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10月08日 星期三

    新兴的网络伦理学

    赵静荣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10月08日   18 版)

        小到个人网购、生活娱乐,大到交通、电力、通讯、城市运行,甚至国家信息安全等都离不开网络。今天的整个社会都已经架构和运行在网络技术之上了,网络安全问题和每个人的利益攸关。网络的黑客、病毒、漏洞、木马等等各种安全问题会增加信息泄露等危险,网络涉黄、暴力等内容,也在毒害着我们的精神文化领域,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

        网络社会中、网络环境下网络道德的构建和网络行为规则的确立,则涉及到了网络伦理学方面的内容。网络的发展繁荣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丰富了群众生活、激发了社会发展活力,对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政治方面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它又把社会及其成员带入一个全新的生存和发展的技术与人文环境中,使人们面临着技术上的“可能”与伦理上的“应该”的严峻挑战。伴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也越来越尖锐,作为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新兴研究领域,网络伦理学研究广受关注。宋吉鑫教授在《网络伦理学研究》中指出,正如网络技术的价值一样,网络伦理价值具有两重性的特点,一方面,网络技术促进网络社会的发展,网络伦理可以有效地规范社会秩序;另一方面,网络技术产生的许多物理空间不存在的问题及电子空间问题对现实社会的影响,也是不容回避的。网络伦理的不健全也同样会为道德自律水平低下者造成危害社会和他人的可乘之机。因而,客观上要求社会对网络技术和网络伦理的作用和建构,尤其是提出自主原则、无害原则、知情同意原则的三维伦理建构原则。

        关于网络道德问题产生的根源,书中分析了学者们的各种意见:(1)网络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网络技术本身。(2)网络伦理产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深层原因是人的道德素质问题。(3)技术保护措施的失灵、现有法律控制手段的失灵以及市场机制的失灵是导致网络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4)网络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来自多个方面:首先是人们认识上的原因,如黑客与窃贼、web与书籍、BBS与大字报等;其次,是网络法律上的漏洞;第三,多元世界观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第四,是人类对数字信息的崇拜。也有学者从人们心理的角度来阐述网络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网络伦理问题产生的主体根源则是网络技术主体自身的道德观念及道德人格。

        《网络伦理学研究》通过全面分析网络技术、网络社会、人、现实社会、社会伦理等要素之间的关系,阐发了对网络伦理的哲学思考,梳理了网络空间存在的技术实践主体的失范现象,探索了解决相关难题的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网络时代伦理关系,促进网络技术健康发展。

        正如著名传媒大师麦克卢恩所说:“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无疑正在创造一个全新的、对人们说来还是陌生的人类生活新环境。在这个新环境中,人们原有的道德经验与价值观念受到挑战。

        网络生态环境亦即“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在这个社会中,许多道德观念都渗透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相对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在“电子空间”中得到空前的培植,网络伦理难题不断涌现,一时间社会规范受到挑战。因此,研究这一新技术引起的新的伦理道德问题,逐步确立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合理调节新技术境遇下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利益冲突,使道德秩序从无序走向有序迫在眉睫。

        网络伦理研究在行为层面上,有利于在青少年中开展广泛的网络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是建立在“网络社会”基础上的新型道德体系,研究网络技术实践主体本身的道德需要能有效地规范技术主体的实践行为,而通过技术实践主体行为研究确立的道德理论,又可以对网络中所有的人产生作用和影响。在青少年中开展网络教育可以使网络的伦理难题减少发生,防患于未然,从而,提高网络空间的净化度。

        网络伦理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网络实践主体的道德自律,而且需要社会协同,使内在品质与外在环境之间有机融合,达到促进网络技术健康发展的目标。正如李伦所言:“我们认为,为了使网络更加美好,建设有效的网络信任体系,不仅要依靠人们的道德良心和自律,还必须加强网络社会调控机制的建设。”

        对网络进行监管,不仅需要伦理规范、法律规范、管理规范,而且需要伦理、管理与法律的协同,制度安排是网络伦理建构的首要内容。制度安排具有前置性、过程性和强制性特征,是最有效和最人性化的控制机制,它不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和掺杂个人的恩怨,也不是后发而制,而是防患未然。

        网络低俗化问题已经不能单单理解为纯粹网络问题,而是涉及到诸多环节和管理部门的社会问题。加强网络伦理建设,规范网民行为,净化网络环境,大家才能更好地共享网络生活。

        《网络伦理学研究》,宋吉鑫著,科学出版社出版,38.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