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7月09日 星期三

    中华读书报创刊二十周年(1994-2014)

    大事记

    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7月09日   10 版)
    1994年7月6日,《中华读书报》创刊号

        1994年

        7月6日  《中华读书报》创刊。新闻出版署、光明日报社主管,光明日报社、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光明日报社任命梁刚建为本报总编辑、新闻出版署任命于青兼任本报主编。报纸确定“背靠出版界,面向读书界”的办报宗旨,每周三出版,刊出要闻、综合、家园、书摘4个版面。

        9月始  本报记者赵武平和中国社科院学者余中先、潘晓松在二版合作推出“世界书窗”专栏。

        1995年

        1月  全国图书交易会期间,本报举办了“北京之夜”联谊活动,通过联谊互动的方式实现了《中华读书报》这一新兴纸媒与出版社和民营书业之间衔接、了解、融洽的关系。

        2月15日  头版“话题新闻”栏目刊出《“第二次文化热”悄然升温》。这是一篇通过采访十几位著名学者,对照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撰写的文化新闻文章。从此,关注学术文化方面的新闻话题,成为本报的一大风格。

        5月  《尤利西斯》萧乾、文洁若中译本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后,本报刊出记者余海波、呼延华联合采访,并由余海波执笔撰写的《尤利西斯,南北大战情未了》。翌年初,萧乾、冯亦代、梅绍武、董乐山等著名学人为之撰写推荐文章,就《尤利西斯》引发的社会关注进行讨论。

        6月  创办“六·一”童书专号,对全国专业少儿出版社出版状况和新书进行专题报道,并约请余华、池莉、金波等著名作家撰写专栏,使专号兼顾专业性和可读性。

        6月14日  发表王彬彬《如此借古讽今》,把“二王之争”(王蒙、王彬彬)及“人文精神大讨论”推向一个高潮。

        6月21日  头版头条推出“热销书追踪”栏目,刊出特约记者祝晓风撰写的报道《神乎其神  病乎其病——关于〈现代掌纹诊病〉的采访》。此栏目每两周刊出一次,由祝晓风撰写,相继推出《热炒之下  仍是冰点》(关于王朔、陈西林的《狗眼看世界》)、《“大江”西来——〈性的人〉仅仅是开始》、《性别·中国——朱虹、董秀玉谈〈性别与中国〉》(关于大江健三郎系列作品的报道)、《书还没出,怎么就错了?》(关于浙江版《鲁迅全集》的争议)、《新闻中的新闻》(关于柯云路“生命科学系列的报道)、《灵魂的面具》(就《灵之舞》与邓晓芒的对话)、《刘晓庆谈〈我的自白录〉》等深度报道。

        8月23日  “书里书外”版刊出本报记者王小琪撰写的《四十三年磨一剑  书里书外见功夫》,对历史学家范文澜“寂寂寥寥四壁空,年年岁岁一床书”的学术精神和《中国通史》“苦苦干,慢慢来”的艰苦写作过程进行了专题报道。9月7日,《文学报》发表《“苦苦干,慢慢来”》一文进行评述,《新华文摘》1995年第10期全文转发了这一报道。

        10月4日  头版头条刊出本报记者呼延华采写的《在3200万和100万之间——京版〈三字经〉发行不力的背后新闻》。这是一篇以出版社体制运行和观念变化为主线索,进行比较式采访后撰写的有关出版社的典型性稿件。

        1996年

        1月13日  本报“书评”版约请王小波开设专栏。第一期文章评论张抗抗新书《赤彤丹朱》,题目为《不喜欢就是不喜欢——由〈赤彤丹朱〉想到的》。王小波在本报发表5篇书评后,溘然长逝。

        7月17日  本报扩版,由每期4版改为每期8版。新增的4个版中,第一个版面为“每周瞭望”(后改为“瞭望”)。第一期内容为 “纪念茅盾诞辰一百年”专版。

        10月2日  “每周瞭望”版刊出郭沫若的秘书王戎笙、王廷芳的文章,批驳陈明远假借郭沫若之名出版《新潮》诗集。此后,本报一直关注此事,在第一时间独家报道此案,直至法院作出郭沫若家属胜诉的判决。

        10月16日、10月30日  “每周瞭望”版分两期推出纪念鲁迅逝世60周年专刊,刊有当年为鲁迅抬棂的黄源的文章,及对另两位抬棂人李霁野、萧乾的采访。

        1997年

        1月7日  刊出《光明日报》记者庄建采写的《等待了五年的判决》。本文获第三届全国著作权好新闻三等奖。

        1月8日  “每周瞭望”刊出《岁末初的“马桥事件”》专版。

        5月21日  “书里书外”版刊出本报记者王小琪撰写的《古籍整理出版亟待规范化》,该报道和此前刊发的《薪火相传光不绝,长留双眼看春星——古籍整理人才状况一瞥》一起,反映了我国古籍整理领域所面临的严峻现实:一方面是大量纸脆虫蚀的濒危古籍亟待抢救,另一方面是老一辈专家相继故去、人才严重匮乏;一方面是大量资金重复投入到文史类、普及性项目上去,另一方面是许多填补空白的科技类、学术性项目没钱上马。

