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1月01日 星期三

    2013“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年”

    龙飞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1月01日   20 版)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墓碑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诞辰150周年纪念邮票’2013年

        今年是世界戏剧史上的巨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938)诞生150周年。俄罗斯为拥有这个杰出的儿子而骄傲。莫斯科举行了一系列隆重而热烈的纪念活动:举办关于大师的各种展览,演出关于他的话剧——《体系之外》,为他的纪念雕像揭幕,发行纪念邮票,并将2013年定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年”。

        提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这个名字,中国知识界都很熟悉。他所创立的“演剧体系”理论,我国已于上世纪30至40年代开始译介,并由第一代话剧导演运用到舞台实践中。1935年左翼戏剧家联盟成员章泯在上海执导《娜拉》,第一次尝试运用了斯氏体系。1949年后,中苏关系蜜月期,我国戏剧界乃至电影界掀起了学习斯氏体系的高潮。政府聘请多位苏联戏剧专家来华讲学,派遣中国留学生赴苏攻读斯氏体系。这对我国现实主义的戏剧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

        1897年,俄国戏剧家涅米罗维奇-丹钦柯(1858—1943)写信邀请业余剧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自己会面。一年后他俩共同创办了莫斯科艺术剧院,掀开了20世纪俄苏戏剧史的新篇章。二人志同道合,鞠躬尽瘁,终于创造出奇迹。他们的成功基于对艺术的无限忠诚。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年”,有一项重要活动,就是为艺术剧院的两位创始人建立纪念雕像,使之矗立在剧院入口处。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由于创立了体系誉满全球,而丹钦柯的声望显得远不如他。其实丹钦柯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年长五岁,在文艺界资格要老,早就小有名气,既是小说家、剧作家,又是戏剧评论家、戏剧教育家和戏剧导演。当年是他独具慧眼,物色到年轻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两人从此携手合作。

        丹钦柯可说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命中的“贵人”。没有丹钦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不可能那么顺利地走上专业剧人的道路;没有丹钦柯,就不会有艺术剧院;没有丹钦柯,斯氏体系也难以诞生。而且丹钦柯是劳苦功高的幕后英雄,一直负责剧院的行政工作,担任导演和负责挑选剧目。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则专心当导演和演员,不用操心其他事。所以在1918年纪念剧院成立20周年的讲话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把丹钦柯誉为剧院的“辛勤母亲”。此外,他从丹钦柯处获益匪浅,原先他只崇尚古典作品,是丹钦柯循循善诱,才使他将目光转向当代作家和当代生活,才有了契诃夫的剧目。令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深感内疚的是,由于自己长期活跃在舞台上,使得他的知名度超过了丹钦柯,他这种歉意与不安是发自内心的。

        1938年盛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病入膏肓,弥留之际他没给家人留下任何遗言,却惦念着在他一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亲密合作者。因为丹钦柯的夫人刚刚去世不久,他担心老友孤单寂寞……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病故后,丹钦柯独自主持艺术剧院,后又以耄耋之年经历了卫国战争的艰苦岁月。2013年恰逢这位功勋卓著的戏剧家逝世70周年,为他树立纪念碑是众望所归的事。

        二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一生顺利,是命运的宠儿。他经历了帝俄时代,经历了腥风血雨的革命岁月,却从未遭遇什么坎坷与挫折。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当权时亲手干预文艺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没有趋炎附势,而是一心搞艺术,屡获各种荣誉、奖励和勋章。斯大林肯定他的体系,将体系作为戏剧表演唯一正确的方法,进而排斥所有其他与之不同的艺术流派。

        苏联时期,官方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奉为戏剧界的泰斗,每逢他的纪念日都要举行活动。1948年是他逝世10周年,政府将他的寓所建成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故居博物馆,如今已是莫斯科一个极富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在今年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年”,专程到这里参观的群众络绎不绝。

        博物馆内保持着主人生前每个房间的布置和摆设,大厅里陈列着许多文件和照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平时最爱说:“写下来!”他一向认真严谨,生怕有疏漏,所以事无巨细,均有文字记载。这已成为贯彻他终生的一个习惯,因而留下了数百个笔记本。除了记事簿,便是数目惊人的创作札记、导演计划和讲稿。此外还有大量信札和各个时期的剧照。

