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蒋勋是台湾著名的美术史家,文化散文作家。1972年,他在巴黎留学攻读艺术史,随后在一个旅行社兼职做导游,接待到巴黎旅游的华人——当时是以台湾人为主,偶有香港、新加坡的华人。20世纪70年代,台湾的欧洲旅游才刚刚开始,往往是一团40人左右,30天跑18个国家。
蒋勋回忆说:
这样的旅行团通常在巴黎的时间只有一天,有些景点是一定要去的,例如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凡尔赛宫、蒙马特红磨坊,而且一定要有一张自己与景点标志的合影照片。卢浮宫当然也是一定要去的景点,时间连头带尾一共两小时,指定要看的作品,有蒙娜丽莎的微笑、米洛的维纳斯、胜利女神雕像,所谓的“镇馆三宝”。当时卢浮宫还没有改建,只有一个入口,阴暗陈旧,动线很呆板,因此,看完米洛的维纳斯,要走出希腊馆,上楼梯到二楼,穿过大长廊,为了争取时间,一路用小跑,跑到长廊中段右转的一个小房间,看到人山人海的观众密密麻麻簇拥在“蒙娜丽莎的微笑”面前。(《蒋勋的卢浮宫》)
2009年初,我也是参加旅行团,到欧洲的意大利、梵蒂冈、瑞士、法国做12天游,巴黎的时间有三天,参观卢浮宫的时间是一个上午,而真正待在里面看作品的时间,大约也就两个小时。当时卢浮宫已经改建,有了玻璃金字塔的新建筑,给人明亮、宽敞、富丽的印象。记得“地陪导游”是一个很帅的法国小伙子,中文讲得堪称流畅,他带我们从玻璃金字塔一进入大厅,就指着前方一个角落对大家说:“我们要看的第一个景点,是什么呢?——厕所!请你们先去一下这地方参观吧,然后,再回到这棵树下集合。”
我环顾左右,权衡利弊,决定放弃上厕所的时间,很快在大厅里浏览一过,并按我到各处旅游参观的习惯,在大厅的书店里,买了一本中文版彩图《卢浮宫指南》,记得是20欧元上下。
那时,《蒙娜丽莎》不是在一个小房间里,而是居于一个长方形大厅的中部,越过密密麻麻、层层簇拥的参观者的背脊和后脑勺,踮起脚一瞥之下,感觉《蒙娜丽莎》真迹比我想像的尺度要小,再加上玻璃框的笼罩,实在还没有各种复制的印刷品、电子版的来得清晰。膜拜地远望一下,我就没能再挤上去近距离细细观摩。因为按当时的情形,如果没有近乎蛮横无理的勇气,你是几乎挤不上去的。我就远远地,一边看着那些参观者把自己的头勉强地与小尺寸、并不清晰的《蒙娜丽莎》做合影,一边听馆内的专业讲解员讲解作品。这是一位看起来受过不少巴黎文化熏陶的台湾中年女士,她一路为我们认真地解说,详细讲解着此画创作、收藏、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传奇经历,讲得很专业、很投入,具有艺术工作者的优雅。可惜,游客们大多似乎很忙碌、很匆忙,没有耐心随她进入艺术史的欣赏。
这或许也是应了蒋勋所说的感受:
许多人去卢浮宫,只留下在里面小跑步的经验记忆。不只台湾游客在小跑步,全世界的游客都在小跑步。美国人跑完,日本人跑;日本人跑完,台湾人跑。这几年是韩国人在跑,又加上刚开始的中国大陆人也来小跑步了,人数之多,更为壮观。(同上)
在我的那次“小跑”记忆中,还有以下印象值得补记:《蒙娜丽莎》挤不上去,我就利用别人等待合影的时间,看了旁边几幅巨幅油画,因为画大,占地空间大,可以舒服地自由观看。那些几乎占据一面墙或半面墙的大油画,色彩华美,场面宏大,亭台楼阁繁富,人物形象饱满,站在一幅画前,像是看故事连环画,可以看得很久,可以浮想联翩。如今还记得的画作,只有大卫的《拿破仑加冕图》。
那尊最著名的《米洛的维纳斯》在一楼,是小跑之前先看的,这里围观的人倒还不算多,在立体的展品前,可以立定细细观看,并且围绕一圈,左、右、背后地全方位体会它的美感。到巴黎之前,我们已经去过罗马、佛罗伦萨等地,平生第一次一下子看了许多许多的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石雕艺术品,虽然是外行,但也能体会到那种化坚硬的石材为飘逸的裙纱、柔软的肉质、丰富的表情和生动的肢体的雕塑艺术美。现在面对维纳斯的实物,细看它整体造型、上身肩胸腹的肌肉质感、下身裙纱的皱褶垂感,正与看《蒙娜丽莎》实物的感觉相反,这要比看画册具体真实而有收获多了。另外,居于楼梯口的《胜利女神》雕塑,给人十分震撼的印象。对我而言,它不像上面另二个镇馆之宝那样,以前已经有所耳濡目染,第一次猛然看到这么高大、这么生动的一尊雕像,虽然像维纳斯断臂那样,这位女神也没有了头和臂膀,但依然不失完整的美感:海风吹拂下,女神翼然飞落船首,身上被海浪打湿的衣裙,张开高举的翅膀,给人十分逼真动感的印象,让人几乎忘却这是一尊石头的塑像。
一路疾行,蜻蜓点水,囫囵吞枣,手握一本《卢浮宫指南》,这就是我第一次“小跑”卢浮宫的记忆。
二
