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从关注PM2.5开始,人们的眼光接着转向整个的空气污染,于是“雾霾”一词的见报率大增。
“霾”这个字,过去少见。我是小时候从庐隐的小说里不止一次读到的。现在说起这位原名黄英的女作家,一般读者感到陌生。一提“五四”女作家,往往只知道一位冰心。其实庐隐在20年代,乃是当时女作家中的佼佼者,五四精神的代表者之一。她的小说,从题材的开拓到思想的深度,比起她同时同辈的同行都有突破。
庐隐小说中提到“霾”,多是形容天气“阴霾”,一种天低云暗的氛围,可能并不像今天气象预报中用得那么科学,确指“雾霾”影响着空气的纯净度。
她小说里还多次用一个“彤”字,说“彤云密布”,都是发生在“阴霾”的天气,下雪的日子。我理所当然地把“彤”当成灰黑颜色。到了10年混战岁月,到处宣扬“红彤彤的毛泽东思想”,我还暗自吃惊。去翻《辞源》,原来这个字只有“赤色”一解;后来偶然翻《汉语口语小词典》,才发现有“彤云”的词
条,一是指“红霞”,二是指“下雪前密布的阴云”,这才跟庐隐的用法对上号了。但我又暗想,“红彤彤”倒是进入现代口语了,可听谁在日常口语里说过“彤云”呀?
还是说霾字。它最初走红于媒体时,因为原来生僻,有人建议给这个气象学上的术语找一个更通俗更顺口的名儿。据报道,有一位香港的读者,投书建议命名为“烟霞”,好在没有人附议。而对“雾霾”另外起名儿的事,不久也就偃旗息鼓,因为随着雾霾的频频出现,大家一回生两回熟,实至名归,已经真正进入民间口语了。回想那位港客,若不是熟读旧诗词,曾见“烟霞”这个词藻,就是曾涉足道教的福地,见过“烟霞洞”里的香火氤氲。但不管怎么说,没有用“烟霞”取代“霾”字,保留下这个母语中多少带些美感的词汇,还是件好事。
这两天关于云南鲁甸6.5级地震的报道中,多次提到堰塞湖。因而想起北戴河、山海关之间有个“燕”塞湖,多半就是对堰塞湖的美化,相当于要拿烟霞称雾霾的思路。有感于此,今后看到力图示人以诗情画意的地名、物名和各类现象,真得多留个心眼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