        9月17日  《科技视野》专刊创设。在其存在的8年多时间内,专刊以对科普图书和科学文化的报道为特色,尤其高扬科学文化大旗,发起或参与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反伪科学、科学精神、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环境保护、反思现代化等热点话题的讨论,呼应和推动了世纪之交前后的科普热和科学文化热。

        10月8日  《国际文化》专刊创办,每期四版,以国际视野关注环球人文之大事件,兼具广泛与深刻向专业化方向拓展。

        1998年

        1月21日  《文史天地》专刊创办,每期四版,专注报道文史学界近况和相关文史书籍的出版。

        1月21日  《时代文学》专刊创办。该专刊陆续刊发了《中国科学家关注的文学作品》《学者声音:文学研究与出版缺什么》《喜欢什么样的书让孩子们自己说》《青年作家生存状况个案调查》《走笔大学生文学社团》《工人作家:从工厂矿山走来》《农民作家生存状况调查》《文学网站:站起来还是倒下去》等大量有影响的报道和文章。《时代文学》每期有一个专版讨论热点问题,邀请专家和学者对文学发表不同看法,讨论题目每季更换一次。“笔墨官司笔墨打,还是法院打”这一话题引起热烈反响,来稿踊跃,就韩少功《马桥词典》的出版所引发的官司各抒己见。

        3月25日  “每周瞭望”版刊出由祝晓风、张洁宇撰写的长篇报道《一篇书评问世的前后》。中国社科院的院重点出版基金课题《中国人口史》面世后,葛剑雄、曹树基撰写长篇书评发表在1998年第一期的《历史研究》杂志,对此书提出激烈批评。本报围绕此事,就学术规范、学术管理等做了深入探讨。

        4月  国家大剧院工程建筑设计方案的公布令中国表演艺术界欢呼,同时让中国美术界痛心疾首。本报记者赵晋华采写的《画家身后,作品归何处?》一文详细写出了这种反差,以及中国建立国家艺术博物馆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5月6日  本报与电子工业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创办“多媒体时代”专版。8月16日,专版扩展为专刊。

        8月16日  “电脑书城”专版创办。12月2日,专版扩展为专刊。这是全国第一份电脑图书专刊。

        9月16日  本报第一次彩色印刷。

        1998年至2000年  《科技视野》专刊开展“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大讨论,相继发表席泽宗、戈革、李申、郭书春、江晓原、刘兵、田松等学者的文章,使“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和李约瑟问题成为学界热点话题。

        1999年

        1月 6日  本报推出“1998,永远的怀念”,以整版篇幅,刊出1998年去世的著名学者、文化界人士生平及贡献。此栏目中间有断续,至今成为本报年终专刊的品牌内容。

        2月10日  刊出倪乐雄的文章《孟子变成“门修斯”——学术界必须关注的问题》,指出《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立涛译,王铭铭校;三联书店1998年5月版)一书中的一个翻译硬伤。此事成为学界年度话题,“门修斯”则就此成为一个学界典故。

        2000年

        2月  《中外书屋》专刊创办,以专题、人物、事件为核心,范围涉及社科人文等诸多领域。

        6月18日 由超星数字图书馆投资,《中华读书报》资源入股的中华读书网开通。6月18日—8月,中华读书网主办“百位学者谈长江《读书》奖风波”专题讨论。此一讨论,主要是基于对世纪之交中国人文学术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深切关怀,以众说纷纭的“长江《读书》奖”为背景,就学术评价机制、学术奖励机制以及学术规范、学术批评与反批评、学术权力等相关话题展开讨论。一个半月时间,中华读书网发布了近80篇专题讨论文章。葛剑雄、秦晖、朱学勤、汪晖、徐友渔、毛寿平、黄平、雷颐、贺卫方、陈克艰、任东来、曹树基、程念祺、郜元宝、崔之元、王春瑜、谢泳、张曙光、郭齐勇等学术中坚积极参与讨论。

        3月1日  推出纪念“左联”70周年的专版,由祝晓风、侯艺兵采访梅益、伍孟昌、梅志、李之琏、周而复、秦川等当时还健在的“左联”成员,此举保存了一份珍贵的现当代文学史料。