        如今在俄罗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已出版了近二十卷。他的著述之丰富可称著作等身,令不少多产作家也为之钦佩与赞叹,因此他的手稿更是数不胜数。徜徉在文献资料、书稿以及照片的海洋中,参观者仿佛接触到大师的精神深处。

        展品里有世界各种文字的出版物。而最吸引中国观众眼球的是自上世纪30年代开始至八九十年代,斯氏著作和全集的各种中译本、传记中译本,以及中国学者撰写的有关论文集和传记。在中文图书中,有梅兰芳的著作《舞台生活四十年》,这是50年代初梅兰芳亲自赠给该馆的:所有这些都表明我国与斯氏的特殊情缘。

        另外,还有一间小展室,展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夫人,也是他事业上的忠实助手、艺术剧院著名演员莉琳娜的系列剧照。这些珍贵照片记录了女主人非同寻常的艺术人生。

        为纪念大师,政府多次发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纪念邮票。2013年发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诞辰150周年纪念邮票。1963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百年诞辰,也发行了一枚纪念邮票。而最值得深思的是2000年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票面上是两位戏剧家,左边是梅耶荷德(1874—1940)画像,右边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画像。2000年为梅耶荷德殉难60周年,邮票意在纪念梅耶荷德,但同时也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之并列。梅耶荷德是丹钦柯的天才学生,他苦心孤诣,力求创新,却为当局所不容。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相比,他命运极其悲惨,遭处决后他的遗骸已无从寻找。这枚纪念邮票发行于苏联解体将近10年后,苏联内务部档案已经揭秘,梅耶荷德的冤案早就大白于天下。俄罗斯人民怀着沉痛的心情,怀着对极权制度的愤恨,缅怀这位艺术祭坛的的殉道者,并将他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奉为同时代的大戏剧家。一枚小小邮票意味深长。

        仔细观赏这些邮票就能逐一发现其中奥秘。2000年纪念邮票及2013年纪念邮票上面都印有莫斯科艺术剧院的院徽——一只展翅飞翔的白色海鸥。1898年,为纪念契诃夫的《海鸥》首演成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胜利,艺术剧院幕布上出现了一个海鸥图案。

        海鸥图案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总是联系在一起。在纪念大师诞辰150周年的日子里,人们纷纷前往莫斯科新圣女公墓,瞻仰大师的墓。墓碑设计别致,用白色大理石雕成。十字架下刻的是一直垂落到墓碑底座的艺术剧院幕布,幕布上有一只飞翔的海鸥。海鸥是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标志,它也成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象征。

        三

        作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年”活动之一,莫斯科艺术剧院和以该剧院两位创始人命名的音乐剧院到世界各地巡演。莫斯科国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涅米罗维奇-丹钦柯模范音乐剧院今年到天津演出,就是巡演活动的一种。该剧院成立于1941年,它的前身为两个剧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歌剧院和涅米罗维奇-丹钦柯音乐剧院。

        1918年年底,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受新政权委托,成立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歌剧研究所,进行将体系运用到歌剧艺术中的实验。他的哥哥自幼热爱演奏钢琴,直到年过半百才实现宿愿——到研究所从事专业音乐工作。他那位极具表演天赋的妹妹也来到研究所当导演和教师。1926年,研究所改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歌剧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去世前半年,还在歌剧院带病执导排演威尔第的《弄臣》。

        1919年,丹钦柯在艺术剧院内成立音乐剧室,1926年扩建为涅米罗维奇-丹钦柯音乐剧院,1941年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歌剧院合并,命名为现今的莫斯科国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涅米罗维奇-丹钦柯模范音乐剧院。该剧院于今年我国“五一”小长假期间应邀来华,为庆祝天津大剧院开幕一周年暨纪念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诞辰150周年,演出柴可夫斯基的《叶甫根尼·奥涅金》,连演三场,让天津观众大饱眼福。该剧院艺术家还举办了关于俄罗斯歌剧的专场讲座。

        在2013年这个特定年代里,全球各国的广大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世界文化名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将会有更多更为深入的理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