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研一体,学术立社,此则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具有出版资质的国家级课程教材研究单位坚守60多年之信念。2010年12月,人教社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终获批准(课题批号:10&ZD095),数百名编辑人员与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学者共预其事。廓清百年教科书发展之轨迹,探寻近代以来吾国中小学课程、教材演变之规律,功在当下,利泽久远。
小学社会似乎是门不太为世人了解的课程。其实,早在北洋政府公布“壬戌学制”之后不久的1923年6月,在《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中就已设置小学社会科课程。同年,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就分别出版了《新学制社会教科书》和《新小学教科书社会课本》。之后,这门课程历经多次分分合合,分则为小学历史、小学地理和公民,合则为小学社会,有关这门课程的教科书版本也非常多。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受苏联分科课程体系影响,我国小学不再开设综合的社会课,而以分科的小学历史、地理为主。
1986年,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为了配合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推进九年义务教育,我国进行了第一轮课程教材改革。同年12月,国家教委颁布《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计划(试行)》,确定在小学阶段开设新课程小学社会课。次年,小学社会教学大纲有关研制人员赴日本考察。他们在日本小学听课、与小学社会科教师座谈、研究日本小学社会大纲及教科书的特点和编写方式。可以说,日本的小学社会较深地影响着我国小学社会课诞生与发展。
1988年,国家颁布《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其中明确指出开设社会课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周围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作为一门新开设的课程,社会课起始年级从“五四”制的三年级或“六三”制的四年级开始,每周2课时。小学开设社会课之后,原来的小学历史和小学地理就不再开设。
关于为什么要在小学取消历史和地理课、开设社会课,当时的小学社会教科书审查委员吴履平曾著文认为:一是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对小学生的要求,也就是让学生初步懂得社会生活常识,了解自己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与义务;在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中更好地实现个体的社会化。二是适当减少课程门类,向课程综合化发展。这是基于对国外课程设置的考察结果。日本小学原来设社会和自然,在20世纪80年代中,又在酝酿将小学低年级的社会和自然合并为更加综合的生活课。泰国小学也将课程分为更加综合的“工具学科”(泰语和数学)和三个综合领域。以吴履平为代表的我国课程研制者认为,在小学开设综合的社会课,不仅能使课程内容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还有利于避免知识的重复,减轻学生负担。
在第一轮课程改革期间,我国教科书经历了由国定制向审定制的转化。在教科书一纲多本、多样化政策的鼓舞下,依据国家颁布的《小学社会教学大纲》初审稿和试用稿,多家出版社编写出版了自己的小学社会教科书。据统计,先后通过国家教委或各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并在一定区域内实验和试用的小学社会教科书约计十余套。其中,人教版送审通过了五年制和六年制两套小学社会。因其使用面最广,相比其他版本有着不言而喻的影响力。
由于历史时代的不同,社会发展状况的差异,人教版小学社会的编写,更多继承了新中国成立后分科的小学地理和小学历史教科书的优良传统,并根据社会课程的特点,做出了自己积极的探索、尝试与创新。比如,历史部分,延续以往小学历史教科书的做法,在内容上,选择常识性、有代表性、有时代特征的基础知识;注意与中学历史教材的分工。地理部分,教材编写遵循由近及远的原则;精选教学内容、不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注意选取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实际用处的、最基本的地理常识;继承详中略外的传统,重点介绍中国地理……这些做法都是对以往小学地理教科书的继承和延续。
相比对以往小学历史、地理课本的继承与保留,人教版小学社会更多的是发展、创新与突破。
1.综合性方面的探索与尝试。在内容处理上,相对以往小学历史、地理学科性强的特点,小学社会将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了融合、渗透和重组,以综合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比较典型的课有第三册第三单元第四课“世界上最早最长的人工河”。这一课通过“中华民族的骄傲”“隋朝大运河”和“京杭运河的功绩”这三块内容,以及“读一读 京杭运河立新功”,将京杭运河的历史、发展与演变,与其空间分布、横向联系进行整合。借助时间坐标与空间坐标,将与京杭运河这一社会事物有关的历史常识、地理常识和社会生活常识整合为一体。这种融合史地及生活的综合叙事方式,是以往教科书中鲜有见过的,对后来的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编写也有较大影响。