        3月29日  “每周瞭望”版发表孙周兴的文章《实践哲学的悲哀》,针对复旦大学教授张汝伦的专著《历史与实践》提出:该书“并不是张汝伦教授的‘著作’ ,而是一本‘译作’,或者充其量也只能说张汝伦教授‘编译’的”,因而《历史与实践》是“伪书”、张是“文抄公”。该版同时发表了张汝伦的《批评的悲哀》。此事成为学界年度话题。

        4月  王小琪、陈晓梅任本报副总编辑。

        10月20日  本报记者王小琪采写的《走近英雄的文艺战士》获得首都女记协第四届好新闻奖。中宣部《新闻阅评》此前刊发题为《人民日报中华读书报介绍写英雄的文艺战士事迹受欢迎》的文章,对这篇报道给予充分肯定。阅评文章指出:“《中华读书报》(1999年)11月3日以《走近英雄的文艺战士》为题,分别发表了《红岩》作者之一杨益言、《半夜鸡叫》作者高玉宝、《苦菜花》作者冯德英等作家的感想和事迹。当前我国文艺形势总体上是欣欣向荣的,但也出现了什么‘告别革命’,‘躲避崇高’等错误思潮,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日报》、《中华读书报》发表革命文艺战士坚持不改初衷的文章是难能可贵的。这种坚持主旋律、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做法值得提倡。”

        12月  本报与《Newton-科学世界》杂志共同主办的首届“《Newton-科学世界》杯科普图书奖”评选揭晓(刊于12月13日)。获奖图书包括《物理世界奇遇记》、《生物技术世纪》、《方舟在线》等10种。这是民间评选图书奖的较早尝试,尤其作为科普图书领域为数不多的评奖活动,受到好评。

        2001年

        1月  《我的大学》专刊创办, “刊物”专版创办。 

        3月28日  头版头条发表消息《著名学者杨义将获博士学位》,同一天的第5版刊出长篇报道《博导读博士,究竟为哪般?》。

        10月17日  发表本报记者祝晓风、易丹采写的《毛泽东“百花齐放,推陈出新”题词的故事》,披露中国戏曲研究院的成立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题词问世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2002年

        4月3日  本报推出教材专号。

        4月10日  刊出本报记者祝晓风采写的《谁来授权——油画〈开国大典〉著作权之争始末》。本文获第三届全国著作权好新闻二等奖。

        4月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教研服务网与本报合办《教学与研究》专刊。

        9月11日  发表霍金的中国弟子、物理学家吴忠超撰写的长文《霍金的杭州七日》,该文较为详细地记述了霍金当年访问杭州的活动和细节。此后本报还发表了吴忠超的《霍金的北京七日》(2006年7月12日)、《霍金近况》(2009年7月22日)、《剑桥七日——霍金70寿典纪实》(2012年1月18日)等,均为独家报道。

        10月  庄建任本报总编辑。

        2003年

        年初  本报改版,保留“要闻”、“家园”、“瞭望”、“读者看法”等版面和《科技视野》《国际文化》《电脑书城》专刊,新推出《学术双周刊》《教育双周刊》《艺文空间》等专刊。

        1月  本报和北京图书订货会组委会联合举办“专家学者逛书市”活动,李元、汪丁丁、周国平、余中先、止庵、刘华杰、黄集伟、李辉、潘凯雄、邱华栋等10位专家学者走进订货会现场,以专业眼光评点书市、把脉新书。此一活动持续了10年。

        5月28日  推出《非典时刻》专号,从科学、历史、文学、出版物等角度关注非典和传染病的诸多问题,其中有《生命体可否申请专利》、《除魔之战:人类与瘟疫的交锋》等独家文章。

        7月23日  推出《暑期阅读导刊》,四开,12个版,编辑陈香统筹策划,以期为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暑期阅读提供书目参考和阅读建议。该刊发往全国各大书城,读者可免费取阅。

        9月17日  面向海外参展商编辑出版了全彩印刷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英文特刊“Copyright Info”。

        10月15日  本报扩至每期24个版。

        12月24日  推出年终特刊,为读者推荐年度社科、文学、教育、大众科学、少儿等各类图书及国际图书,并对各类图书出版进行观察和总结。

        2004年

        3月1日  由于光明日报报业集团整体搬迁,本报随之由北京市宣武区永安路106号的光明日报社老楼,迁至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的新楼。

