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6月18日 星期三

    谁之错?

    郑磊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6月18日   12 版)
    《摩根女投行家》,皮埃尔·约瓦诺维克/著,郑磊、范桂冠/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5月第一版,59.00元

        市场原教旨主义的监管政策必须避免,在审慎中向前推进,充分鼓励和规范金融创新实践,才能适应这一金融泛化的大趋势和大潮流。

        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已经过去6个年头了。如今,危机的始作俑者——美国的经济似乎已经走出谷底,而罪魁祸首华尔街,不仅安然无恙,反而过得红红火火、更加滋润了。作为引发次贷危机的导火索——花样繁多、结构无比复杂的信用衍生品,信用违约掉期其实处于最低、最基础的层面。一切都是在其上的创新和发展,它是所有信用衍生品的核心或者原理层级的概念。用工具杀人者往往并非这个工具的发明者。而因为某些信用衍生品出了事,就一股脑儿地将责任推给信用违约掉期,显然并不客观也不公平。

        《摩根女投行家》作者的立足点是将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于信用违约掉期,并追责那些应用这一概念的人,作为投行从业人员,我对此持不同看法。信用违约掉期只是一个基于模型的金融工具,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当然,对于这个模型的运用,即对贷出款项进行的一种保险,以防借款者出现违约情况,有较强的限制条件,不能肆意扩大使用范围,甚至恶意利用它将自己的损失转嫁给他人。现在我们看到的问题正是出在应用环节。所谓橘生淮北为枳,但橘有何罪?

        但是,我能够理解作者在写作时的愤怒,因为类似危机之前在信孚银行身上就发生过了。但并没有人从中吸取教训,无论本书主角布莉斯·马斯特斯,还是更高级的银行家,乃至美联储和监管机构,都没有因此而警醒。而是任由华尔街的贪婪借助这一工具不断衍生为巨大的恶性肿瘤,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等到了结算一切的时刻,全球每个人都要为此埋单。试问作为普通民众和纳税人,何罪之有?

        有的金融创新确实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当然,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媒介和润滑剂,有其毋庸置疑的贡献和必不可缺的地位。但是金融加上高科技手段,产生的威力实在非人力所能预测和控制。关键在于划定制度边界和强化预防控制,而不应因噎废食,责难甚至打杀创新。创新无止境,贪婪有止境吗?前者来自于人,而后者是人性中最无可回避的基因。我们应该尊敬那些金融和数学天才,包括布莉斯·马斯特斯这样的开拓者,他们都是难得一见的人才,不是什么巫师鬼怪。

        次贷危机的爆发,也不幸地阻碍了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特别是资产证券化深受影响,不得不中断尝试。作为后发者,我们也旁观了欧美金融先进国家走过的弯路和坎坷境遇。但是无论资产证券化还是信用违约掉期,它们本身都是非常有益的工具,我们不应将其扼杀。这些处于很基层的创新,应该得到更为充分和适当地运用,以提升中国的金融市场化水平。

        我们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是:鼓励创新,但要加强监管,为创新划定边界。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相当庞大,而其实质还算不上是创新,比如同业之间种种资金借助通道的腾挪,已经被利用到了极致。这种中国化的低水平金融深化,并不值得鼓励。虽然,对于影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整体基调是正面的,但应充分注意发展方向。缺乏创新的制度套利,其本身就是恶性肿瘤。制度永远不会是完美无缺的,特别是在金融改革和开放的进程中,情况更是如此。制度套利和监管,本身就是博弈的一双对手,让其良性互动才是正途。金融深化和改革开放,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但是,即便中国不这样做,在全球化的今天,仍不免会深陷其中。这说明问题不在于前进,停滞是不可能的。市场原教旨主义的监管政策必须避免,在审慎中向前推进,充分鼓励和规范金融创新实践,才能适应这一金融泛化的大趋势和大潮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