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重疾险,就不能不提这个人。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他在华人地区近百个城市,做了149场关于重疾险的演讲,场均近千人。演讲的主题只有一个——“重疾险”。
他,就是被香港文汇报誉为“中国重疾险之父”的丁云生。2013年5月丁云生著《重疾不重》面世,成为业内第一本关于重大疾病保险销售的工具书。不仅有学术泰斗郝演苏和王绪瑾教授以及圈中诸多良师益友们作序,更有十名保险精算师及多名蜚声京城的肿瘤和心脑血管重疾专家联袂推荐。甫一上市,即让数以万计的代理人受益,惠及无数家庭。
之前,丁云生就职于一家京城著名医院任心外科医生,曾参与上千台心脏外科手术,他怎么会想到弃医并从一名普通的保险营销员从头来过呢?当初感召丁云生的正是那句著名的话“绝大多数500强企业的总裁都是销售出身”!
八年的代理人生涯,丁云生做的风生水起,曾创下连续100天每天一张重疾险的记录,发明了重疾险销售工具“财富人生图”,团队和个人的业绩均拿过全国第一,有近两百人的团队。在保险界外勤队伍中,这样的业绩算是上岸了!但随后,他又放弃既有的业务及团队基础,转而专司健康险,再度让身边人瞠目!之前的代理生涯,让丁云生有机会去各家保险公司分享销售重疾险的体会,甚至能参与到某些保险公司总部关于健康险产品的设计及推广工作。他慢慢觉得,貌似重疾险产品可以设计得让代理人好卖一些,客户购买起来也可以更痛快,让更多的人可以更早更快更多的拥有重疾险,自己在这方面或许具备比别人更多的复合优势。于是他头也不回地加盟沪上一家外商独资保险巨头,负责中国内地健康险业务的发展。随着两年多的历练,了解和熟悉了保险公司后台有关产品设计、再保险、精算、核保、理赔等一系列业务的丁云生试着开发了一些新型健康险产品。
在外资保险业打拼数年、拥有了一众充沛经验后,2013年丁云生在北京CBD成立了FACI公司,英文全拼是Face Critical Illness,中文意为“直面重疾”。公司专注于重疾险的咨询服务,重大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及相关器械和药品等相关服务。2013年他在华人地区进行了149场重疾险演讲,与超过10万名业务伙伴直面交流。所行足迹覆盖北上广深,也曾北至齐齐哈尔、南至马来西亚,受众包括保险公司的营销员、代理公司的代理人、银行的理财师,以及电话营销的年轻小伙伴,当然还有众多保险公司和银行。丁云生普及的不仅是重疾险如何销售,而是包括重疾的预防、早诊、规范治疗和康复,以及财务安排等一套完整的重疾预案。这将是一个现代人每天都必须面对的现实!
在巡讲的路上,丁云生感触最深的是常碰到有当地保险公司的伙伴问:“会不会有时觉得重疾特别容易得,人生从此变得灰暗了无生趣!”每逢此时,丁云生最想告诉他们的是“事实上,自2006年起,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权威机构纷纷改弦易辙,把原来作为“不治之症”的癌症重新定义为可以治疗、控制、甚至治愈的慢性病“。
丁云生喜欢引用一则寓言故事——一个路人裹着棉袄,风和阳光比赛看谁能最先把他的棉袄脱掉。结果风刮得越大,路人只会把
棉袄裹得更紧。而阳光一直给路人温暖和能量,路人不久就觉得热了,自己就把棉袄脱了。我们既是业务人员,同时也是客户,我们都希望家人、亲友、客户最好不要患病,如果万一患病,我们也希望能早期发现,尽早得到规范治疗,治疗时无须担心经济问题,可以安心的看病,用最适合的方法治疗。
“如果我们每一个寿险从业人员能够这样全面的跟客户沟通重大疾病的相关知识,而不再只是单纯的销售‘只有患病才能获得赔付’的重疾险,我想面谈时的气氛或许会不同以往”。这是丁云生写作《重疾不重》这部重疾险销售工具书的初衷。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教授把丁云生比喻为一个“造桥”的人,在他眼中“丁云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经常为患者做心脏搭桥手术的他,突发奇想要造一座架在医学和保险之间的桥。在实现运用医学知识搭建健康保障之桥的过程中,他还率领团队为众多普通民众和企业构建了通过保险方式管理重大疾病的桥梁。他成为健康保险产品设计师,主导健康医疗保险产品设计以及相关再保险业务,甚至主导参与和开发了‘见义勇为保险’和‘牙齿保险’”。
丁云生告诉那些愿意和他一样造“桥”的朋友们,如何通过重大疾病保单帮助民众构筑从健康到达财富之桥。为着这座“桥”,丁云生几乎天天行在路上,2013年4月18日他的微信记录是这样的:
石家庄机场凌晨两点起飞无望,果断拎包下机,打了一辆出租车直奔首都机场。开了半个多钟头,就见的哥一直在那点头,赶紧把老兄拍醒,于是跟他换个位置。庆幸自己曾经在医院值夜班开夜刀身经百战,庆幸自己当年买的是手动档的车。在的哥的鼾声中,我开着石家庄的出租车进了北京的二环路。原来北京的路灯是五点熄的,原来北京早上也有鱼肚儿白,原来我可以离牛街的家几百米而不回,原来首都机场的高速五点多也可以堵!T3,希望可以06:50准时起飞,希望可以08:20准时降落沈阳,希望我没有爽约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