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喜地的牙》:大温暖与小瑕疵

    曾诗朗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12月18日   12 版)
    《喜地的牙》,汤汤/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年8月第一版,12.00元

        重复对于儿童文学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会给故事带来叙事节奏的韵律感。借鉴民间童话式的重复本无可厚非,但不应影响叙事的进程和节奏。

        汤汤带着想象力超凡的“鬼童话”走进了众多读者的世界,为中国当代童话创作带来一个新奇的视角。在以往的鬼童话中,汤汤为儿童读者创作的“鬼家族”并不吓人,相反却处处透露出一股纯真透彻的温馨气息,而“温馨的爱”也似乎成了汤汤鬼童话的一个显著标签。“奇异童话系列”既延续了汤汤童话一贯的灵气与鬼气,更彰显出了日常生活的温馨和爱意。

        “汤汤奇异童话系列”包括《喜地的牙》、《青草国的鹅》和《一只蛤蟆叫太阳》三部童话,作者巧妙地围绕着儿童身体“异化”(或动物化)这一相似主题来讲述成长的故事。其中,《喜地的牙》选择了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亲历的“换牙”事件为题材,使得作品更贴近现实生活,也更有感染力。作家对人物成长困境和苦难进行了直接、细微的展示,并在唬人的恶魔面具下深藏爱意,使其成为三篇童话中最具冲击力和震撼力的一篇。

        《喜地的牙》中的主人公喜地是个发育稍迟的男孩,9岁时才等到第一颗牙齿松动,他在家人欢欣的期盼下等待换牙。可事情的发展却出人意料,掉了牙的喜地变得像个恶魔,生病,发脾气。更恐怖的是,他每长出一颗新牙,身体都会变一次,陆续长出长耳朵、长脖子、绿面孔、蜥蜴似的尾巴……然而自始至终,妈妈和姐姐欢天都用满怀温情的爱来包容和接纳“妖魔化”的喜地,借助爱的力量来对抗成长困境。最后,喜地在妈妈和姐姐的呵护下战胜了“兔子人”的魔法考验,终于完成换牙过程。

        面对“换牙”这一常见的生活现象,汤汤产生了童话的灵感,她在《喜地的牙》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异常好玩的故事。不过,她并没有停留在“编一个好玩的故事”的层面上,而是尝试将新颖有趣的童话延伸至一个拥有丰富内涵的“成长寓言”。孩子的成长过程大多伴随着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痛楚、烦恼与折磨,这个考验不仅针对孩子本人,也关系到整个家庭。因此,孩子的成长不是个人的成长,而是家庭共同的成长。喜地身体的疼痛和变化便是其成长困境的隐喻。面对考验,妈妈和姐姐表现出的对喜地的爱与永不气馁的乐观精神,以及小男孩喜地的倔强和早慧,都让人心里为之一动。对于儿童读者而言,阅读这本书,不仅是享受简单的阅读快感,更能从中得到启迪,加深自己对爱、对成长的理解。

        作为汤汤童话不可或缺的元素,温馨的爱在《喜地的牙》中可以说得到了很好的阐释。或许是考虑到为儿童这个独特群体创作的缘故,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大都不自觉地习惯用“俯下”的姿态来面对孩子,也更偏向于在作品中灌注“母性的、温柔的爱”,因而呈现出过多甜腻腻的“爱”。值得肯定的是,汤汤在这部童话里对“爱”的表达是清新自然的,具有现实生活气息,书中很少有矫揉造作之言。

        我们可以看到,妈妈对喜地的爱,是宽容的爱、坚强的爱。从寻医、把记者挡在门外,到应对兔子人不祥的“警告”,从接纳喜地到鼓励喜地,妈妈不离不弃的守护令人动容。姐姐欢天的爱则表现得直接又纯粹,作家在其言语间加入一些幽默元素,使文字充满谐趣。例如:喜地牙齿松动时,欢天用夸张的口吻叮嘱“一天最少得摇两千次”;长了长耳朵的喜地戴着帽子上学遭到同学围观时,欢天“凶悍”地保护弟弟,用“母夜叉”来调侃自己的行为;喜地身体结成“茧”,欢天担忧弟弟化蛹成蝶飞走的情节也让人忍俊不禁。幽默在寻常日子是调味品,但在不幸发生时,它则转化为对抗困境的勇气。

        在《喜地的牙》中,“我是妈妈”,“我是姐姐”,“我们不会抛弃他”,“我爱喜地”等类似的话语反复出现,这种毫不动摇的纯粹的爱,是妈妈和姐姐应对喜地成长困境的武器。若将童话投射到现实生活中,像这样只有无尽的“包容”和默默的“承受”、“忍耐”的爱可能不可信,也显得力量不足,但在童话语境中却能给人带来奇异的感动。

        不过,这种情感的单一指向却带来了童话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不足。姐姐和妈妈对喜地一味地爱和包容,没有出现心理上的任何波动和挣扎,这就使得这两个角色过于单薄、平面化。同时,作家在儿童心理的把握和儿童语言的表达上,也显得不够准确。喜地的姐姐在心理、语言、行为上都没有很好地表现出“儿童”的特征,反而像极了一个“小大人”、“小妈妈”,她似乎和“妈妈”这一角色并肩而立,共同构成书中的母性形象。如果汤汤能够更细致地区分人物形象的特点,用更自然的孩子的眼光来叙事,会使这个故事更加魅力无穷。

        另外,童话情节上的重复以及交待不足,也削减了故事的耐读性。在很多时候,重复对于儿童文学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会给故事带来叙事节奏的韵律感。《喜地的牙》作为一篇创作童话,借鉴民间童话式的重复本无可厚非,但作品中的情节重复已经影响了叙事的进程和节奏。喜地每次长新牙前发脾气的表现以及家人的应对方式缺少根本性的变化,情节稍有啰嗦之嫌,使整部童话减色不少。同时,故事中兔子人的出现显得突兀,影响到了故事的可信度。兔子人虽然为喜地不合常理的身体变化作了预示,但对于这场“考验”的原因和目的并没有提供必要的说明。故事最后以一场恍惚的梦仓促结束,给人留下无尽的困惑。

        瑕不掩瑜,尽管有一些不足之处,但作为一部为低龄段孩子创作的童话,《喜地的牙》还是非常成功的。它能给你足够的乐趣,也能给你足够的温暖。《喜地的牙》让我相信,爱才是换牙最好的仪式。这爱的力量,也是帮助孩子突破成长困境的最神奇的魔法。

        汤汤是个带着“鬼气”的童话作家。说她“鬼气”,不仅指她在自己的童话王国里搭建了一个独特而又温情脉脉的“鬼”国度,更指她的文字和她的性格一样充满了灵气。汤汤表示会继续写喜地的故事,也许会在未来的几年里完成一个“欢天喜地”系列。希望看到“欢天、喜地”这对可爱的姐弟在汤汤的笔下成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