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为推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高等院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如何把握大学生价值观生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确立更为科学的培育目标;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构建更为合理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如何创新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等问题,依然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领域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些重点、难点问题,山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宫志峰教授于2008年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为题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并获得立项。经过三年多的深入研究,该课题顺利结项,并在人民出版社出版。该著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为基础,借鉴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吸取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思路、方法、主体、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论证,构筑了科学高效、便于操作的综合性实施方案。该著作的出版,为解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的难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目标的设置上,该著作没有拘泥于大家习惯性思维中所指向的单一“社会目标”,而是提出了自己的新设想。该著作认为,确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既要遵循“合目的性”原则,又要遵循“合规律性”原则,实现“合目的性”原则与“合规律性”原则的有机统一。按照这样的原则,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既要达到凝聚人心、稳定社会、推动创新、促进和谐等“社会目标”;又要达到净化心灵、塑造人格、树立理想、建设素质等“个体目标”;与此同时,还要努力实现社会目标与个体目标的统一,从而使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具有了更容易为大学生所主动接受的内在依据。
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思路的梳理上,该著作跳出单纯地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传统思路,提出了“四个统筹”的创新观点,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操作性很强的实施方案。该著作认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当代大学生,一是在宏观上要统筹把握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基本渠道。要抓好社会教育,改善社会环境;要抓好家庭教育,奠定家庭基础;要改进学校教育,巩固学校阵地。二是具体到学校工作中,要统筹建设未成年人阶段与大学生阶段的价值观教育。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教育层次学生的心智特点、知识储备和培养目标,遵循人的价值观发展的基本规律,把大学生阶段与未成年人阶段充分结合起来,设置相应的教育内容,建立层层递进、有效贯通的教育机制,从而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在价值观教育中的系统优势。三是在高校价值观教育中,要统筹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三个环节。课堂教学是高校的基本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课堂在社会的延伸,只有把三者充分结合,全方位建设人才,才能从根本上推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四是在课堂教学中,要统筹专业教育、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专业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法的选择上,该著作深入剖析了传统方法的特点、不足与原因,充分论证了方法创新的意义与原则,并提出了方法创新的具体办法。该著作认为,要实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法与途径的创新,需要遵循价值观教育与制度建设相结合、价值观教育与人们的思想实际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理论灌输与思想疏导相结合、言教与身教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以及社会舆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各类文化产品、文化活动相结合等基本原则。该著作认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有助于青年学生在感动与共鸣中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成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方法。该著作认为,在新的世纪,网络、社团、公寓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新途径、新载体,要高度重视网络、社团、公寓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这些新阵地、新途径、新载体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推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不仅对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在全社会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该著作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难题,有助于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深入把握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基本规律,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宫志峰等著,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4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