        7月7日  《教育双周刊》特约学者孙绍振对2004年高考作文题做深度点评,这是本报首次邀专家点评高考作文题。

        7月21日  头版头条和三版整版联合刊发本报记者吴荷所做的调查报道《“畅销书”盛装蒙骗读者》、《弄虚作假!还热销!谁来管?》(该报道后来获得首都女记协第九届好新闻奖),对书业肆无忌惮地以假作者、假推荐、假排行、假授权等多种手段蒙骗读者的风气予以揭露和痛批,引起业界震动,扣响了打击“伪书”第一枪。此后全国媒体跟进,“打伪风暴”席卷图书市场。2005年2月底,中宣部出版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等先后通过召开“坚决制止虚假图书,营造诚信出版环境”座谈会、发出《倡议书》、组织实施全国范围内的专项检查、下架销毁虚假图书、处罚相关出版单位等措施,重拳出击,彻底煞住这股歪风。本报陆续刊发了《盛世危言:“伪书”猛于虎》(本报记者韩晓东采写)、《煞住伪造引进版图书的歪风》、《伪辞书是“伪书”中的重要品种》、《又一批“伪书”名单公布》等十余篇报道、评论。

        8月11日  推出《中华读书报》创刊十年纪念专号,用16个版的篇幅全面、系统地回顾了本报的历史,本报所关注的社科文学、少儿、科技、财经等文化、出版领域十年间的发展、变化,更对读者的阅读趋向在十年里的走势,学术、书业界这十年的历程有所回顾,既有本报编辑记者原创的综述性文章,也有名家学者的个人回顾,更有广大读者真诚的阅读心得。

        8月25日  推出2004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英文特刊。该特刊全景扫描年内中国出版界风云,传递中国出版信息,并推荐社科、文学、财经、少儿、科技、生活等各领域好书。该特刊不仅加印千份送到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参展外商处,更与贝塔斯曼合作,发往全球各大出版公司,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出版的一扇窗户。

        10月28日  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我国散文随笔方面的最高奖项“郭沫若散文随笔奖”揭晓,本报“家园”副刊编辑王小琪与《人民日报》的徐怀谦、《光明日报》的韩小蕙、《读书》杂志的吴彬等17名编辑一起获得优秀编辑奖。

        2005年

        1月5日  本报由套红印刷改成彩印。

        1月26日  刊发出版家巢峰长文《中国图书出版业的滞胀现象》,文章依据扎实的数据,对1978-2004二十多年来中国出版业作了宏观、综合分析,总结出中国图书出版业“滞涨”的十种表现,剖析其成因,指出出版改革之难点所在。本文与同期配发的原新闻出版署署长宋木文的《出版人两地书》,引发业界广泛关注与讨论。此后本报又陆续刊发了《也谈中国图书出版业的“滞胀”现象》等多篇讨论文章。

        2月16日至8月3日  在曾任译林出版社领导的李景端先生策划下,“开放的翻译家人物谱”和“外国现代派文学流派走廊”两个专栏陆续推出。“人物谱”介绍了施咸荣、董乐山、梅绍武、傅惟慈等十位翻译家的生平、译作出版情况,进而在翻译界提出“开放的翻译家”的说法,“流派走廊”则集中介绍十种外国现代派文学流派或文学现象。

        3月23日  刊出安徒生诞辰200周年特刊——“灵魂飞翔200年”。

        3月23日  头版刊发本报记者方文玉采写的报道《利用古籍受阻 北大学者述说困惑》,讲述了北大学者漆永祥出于学术研究需要,同苏州市图书馆商用善本屡遭拒绝的无奈,因问题的普遍性与多年无解的困境,激起学界广泛共鸣。此后图书馆界与学术界各自发声,几经交锋,使得“苏图事件”成为当年一大文化热点。

        5月25日  刊出“六·一”专号。专号首进数千中小学,并在全国八家大书城赠阅发放。

        7月13日  从这一天起,本报连续10期推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特别策划”,以“我们所阅读的二战”和“日寇炮火下的中华文化厄难”两个专栏为主体,通过广泛的调查采访,重现一代人有关二战的阅读记忆,通过对史料的爬梳整理,还原那段民族振兴已显端倪的重要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文化事业有计划的残暴摧毁的史实。  

        8月24日  本报记者赵晋华采写的《先锋作家:限度何在?》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先锋文学的发展状况和问题。此文获首都女记协第十届好新闻奖。

        8月31日  出版题为《100个问题·100本书》的BIBF特刊,以每人十个问题的方式,采访了十位作家、翻译家、出版人和行业高官,并以四个整版的篇幅介绍2005年的英美新书100种。

        9月14日  头版头条刊出本报记者祝晓风采写的《张爱玲小说佚文〈郁金香〉惊世现世》,独家披露佚文内容及发现过程。

        年底  本报第一次开展“10/100”年度十佳、百佳图书评选。当年十佳图书包括《空山》、《平原》、《束星北档案》、《母亲杨沫》、《话说中国》、《100个理由》、《西方正典》、《权谋》、《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里面的故事》。此后,“10/100”成为了本报每年末的固定节目,且以明确的选书标准(人文性、思想性、独创性、品质、趣味)、成熟的选书程序(每月发布月度推荐榜,年底汇总作为基础书单,年底经评议、票选和终评,产生最后书单),保证了书单的较高水准,受到书界认可。