2.教材的情境性和浓厚的生活味道。通过情境对话、情境问题的选用,让教科书内容生动、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也是小学社会教科书的创新之一。比如,在第一册第5课“自我保护”中,教科书在呈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若干与学生生活密切关联的具体权益后,提供一组关于家庭暴力、辍学、陌生人欺诈等问题情境,以提问-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复杂的一面,学习运用法律武器来进行自我保护——这既体现了新型的小学社会课程的要求,也是人教版小学社会教科书的一大突破。同样,在“活动课 家庭救护”里,分别呈现烫伤、扭伤、中暑等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讨论,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救护常识。
3.高度重视课程的活动性。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活动课理论与实践大行其道的时代。受活动课程思潮的影响,在人教版小学社会教科书里,不仅设计有专门以“活动课”命名的课,还在许多课文里设计“活动”栏目,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动脑、动手、动口。活动的类型多样,有说一说、做一做、读一读、参观、调查、课堂研讨等。诸如“调查家乡的科学文化名人”这样的活动设计,在后来不同版本的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中都得到延用。
4.编写手法上的创新。即使是延用以往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内容,在小学社会教科书中,也有让人耳目一新之处。比如,同样是介绍秦始皇,虽然从内容上都介绍了秦始皇统一全国、统一文字、度量衡和钱币以及修建万里长城等丰功伟绩,但在写法上有很大不同。在小学历史里,采用的是平铺直叙式的写法,从商鞅变法写到秦灭六国,然后才介绍秦始皇其人其事。而在小学社会里,在“秦始皇统一中国”标题下,通过提问“你看到过下页这幅照片吗?这就是被称为‘世界奇迹’的秦兵马俑。”引起学生的兴趣。之后,通过“读一读”栏目,介绍了1974年陕西临潼的考古新发现。然后,再介绍秦始皇其人其事。这样的处理,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现代考古发现结合起来,实现了古今结合。其间,还设计“读一读”“说一说”等栏目,实现教科书与学生的互动。此外,该小学社会教科书还选用了秦始皇彩色画像和秦统一前后的文字、钱币、度量衡等多幅插图,使历史以更加形象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
对于经典的区域地理知识,编者突破固有的比较呆板的叙写方式,采用区域小主人公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区域特征。例如,教科书第五册分别通过虎森(东北林海雪原)、孟芳(华北平原)、水生(江南水乡)等小主人公家庭所在地区的环境和他们各自的生活,讲出不同环境中人们的生活,这种编写方式让课文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5.版式设计上的突破。在体例上,小学社会教科书每课正文部分增加标题框,用色块区分正文与活动栏目等,使课文显得更加短小,更易于学生理解和阅读。而教科书将地图与景观照片相结合,地图与儿童画相结合,更是人教版小学社会教科书图像系统的一大创新。如前所述,为配合对我国区域地理的介绍,教科书特别在文前插页设计了一幅中国轮廓图,从不同区域中各选一个点,与该地区的小主人公画像(虎森、孟芳、水生等)连接起来。通过小主持人所在区域及其服饰特点的呈现,使学生对我国不同区域人们的生活产生生动、形象、直观的认识。
又如,讲欧洲西部闻名世界的大城市,小学社会教科书设计了一张欧洲西部各大城市与其景观照片或代表性标志的照片相结合的图像。
2001年,我国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2002年9月,新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正式取代原有的小学社会课,在国家级实验区开课;以人教版为代表的小学社会教科书开始逐年退出。
这些年,取代了小学社会课的品德与社会课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鲜为人知的小学社会教科书更加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当人们在感叹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具有综合性、活动性、生活性、开放性等特质时,我们也许应该了解,许多版本的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主编、副主编都曾是各省市小学社会课教研员,而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很多编写者也来自小学教学一线,以人教版为代表的小学社会教科书对他们教材的编写无疑有很多有益的启发与借鉴。
(本文作者供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综合文科编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