2013年10月末,天安门东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地中海文明——卢浮宫馆藏文物精品展”,这是国博和卢浮宫的首次合作,从卢浮宫博物馆藏品中,以“地中海地区的历史文明”为视角,甄选了280件珍贵藏品,运来北京展出。当年春新任卢浮宫博物馆馆长的马丁内兹先生,在这次来北京参加展览开幕式之际,曾对北京观众介绍说,卢浮宫已经成为世界上接待观众最多的博物馆之一,2012年,他们接待了975万人数的参观者,其中70%为外国游客,目前,最大的游客群体是美国人,位于第二位的就是中国游客——“(2012年)有44万中国游客,而且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未来几年中国或将成为卢浮宫内参观人数最多的国家。”
马丁内兹先生还表示,观众是卢浮宫的第一大赞助商,中国观众的增多,说明艺术的魅力,说明卢浮宫现代运营模式的成功。同时,在《新京报》对马丁内兹的采访中,我关注到了以下这段关于“假门票事件”的报道:
9月,“中国游客持有卢浮宫假门票”事件备受关注。据报道,从8月12日起,卢浮宫相继发现数张中国游客持有的假门票,比利时海关8月底还查扣了含有3600张假门票的中国包裹。对此事件,马丁内兹重申,目前警方仍在对该事件进行调查,海关正在捕获造假人员。而在假门票事件中,“首先受害的是中国游客,因为他们被欺骗了,当然我们也会让这些持有假门票的进来参观,只是我们增加招募能说中文的来说明这件事。”与此同时,马丁内兹认为卢浮宫当然也是深受其害,他甚至开玩笑称,“但这是因我们的成功才会遭到伤害。”(2013年10月30日《新京报》)
这么众多的中国游客和观众来到卢浮宫,甚至出现舞弊作假的状况,这或许也是卢浮宫走出国门、主动将展品搬到北京来展出的原因之一吧。不管怎样,借此,我们有了在自己的国家从容观看卢浮宫藏品的机会。
我是在2014年春节初三日去参观这个展览的。展览以时间先后,分别按以下六个部分——(一)地中海世界:自然与文化背景;(二)最初的地中海:早期的交流;(三)统一的地中海:希腊、迦太基和罗马;(四)中世纪的地中海:从十字军东征到收复失地运动;(五)近代的地中海: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六)游历地中海——来呈现地中海文明发展的历史线索。概括地说,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为地中海文明奠定了基础;公元前4世纪以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成为地中海文明的主旋律;公元7世纪,伊斯兰文明勃然兴起,席卷地中海地区;公元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肇兴,为欧洲开启了近代文明之门。这些亚非欧不同民族绚烂辉煌的古代文明,共同谱写了地中海文明的华彩乐章。
以前在卢浮宫看展览也好,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看展览也好,所展示的文物,都是以绘画、雕塑、工艺品等不同材质,或以古埃及文物、伊斯兰艺术品、法国绘画等不同区域为类别,分散收藏和展示的,不用说,这次“地中海文明展”的特点是,就地中海这片蔚蓝的海域,汇合集中展出古往今来不同文明在这里碰撞与交流、融合与发展的历史印迹。280件文物,集中在门对门的两个展厅内展出。这样,虽然不必真正地撒腿小跑,却又可说是另一意义上的“小跑”:地域与时代的跨度,使你必须在历史知识和审美感受上,一路小跑,一路跳跃,用同样约两小时的时间,跑完地中海文明发展历程的几千年之旅!
古埃及木乃伊,希腊神话雕像,罗马大帝雕像,圣母圣婴油画,风景的水粉画……,这些大宗的、大题材的文物和作品,这里暂且不说,只说另一类不太起眼的小物件展品,它们是距今三千年多前的一种奢侈品:脂粉勺和香水瓶。如象牙脂粉勺(埃及,约公元前1100—公元前700年)、饰有哈托尔女神头像的脂粉勺(埃及,公元前1100—公元前700年)、一组游泳的女子伸开双臂手捧浅盆造型的脂粉勺(约公元前700—公元650年,角豆木、骨质、方解石等),饰有狩兔场面的香水瓶(意大利,公元前630年,釉陶)、饰有几何图案的香水瓶(地中海,公元前630年,釉陶),等等。这些脂粉盒、香水瓶,还有香粉瓶,大大小小,造型各异,玲珑剔透,总共不下十多件。虽然我并不知道这些物品的使用者、相关故事或制度,但看来爱美之心,闻香之意,在地中海沿岸古已有之。看着这些东西,不由得令人遥想,早在相当于中国的商周之际,地中海沿岸的贵族们,就拥有了怎样奢华、享乐、精致的生活风尚。
卢浮宫,这个拥有四十多万件藏品的艺术殿堂,每次实时展出的是约占馆藏十分之一的4万件文物。无论你是用两小时、一天、一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想要“全部看完”恐怕都是不可能的。对一般观众而言,不要错过最重要的,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或者再能由此及彼逐渐扩展深入,不失为一种参观“攻略”。哪怕只是几件作品,能够由衷地感受到它的“美”和这美带给自己的愉悦,这就够了。如此说来,“小跑”不仅何伤大雅,还是热情和效率的体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