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9月10日 星期三

    为梦想搏击的先行者

    崔道怡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9月10日   03 版)

        张锲同志年初去世,他为梦想搏击一生,把笑容留给了后人。他的笑容真诚、淳朴、温润,犹如一面明镜,照着我的也成为我辨识他人品性的借鉴。在创作上,他是多面手,写报告文学、长短篇小说,写诗歌、散文、话剧和电影。多姿多彩,映现他作品的艺术特色:“以我之笔写我之心,抒我胸中之怀,状我眼中之景物”,是写“我的真情”,是尽一名真正文学家对祖国和人民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

        改革之初,他的长篇小说《改革者》便塑造了改革先驱的形象,他在《热流》里流洒了新旧交替、悲喜交集的热泪。为写这部获首届全国报告文学奖的作品,他跑遍大半个河南省,留下几十万字笔记。与采访对象心灵共鸣,抚摸往昔伤痕,不禁痛哭失声。直到年过花甲,依旧激情喷涌,他的长诗《生命进行曲》,曾唤起广大读者共鸣:“这是一个孕育希望和生机的年代,一个个新的憧憬又在萌生。”

        创作进入黄金期,他被调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为改善作协经济状况,他搁置笔墨,四处奔波。经他游说,打动诸多港澳名人的爱国心,筹集了一笔又一笔经费,中华文学基金会和文采阁等实业机构得以建立。而为申请许可证,他出入一个个衙门口,一共盖了270枚公章。每个公章都代表着一个部门的领导,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时需要攻关送礼,他献出了自己珍藏的所有名家书画。

        为文学老前辈选理想长眠地,他踏遍北京周边的青山,开辟了中华文化名人雕塑纪念园。为给贫困地区孩子建立“育才图书室”,募集了一批作家的捐助。为培育新人,他创办庄重文文学奖、冯牧文学奖、“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的评选。这些公益活动,给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源源输送了新鲜血液,铭刻数以百计作家评论家的成长足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国内最先得的就是冯牧文学奖。

        “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评选至今已20年,推举了175位新人的第一部书。他们中许多人,相继成为文学界各方面的领导和骨干。张锲有感于我在作协工作多年从未被任命过正职,特意安排我和他并列为该编审委员会的主任。不会有人关注这一微不足道未免可笑的细节,而我心里满怀感激,将永远会珍惜张锲给予我的知遇之恩。他和我并没有任何特殊交往,他对别人关怀帮助是普遍的全面的。

        作家路遥英年早逝,留下12岁的孤女。张锲把她接到北京,安排寄读重点中学。当时,张锲突发心肌梗塞,抢救通宵苏醒过来,他拉着妻子鲁景超的手,似有千言万语嘱托。而他说出的第一句话是:“把路遥女儿安排好……”鲁景超默默点头,在场知情者悄悄流泪。刚从危难中解脱,张锲惦记的不是个人病情。无论对工作还是对他人,心里装着的是如何尽心竭力扶危济困,唯独没有他自己。

        张锲自称:我是一个喜欢做梦的人,为追逐一个个新的梦境神醉魂驰,搏击不已。他相信:只要爱做梦的人共同努力,梦想的事终究能变为现实。在文学界,他以他的身心手笔,以为工作为他人的贡献和支援,已将诸多梦想变成为了现实,他是一个献身圆满中国梦的先行者。我们应该如他的诗表达的:“共同创造灿烂的明天,让每一个后来者,都能为我们感到骄傲,都能踩着我们的脚步行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