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2月26日 星期三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以德为先

    孙兴民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2月26日   23 版)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高校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和崭新的课题。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人民的期盼。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推进,国与国之间在经济和科技上的差距,说到底是人的素质的差距。“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中带有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重要问题,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真正把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王英教授等所著的《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研究与探索》一书,遵循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重大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针对一些学校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重视专业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相对薄弱,素质教育实践可操作性、实效性相对不足等问题和倾向,大力弘扬以“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两种精神”,开展以学“党史、地方史、校史”教育为内容的“三史结合”教育,提出既要培养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又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服务学生和服务社会有机结合”的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建立了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对进一步完善高校职能、丰富素质教育理论、增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实现大学生“个人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机统一等方面有较强意义。

        该书提出既要培养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又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把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重视大学生的专业能力,相对忽视大学生的服务社会能力的倾向,培养的学生既能实现自身价值,也能服务社会进步紧密结合。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讲话中指出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以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为抓手,把第一课堂活动与第二课堂活动结合起来,探索出“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双服务”素质教育新模式,是一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成果。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研究与探索》,王英、陈新亮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31.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