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11月05日 星期三

    祝勇历史非虚构写作收获新成果

    《隔岸的甲午》孜孜以求“现场性”

    本报记者鲁大智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11月05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鲁大智)作家祝勇新作《隔岸的甲午》近日由东方出版社推出。与众多历史学著作不同,祝勇以散文方式来写作历史。《隔岸的甲午》是他的又一部历史非虚构作品,“现场性”是本书的着眼点。

        祝勇称,“历史与文学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历史本身就带有文学性,甚至历史比文学更加文学,而‘非虚构’比‘虚构’更像‘虚构’。文学也因此成为历史的最佳容器。”近年来,祝勇在历史非虚构写作方面取得的成果显著,《民国的忧伤》《盛世的疼痛》《故宫的风花雪月》都是赢得读者无数口碑的上乘之作。作家通过史料重构人物的精神世界,抚摸历史留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创伤,重现历史书写的人性色彩。他在其中调动人类学、考古学、神话学、自然地理学等学科,逐渐进入文学域界,考据、思辨、跨文体、微观史论甚至大量注释等开始成为祝勇非虚构写作的方法,希望以此复原真实历史的原貌。

        《隔岸的甲午》的写作契机来自于央视记录片《历史的拐点》的拍摄,但祝勇涉及这一领域,却早至2011年辛亥百年之际历史非虚构作品《辛亥年》的写作。

        甲午战争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的最大拐点。从某种意义上说,甲午战争是一个旧题,无论影视作品还是学术著作,都曾有反反复复的表达,再找一个新的角度几乎不可能。祝勇跟随摄制组拍摄甲午战争日方史迹,前后跑了20多个城市,数十个拍摄点,在收集了大量甲午战争日方遗迹的资料后才提笔写作。许多地点甚至连专门研究中日战争史的学者都没有去过。有评论者指出,将田野考查与史料彼此印证,会纠正我们的许多偏见。重回历史现场,可以换一个视角观察这场战争,对今天的读者产生新的意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