深的是当时供销社进了一本《绘画成语故事》,我翻看一次后就放不下了,但钱一时半晌攒不够,就天天往供销社跑,去看看那本书还在不在。终于在两个礼拜之后,我把钱凑够了,到供销社去却发现那本书不在了。我在柜台前愣了好几分钟,才问营业员:“那本《绘画成语故事》呢?”营业员大姐笑了:“这本书摆了好长时间,没人看,就放起来了,给别的书腾地方呢。”啊,我长出一口气:“我要买那本书。”“好,现在这本书属于滞销品,打七折。”我赶忙掏出一把零钱——三元五角钱,买下了那本书。很多年后我才知道,那位营业员大姐是我班一个同学的二姐,从她弟弟那知道我特别喜欢读书,每次去还直勾勾地盯着那一本书看,就悄悄地把那本《绘画成语故事》放了起来。
书看得多了,就有些蠢蠢欲动的架势——想写点东西,“文学”梦想悄然萌芽。
一上高中,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沃土”文学社,在老师引领下很快就成了文学社的骨干。我这时才感觉初中饿了肚子喂脑袋合算!不过后来回想起来,也未免有些后怕,幸亏自己身体棒,要不初中三年非得饿出个好歹不可!
考入高中后,学校有个小图书室,不至于饿着肚子买书了,读的书也更广泛更系统。我领略到了更广阔的天地,懂得了更多道理,从高中二年级时开始,我就试着写一点散文、诗歌什么的投到报社、电台,竟然也有发表出来的。慢慢我发现,有了稿费,即使是几元,也可以帮我扩大再生产——充实我那三尺书箱。致使读高中期间我的“藏书”在同学间最多。
参加工作后,依旧不忘读书和写稿。尽情挥洒我的喜怒哀乐。小剧本、诗、散文、小说……我都尝试着写,只要是能表现我对现实生活的感悟。
为了生计的奔波的岁月中,繁重的工作、不断的漂泊,整日忙碌不停。但再忙我也要在每天晚上抽出一些时间读一点书,并且我的藏书量也日益增加,以至于我在都市的七、八次搬家过程中,每次都得预备五六条麻袋用来装书。几经漂泊、辗转,终于有了一个象点样的居所,老师送我一个书架,我的书也告别“游击”状态,有了自己的“家”。书,始终象知心好友一样,陪我度过许多心灵上的雨季,把我生命里的乌云一次次驱散,让我迎来一片片晴朗的天空。在我都市漂泊的岁月中,给我流浪的梦想一个温暖的家,让我的梦想充满了灿烂阳光。
于是,在许多的有月无月的夜晚,我于昏黄的灯下一边读书,一边用笨拙的笔铺展着自己的青春梦想,挥洒着人生的感悟,和着都市的夜色把一行行文字的庄稼种在生命的原野,努力使其成为都市那纷繁景物中的一点足迹。也正是我所读的那些“闲书”和我所涂鸦的文字,使我的生命轨迹不断向都市深处延伸、向我的作家梦想靠拢。
20年过去了,自1987年发表第一篇文学作品起,我陆续在全国上百家报刊(电台,电视台)发表了文学、新闻作品,作品多次被《文摘报》《中外期刊文萃》《意林》等报刊转摘。我有幸还被省、市作协吸收为会员,并先后出版了一本诗集,两本撒文集和三部长篇报告文学。
我也跨越农民、中学语文教师、机关秘书、新闻工作者一道道门槛,在生活的时空中寻到了我生命的最佳落脚点,这中间给我勇气力量和机遇的,当然是和我缘分甚深的文学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