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国网站报道,今年将隆重纪念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诞辰200周年。这位天才诗人像彗星似的一闪即逝,而祖国和人民永远铭记他的伟大功勋。
一
莱蒙托夫1814年10月15日出生于莫斯科大红门附近的住宅。不久全家迁到外祖母的奔萨省塔尔哈奈庄园。他在莫斯科出生的房子早已拆除。1965年大红门广场上为诗人竖起一座纪念碑,标志着俄罗斯的伟大儿子诞生在这个地方。
彼得堡的莱蒙托夫纪念室建于1883年,是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为这位杰出校友布置的。后该校解散,展品都保存了下来,如今陈列在“普希金之家”里。
1921年是莱蒙托夫逝世80周年,民众深切缅怀诗人,自发在其遇害地——高加索的皮亚季戈尔斯克,筹建了莱蒙托夫纪念馆。
为迎接诗人诞辰130周年,在卫国战争的艰苦岁月,1944年苏联政府在他长眠之处,也是他童年生活的塔尔哈奈庄园,建成莱蒙托夫故居博物馆。
莫斯科莱蒙托夫故居博物馆于1981年建成,以纪念诗人逝世140周年。该馆坐落在首都的繁华地段,参观者络绎不绝。这所带阁楼的房子原是莱蒙托夫15—18岁于莫斯科读书时外祖母租赁的。一进入馆内是个宽敞大厅,除墙上挂着一幅莱蒙托夫自画像外没有任何展品,这是供参观者聆听诗人生平介绍的地方。此外还有客厅和外祖母的房间。阁楼是莱蒙托夫的居室,他在这里读书、写作。引人注意的是桌上摆着普希金像。他从小热爱普希金,崇敬普希金,所以当1837年普希金遇害时,他对谋杀伟大诗人的元凶投出那匕首般的诗篇——《诗人之死》。这篇引起轰动的檄文使他的名字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同时也大大惹恼了沙皇,22岁的诗人立即被流放高加索。
莱蒙托夫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天资聪颖,通晓多种外语,艺术上也很有天分。他早熟,多情,未满16岁便同少女苏什科娃相恋。苏什科娃漂亮、调皮,还有点风流,常常像捉弄孩子那样捉弄他,搞得他苦恼不堪。他给苏什科娃写过许多情诗,后来被研究者称为“苏什科娃组诗”。
他的第二个女友是伊万诺娃,但他们的罗曼史没持续多久,分手原因众说纷纭。诗人献给她的诗被称为“伊万诺娃组诗”。
1831年秋,莱蒙托夫邻居的二女儿洛普欣娜从家乡来到莫斯科。这个15岁的女孩聪明美丽,两人一见钟情。诗人给她画过一幅肖像,从她那充满诗意的神韵,就可理解诗人为何对她如此倾心了。他写给她的诗被称为“洛普欣娜组诗”。翌年,莱蒙托夫到彼得堡上学。昔日恋人苏什科娃也到了那里,两人经常见面。消息传到莫斯科,性格内向的洛普欣娜产生了误会,以为诗人背叛了自己。她痛苦不堪,最后屈从父母之命,嫁给一个自己不爱的人。她虽嫁给别人,但始终爱着诗人。她是莱蒙托夫笔下《里果夫斯卡娅公爵夫人》中女主人公的原型,也是《当代英雄》里女主人公之一维拉的原型。
莱蒙托夫将自画像赠给自己的终生恋人洛普欣娜,她珍藏身边,但为丈夫所不容,只好托付好友保存。后来朋友出国,画在异邦流落数十载,1961年才返回俄罗斯。如今悬挂在莫斯科莱蒙托夫故居博物馆大厅内的就是那幅历尽沧桑的画。
几次失恋,使诗人变得更加抑郁与忧伤。
二
莱蒙托夫笔下的诗篇美不胜收:
大海上淡蓝的云雾中,有片孤帆闪着白光。
它在遥远的异地寻求什么?
它把什么抛弃在可爱的故乡?(《孤帆》)
很久以前,我就想好好地
望一望辽阔的原野和田畴,想知道,大地是不是美丽,想知道,我生到这个世界
是为了牢狱,还是为了自由。(《童僧》)
中篇小说《当代英雄》的中心思想是当代人的命运与苦闷。小说主人公毕巧林为俄国文学中继普希金的奥涅金之后又一个“多余人”的形象。作品内容深刻,艺术水平极高,一些篇章令人叹为观止。例如主人公倾诉自己对高加索风光的感受:“住在这样的地方真令人心旷神怡!我全身的血管都洋溢着一种快感。空气纯净而清新,就像婴儿的吻;阳光灿烂,天空湛蓝——试问,人活在世上还需要什么?”
