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1月08日 星期三

    “新突破”的背后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1月08日   15 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焰

        一个企业终将以它自有的方式成长。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我们难以预测时间还将带来怎样的变化。有人称2013年为移动互联网元年,大数据、云计算、微信、自媒体等概念的出现,雷军董明珠大设赌局,各行各业都在谈“互联网思维”,不由得让传统出版社陷入人人自危的困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该如何生存?

        出版社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必须强化制度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文化企业。2008年,华东师大出版社对组织架构、绩效考核制度等做了一次大的调整。业务方面,取消原来的编辑室,取而代之的是更灵活、更专业、更具特色的分社。组织机构方面,设立董事会、社务委员会,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策,迈出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有力步伐。

        2010年,华东师大社在坚持原有的办公会议制度、选题论证会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责任会计制度、生产调度会制度等的前提下,又设立了纸张采购委员会,对采购质量、产品价格等严格把关,极大地节约纸张成本。为加强管理与一线业务的沟通和交流,2013年,华东师大出版社进一步完善分社长联席会议制度,领导班子及时与一线业务部门沟通行业信息、市场动向、管理政策的变动、内部流程的梳理等,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障了事业的发展。2013年底,华东师大社的销售码洋超过8亿元,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华东师大出版社发展的长期目标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基业长青的出版社。创新战略、品牌战略是出版社发展的核心战略。创新战略又是企业发展战略中的第一核心战略。创新首先是思维的突破,打破旧框框,在新形势下找到新的对策和方法。创新首先来自于跨界与混搭,因此,组织的扁平化应该是我们组织架构的发展方向。目前,华东师大出版社已经有十个分社,各自有不同的产品线和特定的选题方向,编发联动,分社内编辑和营销更加专业化。但是,长此以往,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多元化发展,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让扁平化的组织实现跨部门的协作共赢也将是我们改革创新的一个方向。2013年,二维码教辅图书《解题高手》就是由教辅分社和数字出版部携手打造的成功之作。

        在营销上,华东师大社紧跟形势,创新营销思路和模式,分社各自都有专门负责网络营销的编辑人员,总社也专设了网络销售部,2013年网络销售业务量同比涨幅达40%。同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共设有包括总社、教辅分社、北京分社和六点分社在内的4个微信营销平台。

        当然,创新思维更重要的是体现在选题策划和内容的制作上。我们认为,选题策划要根据我社的特点,遵循经典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这两个原则同时适用于我们的教材、教辅、少儿图书、学术专著及人文社科图书。

        我们的重心不会放在少数畅销品种上。传统出版社在市场运作方式上多少存在一些欠缺,因此,我们更强调的是图书的品牌影响和规模效应。以出版教师教育图书的“大夏书系”为例,十年坚持成就了一个影响上百万中小学教师的经典书系。该系列共出版了300余种图书,覆盖了全国400余个县级以上的地区,年销量已达4500万码洋,毋庸置疑已成为中国教师教育的第一品牌。

        十多年来,华东师大社还培育和树立了一系列著名图书品牌:《一课一练》:畅销20年,被誉为“教辅中的战斗机”;《百题大过关》:41本书年销售码洋近5000万;《大学语文》:徐中玉主编,修订10版,发行超过1千万册;“美慧树·幼儿园主题课程资源”:96本图画书,覆盖语言、社会、健康、科学、数学和艺术六大领域的学前儿童绘本;“六点评论”:具有独立思想的当代学者的代表性论著;“明心书坊”:大众教育和心理读物……这些品牌都是华东师大出版社的重要财富。

        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了一批有重大社会效益的图书,并且不少出版项目都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像《杜威全集》、《元明刻本朱子著述集成》、《中国学术编年》等重大项目均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为发扬华师大学科特色、传承华师大文脉、整理华师大名家资源,近几年华师大出版社还陆续推出了《徐中玉文集》、《智量文集》、《周克希译文集》、《陈桂生教育学文丛》、《大夏书系·十年精选》、《白天和黑夜的信使》等,在各界都产生了热烈反响。

        时代飞速变化,但有一些事物是永不改变的,人们对审美的追求,对人性的思考,对知识的渴望不会停止,对阅读的需要也将伴随终生。因此,图书的策划,其实是对人心的把握和探寻,我们相信,随着文化识见,阅读品味的提升,对图书形式和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将坚持做有理想有情怀的出版人,出版真正有价值有力量的图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