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1月22日 星期三

    敖然:打响信息消费市场征战

    敖然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1月22日   06 版)

        敖然(中国工信出版集团总经理、电子工业出版社社长)

        信息消费到底能够给我们出版产业带来哪些机会?我们来看两个现象。

        现象一,最初,我们想要的只是信息,比如关于生活服务资讯、国内外市场商机、娱乐八卦新闻、闲暇时光消遣,等等,可是我们捧回了一台台电脑,后来是一部部手机,又加上了一堆平板,结果信息变成了那些硬件的附着物,我们自身变成了那些终端的奴隶。我们得到的除了一些“不明觉厉”的概念,思想界仍然没有超出2000年前的那些先哲,文学上也没有更涌现出更多的大家,最接近上帝的艺术——音乐并没有产生更经典的作品。也许,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我们把产业的顺序本末倒置了。

        现象二,数数近十年来那些响当当的创新和应用:电子商务、博客、RSS、即时通信、微博、Face-book、云计算、大数据、团购、微信、APP,等等,每一个应用都会涌现一批大公司,而且这些公司基本上就是在一夜之间就闻达于世。我们经常说要稳健经营,可是这些互联网企业完全不遵循几百年来的商业规律和财务规则,即使是身处人类知识文明塔尖的出版业的我们,也经常会有一些恐慌,甚至会怀疑自己:我们自己真的落伍了吗?我们是否也要给所处的行业和企业注入互联网基因?

        2013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一个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相信搅动了大家的神经。相比于现有的设备计算能力冗余、信息处理终端泛滥,有效信息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稀缺资源,信息消费产业的主力军恰恰是新闻出版业。信息消费到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机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第一,关于信息消费市场。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其中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4万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如果我们能够在其中分得一杯羹,就能通过信息消费创造出比我们传统出版业要大得多的一个市场。

        第二,关于信息消费产业边界。也许大家会认为,信息消费会给带宽、网络、终端等硬件和软件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或者给互联网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可是并没有任何人给我们限定信息消费产业的边界。我们可以是内容提供商,可以是Sass(即时通讯服务平台)提供商,也可以是系统集成商。到了今天,我们如果还仅仅抱着传统出版不放,固步自封,发展速度和结局基本可以预期。我从来不认为我们出版行业不能变成一个基于互联网应用的企业。

        第三,关于信息消费内容。文件中提到的信息消费内容包括“(十一)丰富信息消费内容。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互动新媒体、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网络艺术品等数字文化内容的消费。”其实人们需要的只是信息,而不是那些硬件终端。我不知道没有一本书和杂志在里面的Kindle还能叫Kindle吗?出版业不能再想当然认为还有那么多读者喜欢纸质图书,第十次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已经显示纸质书、报刊、杂志阅读率或持平,或下降,而电子书报刊的阅读增长65%。世界在不断变化中,我们出版业必须要为这个变化的世界做些什么。

        第四,关于信息消费政策扶持。从文件来看,信息消费政策支持是全方位的,从降低审批成本、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企业融资环境、降低带宽成本、完善制度环境等一揽子计划。

        那么,出版行业能够做那些创新?

        我们先来看看国际上那些久负盛名的出版巨头在2013年都做了哪些变化和创新,或许从中我们能够看到我们未来的一些影子。Amazon和苹果公司的发展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过;励德爱思唯尔集团已紧追谷歌、中移动、彭博之后,在全球最成功的数字媒体公司中排名第四,把苹果、雅虎、腾讯等IT企业甩在身后。而作为励德爱思唯尔的科技、医学出版分支,爱思唯尔从数字化产品中获得的收入也早已超过80%;4月,兰登书屋和企鹅出版集团合并成兰登企鹅集团,从而更好地在电子书市场与亚马逊和苹果公司展开竞争;德国出版巨头施普林格集团7月份宣布,出售旗下多个传统印刷媒体,继续迈向领先的数字媒体之路。2007年至2012年施普林格数字产品销售比重由8%上升到36%;7月,圣智学习集团已经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

        再看看国内,截止到2013年11月,全国取得互联网出版资质企业达660家,其中已有289家企业同时取得移动出版许可,半数是有影响有规模的民营企业。大批跨界者成为新的竞争者。我想,关于紧迫的形势,我不能说得再多了,创新成为我们的不二选择。

        领域创新:我们要成为跨界者。我们注意到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近年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融合。3C融合、三网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互联网和传统产业融合,等等,与其被动成为信息消费的附着物,不如我们破釜沉舟,自己成为自己的颠覆者,自己主动成为跨界者,或许能够赢下未来。在企业内部注入互联网基因,允许一部分人、一些部门先互联网起来,两条腿走路,去实践,去探索,进入比数字出版概念更广泛的行业和领域。

        产品形态创新:学会倾听用户的需求才能创造新的产品形态。多媒体、全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已经发展成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并行,纸质、电子、网络、卫星通讯多种传播方式同时存在的全方位、立体化展示的方式。客户对于信息消费不再是直线的、单向、被动接收的,而是双向的、互动的。我们应该在同人社区、作者平台建设、大数据分享、云服务以及其他能够更贴近读者和客户上做更多的努力。我们要倾听传统读者对我们图书以及关联产品的需求;我们要倾听来自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穿戴式设备等终端设备拥有者对数字内容的需求;我们要倾听作者对出版机构、自媒体以及经纪代理的需求。

        组织形态创新:要借助资本的力量迅速壮大。就像上文提到的互联网企业,改变他们企业行为的是资本。中国的出版产业中尚不存在一家能称得上大数据的大公司,我们无论是在全面性还是个性化需求上均无法满足大多数读者的分类信息需求,每家出版社拥有的数据和信息内容、作者的真知灼见淹没在互联网上的海量数据中。应对这庞大的信息消费市场,我们需要在公司化、股份化上走得更快,在金融资本、风险投资、社会资本以及文化资源整合上做各种路径的探索,部分出版传媒领域要实现商业模式的突破。

        前不久,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公司正式成立,接下来将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一是以资本为主线,建立集团化的管控模式;二是将继续专注专业出版传媒市场,并重点发展数字出版和文化创意项目,使出版产品形态,服务读者的内容形式有一个新的变化,走出一条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融合发展之路;三是整合优质资源,推动股份制改造,打造上市主体。

        (因版面原因,安徽出版集团、时代出版传媒董事长王亚非的《黄金十年五大畅想 三点自律》将于下期刊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