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4月16日 星期三

    继承弘扬中华文化

    陈来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4月16日   13 版)

        习近平同志2013年8月以来的系列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其中一个重点是关于中华文化与中华美德的传承与弘扬。在这些讲话中,他站在新的文化高度,以宏大的历史眼界,辩证地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运用于对中华文化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论述。讲话深刻肯定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对民族生存、发展、壮大的作用,肯定了中华优秀文化含有超越时代和地域的普遍性价值,明确指出中华文化的发展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讲话内容丰富,把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吸收了学术界有关传统文化研究的成果,也充分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对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党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作了重要推进和深化。作为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以下谈几点个人的理解和体会。

        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

        在讲话中,首先集中论述了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关系,通过对“讲清楚”的要求强调了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即中华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丰厚滋养,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实力。与以前重在讲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为民族发展提供精神力量不同,习近平更强调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的关键性作用,表现了强烈的文化意识,使得民族文化问题被大大地突出出来。由于讲话不只是要论述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历史关系,而且要落实于今天的现实,所以他同时指出,中华文化就是我们在当今世界的比较优势和软实力所在,是我们在动荡世界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并进而提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为条件,从而确立了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在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我以为,讲话对中华文化的高度强调还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不仅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基础的是要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文化

        更具有直接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是,讲话明确阐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文化的关系,同时也就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因为,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就是如何确立中华民族的立场、认识中华文化的意义。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中,开始尝试回答中华文化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互关系,如提出中华文化是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中华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等。讲话对此作了新的发展,按照讲话的精神,中华文化不仅是精神家园的支撑、先进文化的基础,在根本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植根在中华文化之中,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把中华优秀文化作为自己的深厚历史渊源。这些思想力图理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以中华文化为基础,强调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和中华文化紧密结合,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确立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基础地位。这些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对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方向性指导意义。

        中国梦与中华价值观

        按照习近平的讲话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简单地追求强国富民,而且是中华文化的繁荣复兴,内在地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因此中国梦的实现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价值理念追求仁爱、正义、大同等理想的实现,这就指出了中国梦的文化和价值内涵,把中国梦的意涵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就价值而言,中华文化的重要性,直接体现在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解的问题上,其关键是要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与中华美德体系的关系。按照讲话的提法,中华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根本、精神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提炼必须以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为基础、源泉和立足点。在这一点上,讲话提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也就是以这六条为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中华文化基本价值相对接,前者以后者为根基,使中华价值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根源。讲话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中华文化基本价值联结起来,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讲话不仅强调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也强调中华优秀文化必须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使中华文化在传承转化中得到发展,表现了鲜明的古为今用的时代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中华美德体系

        习近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道德规范、树立崇高道德理想,教育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可见,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核心价值的主战场。这是其系列讲话的基调之一。讲话强调,中华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要善于传承中华文化的道德美德,要使每个人成为传承中华美德的主体,促进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应当说,中华美德和道德建设是讲话所关注的核心和重点。按我的理解,其中的关键是要解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传承中华美德体系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对象化实践主要有两个领域,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在道德建设上,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落实在每个人身上,体现其道德的功能,就必须以中华美德的传承实践为基础、为根本。核心价值与传统美德必须两手一起抓,一方面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一方面要注重中华美德的传承。只有这样,“讲道德、守道德”才能落到实处,而不能孤立地去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道德实践。在道德建设的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践行需要以中华美德体系的传承与实践为立足点、为条件,离开中华美德的传承实践去孤立讲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的践行,就不能体现讲话的要求和精神,不能充分实现道德建设的功能。因此,必须以讲话的精神宣传核心价值,要通过贯彻讲话精神来整体思考核心价值的宣传与施行。在这个问题上须要转变认识,把对核心价值建设与中华美德关系的认识统一到讲话的精神上来。2013年11月下旬习近平同志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到访曲阜和孔府,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的第一次,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选择曲阜发表有关中华文化和孔子儒学的讲话,明确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和儒家文化的优秀传统,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文化与价值引领方面所作的重大宣示,其意义绝不可低估。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主政者往往通过宣示对孔子的尊崇来引领风尚,改善风俗。习近平同志扬弃了古代对孔子的尊崇形式,而明确指出孔子及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儒家传世的至理名言,经过二千多年的历史检验,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在这一点上习近平的山东曲阜之行作为对传统政治文化的一种传承转化,标志着执政党政治文化的一个重大突破,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