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9月17日 星期三

    荷兰头号诗人赫里特·高文纳尔去世

    读书报记者康慨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9月17日   04 版)
    摄影 泽格·利滕伯格
    9月5日《NRC商报》文化副刊的封面

        读书报记者康慨报道战后最伟大的荷兰语诗人赫里特·高文纳尔(GerritKouwenaar)9月4日在阿姆斯特丹家中去世,享年91岁。

     

        他被尊称为“荷兰诗歌的老太爷”、以19世纪风格的一字胡(有时变成八字胡)、黑框眼镜和罕有笑容的表情为人熟知,乃五十年代实验派诗歌运动中最有影响的诗人,最初只被一小撮行家奉为大师,只是在1970年获得著名的霍夫特奖(PCHooft-prijs)之后,方声名日隆,被广泛视作自为诗歌或独行诗歌的教父,对许多荷兰诗人有重要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没有高文纳尔,当代荷语诗歌的历史或将大为不同。

     

        1989年,他又获得了荷兰文学奖。

     

        多年以来,他和已故的小说家哈里·穆里施(HarryMulisch,1927-2010)一道,曾是最有希望赢得诺贝尔奖的两个荷兰人。

     

        “五十年代诗人群的所谓联系是一种幻想。”高文纳尔说过,“我的诗除了它自己,不代表任何东西。”

     

        柯雷(MaghielvanCrevel)、马高明和古碧玲合作编选、翻译的《荷兰现代诗选》一书中,收入了高文纳尔的十一首诗作。“他认为诗不应该过度装饰,不应该表达感情或其他任何东西,诗应该本身就是一种事物。”书中写道。

     

        年复一年,高文纳尔的诗不断做着减法,变得越来越纯粹,越来越无关现实,也越来越剥离了感情,只是“语言制成的物事”。

     

        在荷兰文学基金会介绍高文纳尔的文章中,他认为诗只由词构成,而非思想、情感或任何别的东西。诗不必反映现实,诗本身就是现实,可以自在与自为。“这/不再是您的财产了,主人。”他这样告诉自己。

     

        “高文纳尔是个非常好的诗人,我真心喜欢他的作品。”最早向读书报记者通报高文纳尔死讯的荷兰小说家埃扎德·米克(EdzardMik)本周一说,“可也许我太焦躁不安了,以至于无法吸纳他让时间停摆、让死亡中止的专注,读过他一些精彩绝伦的诗作之后,我老想砸东西,打人也行。”

     

        高文纳尔的诗歌形同谋杀,让事物中止,以此逃脱死亡(完全的停止)。“我切开一个词的喉咙。”他在诗集《解剖/匿名》(autopsie/anoniem,1965)的开篇写道,而这就像“永恒与无常的渗透”。

     

        汉学家与曹雪芹、钱鍾书和韩少功的荷文译者林恪(MarkLeenhouts)提醒读书报记者注意高文纳尔2002年的诗集《全白色的房间》(Totaalwittekamer)。康慨据劳埃德·哈夫特(LloydHaft)的英译稿转译其中一首《快乐的童年》如下:

     

        你可曾忘记给父亲的钟上紧发条?是的,我忘了忘掉我父亲的时间

     

        你可曾戴上草帽、眼罩、立领?不,我表演了一首诗,金箔中的夏日

     

        你可曾把最后的双唇写成文字?是的,我从泥污的玫瑰认出了一吻

     

        你可曾走过需要修剪的高草?不,我仍然站在无人播种的草地——

     

        再引一首《人还得要》,柯雷、马高明和古碧玲译——诗中也有能让时间停顿的父亲的钟表:

     

        人还得要数自己的寒暑,下自己的判断,还得要下自己的冬雪

     

        还得要在黑夜来问路之前买东西:地下室的黑蜡烛

     

        还得要鼓吹儿子们的勇气,给女儿们订做盔甲,教冰水沸腾

     

        还得给摄影师指出血泊戒掉自己的房子,换上新色带

     

        还得要挖穴给一只蝴蝶拿此刻换父亲的手表——

     

        1923年8月9日,赫里特·高文纳尔生于阿姆斯特丹,德军占领荷兰期间,他参加了抵抗运动。

     

        除诗歌创作外,他还写有三部长篇小说,并翻译了布莱希特、歌德、席勒、萨特和迪伦马特等人的大量作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