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由复旦大学与兴业全球基金合作的高端文化论坛“复兴论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苏州西园寺菩提书院联合举办“济群法师:处世——财富与人生暨《菩提书院》丛书思享会”公益讲座在上海举行。适值济群法师所著《处世》、《问道》、《觉悟》、《安心》、《云水禅心》五册新书问世,怀着对济群法师的崇敬和对人生正见的渴求,近千名听众冒雨前来聆听讲座,将会堂挤得座无虚席。
以物质财富为导向的当今社会,现代人或因拥有财富而失去幸福、或因追求财富而不择手段、或因赚取财富而做坏心态,鉴于这些不良的生命状态,济群法师从佛法的角度,对如何看待“财富与人生”谈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学会辩证地看待财富。法师援引佛经中一对农夫父子捡拾黄金的典故,阐述了财富的两面性,教会大家从财富的来源与使用方法两个标准来判断手中的钱财是“毒蛇”还是“净财”。他明确指出,唯有来源正当合法,并用于造福社会、改善生活的财富,才是真正的净财。
第二,摆正财富与幸福的关系。法师纠正了现今普遍存在的“财富=幸福”的错误认知,指出唯有少欲知足、拥有清净心的人,才能产生幸福感。他着重说明,物质财富只是幸福的辅助条件,而幸福的根本源于清净无烦恼的心。第三,正确认知利益与道德的关系。法师以《孟子》中孟子与梁惠王“义利之辩”的例子,否定了传统观念中利益与道德对立的二元论,肯定了在道德基础上追求利益的意义。接着,他引用《金刚经》中“法供养”远胜于“财供养”的论述,提出智慧才是最大的财富,唯有依靠智慧改善心态与生命品质,才是究竟的利益,其价值远远超过物质财富。
第四,明了财富对于人生的价值。法师首先从佛法的角度,剖析了世间所谓的“成功”的内伤,指出以成就自我的重要感、优越感、主宰欲为目标的所谓“成功”,其实是引发不良情绪的引擎。而真正衡量一个人的成功和意义的标准只有两点,即生命品质的提升和造福社会的能力。
第五,从佛教的角度学习如法获取财富之道。法师倡导大众在明了命运由业力决定的前提下,多种恩田、敬田、悲田,多做善事,广结善缘,凭借技能生财有道,并遵循八正道中的“正命”,如法求财。
第六,合理支配财富。法师提出,赚钱需要福报,而用钱更需要智慧。因为财富为五家所有,水灾、火灾、盗匪、恶王和不肖子孙,随时随地会让物质财富付之东流,所以佛陀在经典中为人们开示了合理的用钱规划,即“财富的四分法”,建议可以将财富分别用于家庭开支、投资增值、储蓄保险、慈善事业。
第七,将追求目标从物质财富转向精神财富。法师点明了因过度执著物质财富造成的无穷烦恼,提醒大家要认识内在佛性,解除不良心理,开发良性潜力,给自己创造源源不断的幸福和快乐,也给社会带来源源不断的良善和正能量。因为,你是什么比你拥有什么更重要!
济群法师是当代著名高僧,现任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并受聘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宗教研究所高级顾问、客座教授,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法师教学之余积极致力于佛法弘扬,时常应邀于高等院校及信众团体演讲,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港台及欧洲、澳洲等地。顺应当今社会的佛法需求,济群法师继承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提出“佛法让人生更智慧”的理念,结合目前社会现状,为大众传授正法。这套“菩提书院”书系正是从济群法师历年的公开演讲、所著文章、精彩开示中精选出五大主题结集而成的。
著名学者周国平这样评价济群法师:“在佛门中,他是——用他自己的话说——一个自由主义者,超脱具体佛事,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在人世间,他却又是——用我的话说——一个理想主义者,然而是关注现实、惦念众生的理想主义者,孜孜不倦地传播人生的真理。他善于用日常的话语说透精妙的佛理,有拨云见日之效。在今天的时代,他的声音值得每一个被欲念和烦恼所困的人倾听。”希望更多“被欲念和烦恼所困的人”能从济群法师的智慧说法中受益,走上觉醒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