        1月11日  本报改版,《书评周刊》创办。书评周刊办刊宗旨为“公共立场、独立声音、专业眼光、服务读者”,设有“热点聚焦”、“社科”、“文学”、“童书”等版面,每年评论和介绍图书千余种,尤以学术性书评为特色。

        1月25日  本报记者韩晓东在“瞭望”版推出了《风入松十年》。风入松及其同道,对曾经混沌一片的图书市场进行了细分,探索出专业书店发展的规范和必然模式,并以其倡导和秉行的品位,冲击并刺激传统书业革新,为民营书业赢得公信力与影响力。

        6月21日  刊出陶东风《玄幻文学:时代的犬儒主义》一文,引来大批玄幻写手和拥趸们的口诛笔伐。

        8月23日  正值中俄文化年,本报推出俄苏文学专号。以顾蕴璞、高莽的诗配画开篇,中间有蓝英年、戴骢、刘文飞、迟子建、周大新等翻译家和作家的专稿,此外还以两个整版刊登了“我的俄苏文学情结”征文。专号中,人民文学出版社老编辑张福生和本报合作完成的《我了解的“黄皮书”出版始末》是国内对“黄皮书”的来龙去脉较为全面和准确的讲述,已成为研究“黄皮书”的重要文献。

        8月30日  推出本报与俄罗斯《图书评论报》合作特刊。2006年俄罗斯作为主宾国参与第十三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作为俄罗斯最重要的读书出版类媒体,《图书评论报》拥有上百万的读者。在俄罗斯外交部、俄罗斯驻华使馆新闻中心的协助下,本报和俄罗斯《图书评论报》建立了友好关系。

        8月30日  推出了BIBF专刊“十问”系列,包括十问于尔根·博思、十问王蒙、十问苏叔阳、十问甘阳、十问简·弗里德曼、十问鲁迪克·格鲍尔、十问易中天、十问文宏武、十问吉田富夫、十问阿克肖诺夫等。

        9月始  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本报特别策划了一组专题报道:9月27日《珍贵的长征剪影》和《长征图书出版70年回顾》;10月11日《长征中的红星报》;10月18日《从报道红军长征开始》和《重走长征路 万里见真情》。

        12月20日  本报“10/100”年度图书评选揭晓,十佳图书包括《爱因斯坦在中国》、《八十年代访谈录》、《国史十六讲》、《街头文化》、《如何改变世界》、《山南水北》、《上学记》、《世界美如斯》、《我的名字叫红》、《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 。

        12月27日  年终专刊推出特别策划“2006,谁在说”,针对本年度热点事件,分别约请当事人撰文回顾、申说,计有:因演讲中谈及对一夜情、多边恋等现象看法而身陷“支持一夜情”舆论漩涡的社会学家李银河,“炮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评选的北大教授郑也夫,“韩(寒)白(烨)文坛骂战”中的文学评论家白烨,《八十年代访谈录》作者查建英,“海淀图书价格战”“战事”一方时任第三极书局负责人的李松,“玄幻小说之争”中的文学评论家陶东风等。

        2007年

        1月17日  推出《北京图书订货会20届20人谈》专题,约请于友先、宋木文、艾立民、谭汶、庄建、王久安、黄国荣、王磊、沈建林、郭晓虹、杨德炎、胡守文、扈文建、黄集伟、曲志红、刘国辉、周立伟、陈定方、靳小文、沈文愉等20人撰写文章,纪念北京图书订货会1987―2007走过的20年历程。

        3月7日  推出了《读书在3月8日》专题,约请李银河、查建英、崔卫平、夏晓虹、荒林、毕淑敏、徐坤、陈染、虹影、戴来等女学者、女作家谈读书,并推荐好书。另外专版刊出了《女性学者、作家推荐书目》和《优秀女性主义读物补充推荐》。

        4月11日  《文化双周刊》创刊。该期刊出《于丹现象》专题,深度剖析于丹因讲《论语》而爆红的现象。

        4月  4月23日“世界图书日”前后,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与本报联合推出“书香中华”系列专题报道:4月4日,本报约请王一方撰写《读书遭遇了什么?》,指出当下阅读遭遇“三屏”(手机、电脑、电视)围剿;4月25日,本报第9-20版推出了《世界图书日专刊》,刊发了《世界图书日:给读书个理由》、《媒体可以做什么?》、《图书馆应该做什么?》、《学校可以做什么?》、《家长应该做什么?》等专题文章;在对京津两城的中学生进行广泛采访的同时,本报请江苏丰县顺河一中的司葆华老师协助,在该校初三(二)班进行了有关课外阅读的问卷调查;还分别采访了3位不同年龄段的学者,请他们回顾了自己上大学时的读书情况以及身边的阅读氛围;在对诸暨斯宅村进行村民阅读现状调查时,对该村历史上的尊师重教、诗书传家的传统做了重点记录。

