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5月28日 星期三

    图书编辑:在走向数字出版的路上

    祝玲凤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5月28日   08 版)

        近年来,伴随着数字出版的一路高歌猛进,传统出版的空间日渐萎缩,产业面临着大洗牌、大转型。在这种情势下,作为传统出版中的重要角色——图书编辑面临转型,这是新的出版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传统图书编辑将如何转型?未来的编辑在数字出版中扮演何种角色,如何定位?新的出版工作会对编辑的理念及工作方式等提出哪些具体要求?这些都是当前编辑出版工作者所要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数字出版:出版方式的巨变

        传统出版,主要特点是以纸质等传统媒体为载体,内容载体、出版方式等都显得单一。它的过程,包括图书的选题策划、编辑加工、设计制作、印刷、市场发行等一整套程序。编辑占有无可替代的主导地位。

        数字出版,则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点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可以说,它的全套过程,都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存储技术、显示技术等全套数字化技术的基础上。数字技术是其中的关键要素。数字产品必须通过数字技术,将相关的数字化信息内容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它是数字内容与数字技术的完善结合。

        数字技术的运用,把出版变成了全套数字化的系统工程,出版的视野得到无限的拓展。它对传统编辑的影响,就是使编辑在原有出版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和职能发生改变。传统编辑所承担的出版内容策划、编辑工作,在数字出版中只是被作为全部数字化的一部分而融入其中,不再具有单一性,编辑的独立地位也不复存在。因此,编辑要转型进入新的数字出版领域工作,必须对自我职业定位、职业技能方向等重新进行调整。

        数字出版以数字技术为主导,但光有数字技术还是不够的。它必须要与数字信息内容相结合,才算是数字出版;而且它的全程出版活动,也还必须要由人来策划、主导并操控。人与技术只有在数字出版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相互结合,将数字信息内容以所需要的方式呈现,才有可能完成一件具体的数字出版产品。

        数字出版中的这个“人”,有可能是数字技术人员,也有可能是网络策划编辑等,但最应该也最有可能的,就是编辑——从传统出版中转型的新型数字编辑。

        传统编辑的转型优势

        从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其间最大的差别,从出版的本质而言,如,两者都必须要以一定的文化内容资源为核心,必须要对内容资源进行整理编辑加工,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进行复制、传播等等,它们又是相通的。因而传统出版向数字化的转型,就有许多可以自然利用的便利因素。这其中最大的便利,就是编辑的自然转型。

        首先,编辑是出版机构中掌握出版核心内容资源的关键人物。“内容为王”,到数字出版时代,虽则数字技术起关键作用,但它的内核,仍是内容。典型如盛大文学公司,依赖其旗下的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等网站多年累积的内容资源,捷足先登,走出了一种数字出版国际化的新模式。而目前国内各出版社是出版内容资源最集中的所在,这也是它们通向数字出版的一张最可靠的“王牌”。这些内容资源,包括其背后的作者资源及所积聚的人脉等,都是由出版社的各位编辑经多年经营累积而来,并以此构成一张庞大的资源网络,从而形成出版社自身独特的品牌资源。

        其次,编辑熟悉传统出版中从选题策划到编辑加工到市场营销等一整套运作程序。进入数字出版,虽然在出版运行模式及技术运用上与传统出版有些不同,但策划、编辑、营销程序大体的方向还是一致的,编辑可以继续充当数字出版选题内容的策划人,与相关的数字技术人员配合,主导或参与数字出版产品的开发、制作与推广。

        再次,编辑还可以利用自身具有的编辑技巧、专业素养等,对数字出版产品的信息筛选、内容方向及内容质量等进行严格的把关。数字出版,虽则以数字技术主导出版全程,产品有全新数字化的呈现技术,但与数字技术相配套的内容才是其产品的核心,而这种内容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字产品的质量。所以传统出版中编辑审读加工的关键环节,在数字出版中仍不可缺少。而且因为数字出版产品的信息内容更丰富,呈现形式更加多样,内容资源来源更复杂,其内容质量的把关就显得犹为重要而复杂,这更要依赖于编辑全面而高超的专业素养和编辑加工技巧。