这些篇章已成为经典,犹如中国的唐诗宋词。
《当代英雄》轰动文坛。果戈理说:“我们任何人都没有写过如此准确、美丽和芬芳的散文。散文家莱蒙托夫将会超过诗人莱蒙托夫。”
别林斯基写道:“出现了一部洋溢着强大创作才能和华美生命力的作品。”
契诃夫感叹:“我还没见过比莱蒙托夫更好的语言了。我想将他的小说拿来,像中学生那样分析每个句子,打算这样学写作。我无法理解,他几乎还是个孩子,怎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唉,我若是能写出这样的东西,死也瞑目啦!”
1841年春,莱蒙托夫在彼得堡休假,一次与朋友聚会时遇到普希金的遗孀——美丽、忧郁的娜达丽娅,此时普希金已离世4年多。以前他也见过她,但因为关于她的流言蜚语,他极力回避她。后来他才知道,这个可怜女人是无辜的。她纯洁善良,普希金的遇难已给她造成巨大不幸,再把诗人之死这一历史悲剧归咎于一个弱女子,就未免太不公平了。那天他俩整整谈了一个晚上,达到了相互理解与倾慕,双方都感受到遇见知己的喜悦。尤其娜达丽娅在屡遭非难与谩骂的处境下,为第一次获得真诚信任而激动不已。这年她28岁,有4个孩子,但依旧美得惊人,依旧是上流社会男士追逐的女神。亲人们都盼她重新建立家庭,可是她内心非常痛苦,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唯有结识莱蒙托夫以后她感到了欣慰。她明白众多追求者只折服于自己的外貌,而这一次则是她的心灵赢得了胜利。
不料过了3个月,莱蒙托夫也步普希金命运之后尘,在决斗中身亡。
诗人并不知道自己遇害给两位女性造成的撕心裂肺的痛苦。洛普欣娜完全崩溃,从此精神错乱,不久终于追随心中的爱人而去。被世人诟骂的娜达丽娅,好不容易在困境中遇到一位知己,仅仅一次长谈,就永远地失去了……她感到钻心的悲痛。又过了3年,她才嫁给一位理解她,爱她并爱她的孩子的善良军官。
1841年7月15日,莱蒙托夫在同一名军人决斗时中弹身亡。对方的助手故意违反当时的决斗规则,显然这是执行宫廷的指令。当尼古拉二世得知诗人已死,恶狠狠地说:“他这是活该!”
沙皇政府不能容忍这位具有反抗精神的诗人。因为他的作品和普希金的作品具有同样可怕的力量,所以决定像对付普希金那样对付他。与其说莱蒙托夫在决斗中丧生,不如说他是在预谋中被杀。
这位仅仅活了不足27个春秋的文学奇才留下大量杰作,四百多首诗歌、三十多首长诗和两部小说和几部剧本。令人深感惋惜的是,他的生命过于短促,才华还未充分展开。若不是被谋害,他一定能会创作出鸿篇巨著。莱蒙托夫之死是俄罗斯文学的巨大损失。
三
早在20年代,李大钊就发表文章称赞莱氏的胆识,瞿秋白译过莱氏的诗,鲁迅也写过评论莱氏的文字。30年代我国开始译介莱氏作品,50年代对其译介与研究达到了顶峰。
“文革”后,百废待兴,各出版社纷纷推出介绍外国作家系列丛书,莱蒙托夫自然包括其中。
曾经发生一个与莱蒙托夫有关的小插曲。据著名翻译家余振先生说,1980年他去看望一位朋友。友人的儿子曾是红卫兵,他告诉余先生,几个当年的老红卫兵相聚时,其中一人朗诵起余先生译的莱蒙托夫的《咏怀》:
我悲伤地注视着我们这一代人,我们的未来不是空虚就是黑暗,在认识与怀疑的重压下,将一事无成地逐渐衰老。
……
我们对善与恶不加区分,真是可耻!
大家听着听着不禁失声痛哭,为自己白白浪费的青春,为当年善恶不分而痛心疾首。莱蒙托夫一个半世纪前写的诗,竟如此打动一代曾经懵懂的中国读者,这恐怕是诗人所不曾料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