        6月13日  恢复高考30周年,本报头版头条刊发记者舒晋瑜采写的报道《30年高考作文见证时代进步》。第3版还刊发了《三十年高考作文文题》,以及孙绍振的《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曲折历程》、程方平的《高考作文纵横小议》,对于高考作文的分析和探究带给读者启示和思考。

        6月27日  推出“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特刊”,系统回顾了香港回归十年来电影、教育、出版、文学作品等方面的情况,并以集中于本年出版的《香港史》、《香港股史(1841-1997)》、《香港金融业百年》、《香港地产业百年》、《香港的另一面:一个左派摄影师眼中的六七十年代》、《香港电影:金像奖帝后列传》、《香港回归十年志》、《香港全纪录》、《香港十年》等出版物,巧妙串行出走近香港最为便捷的方式。特刊约请7位曾赴港报道回归盛况的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记者,请他们翻寻记忆,用文字和图片带领读者重温那历史性的一刻。

        7月18日  “书评周刊”刊发《放肆的抄袭,悲哀的出版》,揭露某出版社《中国人的精神》和《中国人的精神(贰)》译文抄袭自黄兴涛主持翻译的《辜鸿铭文集》。文章受到出版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抄袭者、出版者向受害人道歉并做了改正工作。本报素以守护学术界、出版界的健康生态为职责,发表了大量批评性书评,此为其中一例。

        7月25日  《哈利·波特》系列的最后一部于7月21日在全球同步上市,本报刊出长文《〈哈利·波特〉批判》,试图在一片狂热的气氛中就该书十年来获得的过高赞誉进行冷静的分析,所涉问题如下:一、《哈利·波特》普及阅读了吗?二、《哈利·波特》是文学经典吗?三、《哈利·波特》是书业救星吗?四、《哈利·波特》完全是自发的奇迹吗?

        9月5日  推出12个整版的全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订货会特刊《大片开演——十大少儿畅销书出版全记录》,集纳被视做少儿畅销书时代开端的标志性的十大经典少儿畅销书。

        12月19日  本报“10/100”年度图书评选揭晓,十佳图书包括《爱与黑暗的故事》、《陈旧人物》、《到黑夜想你没办法》、《定西孤儿院纪事》、《高兴》、《激荡三十年》、《丧家狗》、《我的精神自传》、《星火燎原·未刊稿》(第1~10集)、“《读书》精选(1996-2005)”。

        2008年

        1月30日  刊出《当下学术批评何以如此难》一文,报道了“季广茂粗口”一事,该事件成为当年文化热点事件。

        4月23日  用5个版推出纪念改革开放30年特别策划。特别策划的篇目有:《国人阅读:站在新机遇的关口》、《中国出版卅年六个关键词》、《1978-2008中国出版备忘录》、《30年中国流行阅读史:精神之痒》、《思想阅读30年见证30年思想和社会变迁》、《谁走在谁前边》、《推荐书目与传统经典的命运》。

        5月21日  在汶川大地震全国哀悼日,本报推出“汶川地震特别策划”,约请任继愈、汤一介、宗璞、叶秀山、牟钟鉴、刘梦溪、铁凝、梁晓声、张抗抗等9位学者和作家题词,刊出“九日祭”和“心理抗震”,以资讯和专题等不同形式报道、记录了灾区的点点滴滴和社会各界积极救援,与灾区人民风雨同舟的感人事迹。

        6月  王玮任本报总编辑。

        6月底  本报《书评周刊》百期到来之际,邀请何兆武、徐友渔、余中先、朱正琳、汪家明、谢寿光、止庵、黄集伟等约20位学者、出版人、书评人在京共聚,畅叙阅读之乐,探讨书评之道。与会者的发言刊于7月2日 “书评周刊”百期专刊上。

        12月31日  本报“10/100”年度图书评选揭晓,十佳图书包括《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浪漫主义的根源》、《羌在汉藏之间》、《史家、史学与现代学术》、《他乡之税》、《我仍在苦苦跋涉》、《我是我的神》、《叶圣陶叶至善干校家书(1969-1972)》、《中国改革30年》、《20世纪中国文学史》。 

        2009年

        1月14日  《文化周刊》创刊。

        4月15日  《国际文化》刊出《“用诗歌,他想超越诗歌”——阿多尼斯访谈录》。3月,阿拉伯世界杰出的诗人、思想家阿多尼斯应邀来华访问。本报特邀阿多尼斯首部中文版诗集《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的译者薛庆国教授对阿多尼斯进行了专访。