        数字化时代的新型编辑

        数字出版时代,出版物的内容载体、阅读方式、出版形式、传播方式等都发生明显变化。传统编辑要转型进入新的出版领域,除了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外,还要在职业数字技能、职业角色定位、编辑理念、工作方式等方面有所提升和改变,才能适应新的出版职能需要。

        编辑转型,首先就要对数字出版行业有全局的视野,对数字出版的各种技术有充分的理解力。如前所言,数字出版可能涉及各种高新数字技术,如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存储技术、显示技术等。这些技术对普通编辑而言,不可能全部掌握。但编辑至少应该对数字出版的基本行业情形、数字出版的流程、各种数字技术的基本功能及应用等有一定的职业好奇心,有去了解、熟悉的愿望。对于数字技术,了解并理解它们,才有可能知道如何与内容资源结合运用,并懂得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运用。

        进入数字化时代,新型编辑还要找到自己的职业位置:编辑应当在其中充当什么角色?按美国出版人柯蒂斯所言,是“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既精通书籍制作、行销、谈判、促销、广告、新闻发布、会计、销售、心理学、政治、外交等等,还必须有绝佳的——编辑技巧”。这样具备了充分的职业素养的编辑,在进入数字出版领域,对数字出版行业的一些运作方式、数字技术要求有基本的了解之后,具有一定的市场敏感度,就可以充当数字产品项目策划人。而普通的文字编辑,则可以协助策划编辑,集中做好数字项目的信息筛选、内容整合及文字编辑工作;还可兼做产品前期的测试及后期的服务。数字化出版需要的是多方面的、复合型的人才,在对进入数字出版有充分的准备之后,传统编辑一样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及兴趣特点,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数字出版编辑,仍要像传统出版一样,秉持这样一种理念:在道德的前提下为市场而编辑。遵守职业道德是任何出版的底线,即使其市场化程度再高。与传统出版相比,数字时代的出版法律道德标准就要显得更为复杂而多样,也更难把握,如商业目的与坚守文化使命感的矛盾,数字信息使用的便利与数字版权的矛盾,著作权人、版权人多方合作条件下的复杂关系,等等。执守的方式,唯有多方学习,充分了解,守住底线,做有道德的出版人。

        数字化出版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的产品具有内容碎片化、多媒体化、多层次性、交互性等特点。这样一种产品的开发制作过程,需要以项目组的运作模式来进行。项目组由数字项目策划人牵头,首先要列出详细的项目策划方案,对内容资源及产品目标等做出最合适的定位,并找到适合它的数字呈现方式,使内容与数字技术相结合,以满足定向读者的需求。经论证可行以后,联系包括内容信息编辑、数字技术相关人员、营销人员等在内的一整套相关开发成员(另还有市场调查员、媒体联系人、网络协调员、数据采集员、产品测试员等,视项目大小与实际需要而定)一起实施。各成员各有分工,包括信息采集、信息筛选、版权联系与谈判、项目测算、项目规划、项目技术应用、对外联络、市场调研、数据采集汇总、媒体宣传与营销等等一系列的工作;工作时由策划人统一调度,多方沟通,各成员之间协同合作。项目组的长处是可以集中最优势的力量,执行力强,目标明确。这样的工作要求,与传统出版中编辑单一的图书策划及文字案头工作具有很大的不同,它需要这种“数字编辑”(姑且暂称)具有“多面手”的特点:在信息采集、筛选时是“挖矿人”,在整合信息时是“魔术师”,在对外与作者、版权方等谈判时是“外交家”,在联系调度各方关系时是“协调员”,在对外市场推广时是“发行员”……只有在对内容信息进行编辑加工时,他才是传统意义上的“编辑”。

        由传统编辑走向数字编辑,并不是简单地“华丽”转身,这其中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它需要编辑放下思想包袱,勇敢面对转型的现实;需要对数字出版行业,对市场有广阔的、全局的视野;需要对数字出版行业的各个具体方面有相当的兴趣和充分的理解;它最需要的还是学习、实践,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以适应数字出版的现实需要。唯有用心地去调整、改变才会进步。然而,有一些本质的东西,如编辑的职业操守、编辑的文化品位、编辑的奉献精神等,这些不会变,也不需要改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