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舒晋瑜)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没有料到,自己在微博上的几句“牢骚”引起轩然大波。
事情缘自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参评名单的公布。湖北诗人柳忠秧不但名列其中,且属“全票通过”。方方为此感到不满,并在微博发文:“听同事说,我省一诗人在鲁迅文学奖由省作协向中国作协参评推荐时,以全票通过。我很生气。此人诗写得差,推荐前就到处活动。这样的人理应抵制……”
诗人是否在“四处活动”?方方27日晚接受读书报采访时说:“四处活动一说,一点不假。说情电话也打到了我这里。请客吃饭的事也有。这也不是秘密。我个人很烦这样的事。”她说,每逢评奖,都有人到处活动,这已经成了某种自然而然的事。以致误导许多年轻作家觉得不活动便评不上奖。
还有,得奖还不仅仅是造成坏影响问题、风气问题以及大家所认为的名利问题。方方说,更现实的问题是:政府对奖项介入太深,给获奖者的好处太多。政府可能是好意,但却激起无数人不顾一切地角逐。一旦得了全国奖,无论文化程度、是否真有好作品、是否有好的人品等等都可以忽略,只要有国家奖,他可以理直气壮要到他所能要的所有好处。
“我相信鲁迅文学奖的评委是有水平的评委。不至于为这样的作品投票。”方方说。但对这样为奖项到处活动的人,阻击一下,也是必须。
27日晚,本报收到柳忠秧发来的“郑重声明”,声明中称“说我的古体诗在湖北省作协参评中拉关系,很抱歉……我的古体诗压根儿没在湖北省作协初评,而是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报上去的……古诗集压根儿不在湖北省作协参评,怎么说我的诗集《楚歌》是拉关系拉出来的呢?”
各种文学奖项的争议之声,于文学奖的评选而言各有利弊。公众关注文学、关注文学奖,对于评奖监督及维护奖项公正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