        5月29日  本报与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少读工委联合推出六一特刊《60年60部》,对建国60年来儿童文学创作成就、波折里程做全面的总结和梳理,推荐60部中国本土经典图书。

        9月9日  推出12个整版的全国少儿图书交易会特刊《百问中国少儿书业》,遍访知名少儿出版人,以100个产业问题,探究少儿出版产品结构、运营机制、管理调配、组织架构、队伍建设、营销布点等,对中国少儿书业的市场时代做了全景总结。

        9月23日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本报推出国庆特刊《60年60书》。“从过去的六十年中,我们选出六十本书,每年一本。我们想用这样一份书单,轻轻掀开历史的一角。这六十个书名,六十张封面,仿佛六十个人名和六十张面孔,分明写着六千种喜悦和沧桑。它唤起我们的记忆,印证着国家的变革与你我的人生。”

        9月30日  “国际文化”创办“东海西海”专栏,邀请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就同一主题进行探讨。专栏名源自钱锺书先生在《谈艺录·序》中对东西方学术文化问题的精辟论述,专栏推出了多个在学界业界有广泛影响力的访谈,如纳瑟、杜维明、卡赞斯坦:《对21世纪人类困境的回应——伊斯兰、儒家和基督教文明的对话》等。

        12月23日  本报“10/100”年度图书评选揭晓,十佳图书包括《1944:松山战役笔记》、《坏世界研究》、《荒野侦探》、《金融的逻辑》、《金山》、《苦难辉煌》、《浦薛凤回忆录》、《为什么要相信达尔文》、《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朱镕基答记者问》。

        2010年

        2月始  刊登有关皇权王权的国学论战系列文章:2月10日方朝晖《怎么看“尊王”、“忠君”和“三纲”》, 3月3日周思源《真正的幽灵在哪里?》、3月10日王也扬《怎么看中国近代的思想进步历程》、3月24日张绪山《如何认识中国的皇权制度》、5月26日方朝晖《走出历史迷雾,重铸中国文化价值》、6月9日金春峰《儒学和王权主义问题》、6月30日赵庆云《走出迷雾,还是制造迷雾》等。

        3月17日  杨振宁在本报发表《关于季承的〈李政道传〉及〈宇称不守恒发现之争论解谜〉》一文。由于涉及备受关注的杨、李之争,该文的发表引人注目。该文对今后的研究者而言无疑将是非常重要的一篇科学史文献。

        4月始  刊登有关中国古代专制的国学论战系列文章:4月14日罗岗《成为一个问题的“专制”》, 5月26日许明龙《“专制”被污名化了吗?》、5月26日黄敏兰《为古代政治制度辩护体现了人文关怀和历史意识吗?》、5月26日侯旭东《从方法看中国古代专制说的论争》、6月16日张绪山《“专制”何以成为问题名词》、6月30日钱茂伟《用“集权”比“专制”更好》等。

        9月8日  推出全国少儿图书交易会特刊《2010年中国少儿出版市场普查》,寻求少儿出版转型升级之道。

        12月8日  独家报道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当初出于公益目的、补贴支持冰心奖评奖工作,而且“隐身”20年的新闻,让一段出版界佳话浮出水面。

        12月29日  本报“10/100”年度图书评选揭晓,十佳图书为《“城”长的烦恼 》、《阿勒泰的角落》、《八〇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沉浮与枯荣》、《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大地雅歌》、《解读延安》、《巨流河》、《针尖上的天使》。

        2011年

        6月—7月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6月29日、7月6日、7月13日接连三期报纸(每期三个版)推出建党90周年专刊,其中包括《莫斯科档案〈李大钊同志略传〉的背后》、《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被隐没的中共高级特工》等长文,兼顾史料性、可读性与纪念意义。

        9月21日  “瞭望”刊出山东大学《文史哲》主编、学者王学典文章《“红楼梦研究”大批判缘起揭秘》,将半个多世纪前的这期文坛公案再度引入公众视野,进而引发该事件当事人李希凡在本报2012年4月11日发表反驳文章,及之后一系列见诸本报或其他文化媒体的相关文章、采访。

        12月21日  本报“10/100”年度图书评选揭晓,十佳图书包括《1911年中国大革命》、《春尽江南》、《龙骨山》、《陆犯焉识》、《批评官员的尺度》、《维特根斯坦》、《寻路中国》、《宅兹中国》、《这些人,那些事》、《中国为什么要改革》。

        2012年

        2月8日、2月22日  “国际文化”刊出戴锦华、王炎撰写的《再现:历史与记忆——电影中的历史书写与呈现》获《新华文摘》等多家权威媒体转载,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反响与讨论。

        4月23日  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谐家庭公益基金、家庭期刊集团主办,本报协办的“中国家庭理想藏书”评选活动启动。本报组织完成初评工作,提出初评书单,最终经王余光、陈平原、余中先、吴国盛、李银河等10位专家投票产生了“中国家庭理想藏书推荐图书100种”、“中国家庭理想藏书中国当代文学推荐图书20种”、“延伸阅读书目500种”。评选活动的成果后结集成书,由三联书店于2013年8月出版。

        5月30日  第22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举办之际,受新闻出版总署委托,本报承办的首届“书博会十大读书人物”评选揭晓,四川省富顺县兜山镇农民科学家陈炳金、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聂村小学教师段晋保、南京大学2007级学生刘白光、甘肃兰州“绿云书庵”主人刘易、宁夏永宁县胜利乡陆坊村农民陆梦蝶、浙江杭州余杭区仁和街道云会村退休教师庞汝勋、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欧吐拉昆孜村村民肉孜买买提·卡德尔、海南省安定县定城镇山椒社区多校村“知海书屋”创办人孙衍吾、广东深圳后海小学校长袁晓峰、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乘风街道东湖第五社区“四点钟学校”创办人赵振钧当选。6月1日,本报在青海银川书博会现场举办首届“书博会十大读书人物”颁奖典礼,成为书博会一大品牌活动。

        11月21日 刊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王成志《胡适“文凭”悬案水落石出——再说适之先生纽约州立大学荣誉博士学位问题》,本文与作者10月24日刊于本报的《胡适“文凭”也造假?——适之先生荣誉博士学位考》一道,破解了一桩困扰学界半个世纪的悬案——胡适1942年究竟有无获授纽约州立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可谓贡献殊大。

        12月26日  本报“10/100”年度图书评选揭晓,十佳图书包括《2666》、《剑拔弩张的盟友》、《可操作的民主》、《梦话录》、《那么远 那么近》、《生命册》、《我不是潘金莲》、《在新疆》、《政治秩序的起源》、《主流》。

        2013年

        3月25日  由清华大学和本报合办的“清风雅集”书评活动第一次举行。活动旨在倡导健康、积极、理性的学术批判和争鸣,推动科学的学术评价,为学术创新营造良好环境。每次活动遴选一本高水平、有影响力的人文社科学术著作,邀约专家撰写评论,并组织学术沙龙进行讨论。从创办到2014年上半年,共就《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邓小平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超常增长》、《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现代世界的诞生》等6本书进行了研讨。

        4月17日  本报承办的第二届“书博会十大读书人物”评选揭晓,中山大学退休教授黄起鹏、湖北随州农民甘相伟、厦门女孩汤玲玲、辽宁农民赵凯、北京市民李珍刘力群夫妇、服务于新疆的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李延兵、湖北浠水农家书屋管理员汪新民、广东深圳外来务工人员刘永、上海市民邱平卫、北京纸老虎文化集团董事长曹章武当选。4月19日,在海南海口书博会现场举办第二届“书博会十大读书人物”颁奖典礼。

        8月7日  头版头条特别策划了“百位翻译家联名声援马爱农”,全国多家主流媒体转载或跟进报道此事。

        8月21日  推出2013全国少儿图书交易会特刊——《百问少儿出版黄金时代》。本报广泛采访少儿出版人、营销人、名编辑、书店老总及代表、海外出版专家和阅读推广人近50人,探究怎样的政策环境、消费需求、作品内容和营销方式、渠道的拓展成就了少儿书业的黄金十年,此黄金期是否可延续。

        10月16日  推出2013全国大学出版社订货会特刊——《大学出版道路》。

        12月4日、12月11日  连续两期推出党史专家王海光长文《林彪“九·一三事件”谜团解析》,对近年围绕林彪“九·一三事件”一些虽乏实据但有市场的代表性的所谓“谜团”言论,一一拆析,文章发表后社会反响强烈。

        12月25日  本报“10/100”年度图书评选揭晓,十佳图书包括《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黄雀记》、《艾丽丝·门罗作品集》、《靖海澄疆》、《邓小平时代》《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繁花》 、《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1969~1972)》、《故国人民有所思》、《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

        2014年

        2月26日  为纪念创刊20周年,本报开始面向全国作者、读者及报社曾经工作过的人员发起 “我与读书报征文”活动,第一篇是创刊人梁刚建撰写的《中华读书报创刊那些事》。每周至少一篇,在《家园》副刊版头条位置,截止目前已刊登了梁刚建、陈平原、肖复兴、王泉根、谢泳、周思源、韩石山、于青、呼延华等人的回忆文章。

        6月4日 本报推出“六·一”特刊“名家的童年阅读”,遍访数十位学者、作家、儿童文学名家,谈及自己的童年阅读,对当下少年儿童阅读的看法,及对少年儿童的阅读推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