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谎,鼻子就会变长。”成年人自然不会相信这话,但是毫无生活经验的孩子对大人说的任何话都会信以为真,觉得很好玩。所以,“会长鼻子”的故事就容易吸引孩子了。这是意大利作家科洛迪的童话《木偶奇遇记》中的一段情节,全书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吸引小读者的故事。
卡洛·科洛迪与《一个木偶的故事》的创作历程
卡洛·科洛迪(Carlo Collodi)是意大利作家卡洛·洛伦齐尼(Carlo Lorenzini,1826—1890)的笔名,科洛迪是他母亲出生地的名字——离托斯卡纳区皮斯托亚省省会皮斯托亚不远的一个小镇。
洛伦齐尼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十个孩子中的老大,他的父亲和母亲都是洛伦佐·吉诺里·里斯奇侯爵家的仆人。侯爵夫人马凯萨·里斯奇很喜欢这个孩子,帮助他进了一家备受推崇的神学院。早熟的洛伦齐尼16岁时转到一家著名的天主教学院,学习修辞学和哲学。1848年,他志愿加入托斯卡纳军队,参加“第一次意大利独立战争”。战后,他回到托斯卡纳,怀着对政治的热情几经挫折地办报,撰写文学批评、讽刺随笔和小说,从事舞台剧的创作。1859年,洛伦齐尼又志愿上前线参加“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解放后,他回到托斯卡纳,从事词典编纂和喜剧舞台监督工作,并任地方官员。19世纪70年代,洛伦齐尼为自己背负的赌债苦苦挣扎。这时,他的朋友、出版商菲利斯·佩奇(Felice Paggi)看到意大利全国的学校对教科书的需求急剧增长,便请他尝试编写教科书。佩奇看中洛伦齐尼是因为,一年前洛伦齐尼首次涉足儿童文学,曾将夏尔·佩罗、玛丽·凯瑟琳·奥尔努瓦夫人等几位法国著名童话作家的作品翻译成意大利文。而这也这启发洛伦齐尼自己的童话之路,从1875年开始,他连续出版了《漫画》、《眼睛和鼻子》、《快乐的故事》和三部《小手杖漫游意大利》等作品。这些作品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只有他的《木偶历险记》成为千古不朽的名著。
1881年7月起,洛伦齐尼以科洛迪为笔名,在《儿童日报》上连载了一段木头被雕刻成木偶后发生的神奇故事,原题为《一个木偶的故事》。背景设在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地区,结尾时主人公被两个强盗吊到一棵大橡树的树枝上,“气都喘不上来……昏过去了”。
科洛迪原想到此结束,停止连载。然而,尽管主人公皮诺乔因贪玩而逃学,因贪心而受骗,但毕竟是个天真无邪的可爱孩子,不过头脑比较简单,自制力比较差,这是很多孩子的通病。因此,让主人公吊死是不符合小读者心愿的。小读者们读了他的故事后,无法接受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寄往报社编辑部的信件堆积如山。
科洛迪创作《一个木偶的故事》等童话原是为了还债,得知读者如此喜爱他的这篇作品,科洛迪万分高兴。在《世界日报》社社长费尔南多·马尔蒂尼的建议下,他将故事从第16章写到36章,改变了故事的结局,使皮诺乔历经磨难后,终于从木偶变成一个“聪明伶俐、很精神的小男孩”这一今天我们熟悉的情节。书名也改为《皮诺乔历险记》,还配了画家恩里科·曼德扎蒂(Enriko Mandzanti)的插图62幅。
大概连科洛迪自己都没有想到,他一不小心,竟创作出了一部伟大的童书。从初版之日起,《皮诺乔历险记》就成了意大利儿童喜爱的童话。如今它作为一本畅销书,为世界各地的儿童和成人传阅,还被改编为其他艺术形式。
最先改编成的是最适合童话作品的动画片。早在1936年,意大利就开拍了《皮诺乔历险记》,但未能完成。四年后,迪斯尼公司于1940年完成了动画片《皮诺乔》的拍摄,但没有严格遵从科洛迪的童话。1972年,接受科洛迪两个孙子的建议,西班牙拍摄出一部技术上和艺术上都取得极大成功的动画片《一个叫皮诺乔的木偶》。直至2012年,还有由比利时、法国和意大利三国合拍的《皮诺乔》动画片上映。
同时,这部书被改编成的影视作品也很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72年意大利拍了优秀电视片《皮诺乔历险记》,中国观众在《勇士的奇遇》中熟悉的著名女星吉娜·劳洛勃丽吉达在片中扮演蓝发仙女。还有20世纪90年代美国拍摄的《皮诺乔》、《皮诺乔历险记》和2002年意大利的《皮诺乔》等。《皮诺乔历险记》还在1957年、1968年不止一次被改编成音乐剧,同名歌剧于2007年圣诞节前夕在英国著名的“利兹大剧院”首演。
多年来,随着不断的改写和改编,《木偶奇遇记》的有趣故事已经以多种艺术形式深入世界儿童和成人们的心中。
皮诺乔的原型
《木偶奇遇记》描写了一段木头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的故事,不由让人感佩作者的奇思妙想。问世以来,研究者们一直在思考:科洛迪的创作灵感从何而来?直到近年,才有实质性进展。
2005年前后,几位美国考古学家在进行考古发掘工作时,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圣米尼阿托山(San Miniato al Monte)科洛迪的坟墓附近,发现了一座刻着“皮诺乔·桑切斯”(Pinocchio Sanchez)之名的墓。科洛迪和桑切斯,一个作家和他名作中主人公的名字如此巧合地出现在一起,引起了考古学家们的注意。于是,他们决定再深挖下去看个究竟,希望了解这个埋在科洛迪旁边的人背后的神秘故事。后来,英国和意大利科学家在得到有关方面允许后打开了坟墓,结合考古发现和一些档案资料,他们让一个前所未知的故事浮出了水面。
研究表明,确实有过皮诺乔其人。他两手、两腿都装了木头假肢,鼻子也装有一支木头支管,其中一条假肢的商标上有“卡洛·贝斯图尔西”(Carlo Bestuldci)的字样。档案表明,桑切斯家1760年生了一个男孩。他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只有一点跟别的孩子不同:他的身高仅有130公分。但这并没有阻止他与父亲一起参加意大利独立战争。只因皮诺乔作为一个士兵实在太矮小,于是便被安排做一名鼓手。皮诺乔18岁进军队,15年后才回家。在这15年里,他失去了双手、双腿和鼻子,返家时是一个残废人。
得益于当地的“魔术师医生”卡洛·贝斯图尔西,皮诺乔拥有了特殊的假肢:木头的手和脚,以及断鼻子的支管。随后,这个战时的鼓手便进了当地的一个剧院工作。因为他是侏儒,又有木头四肢,能供观众取乐。这么一来,他变得小有名气。皮诺乔死后被埋葬在那个墓地。不久之后,科洛迪回忆起这个叫皮诺乔的可怜人,写出了这个童话。
历史地图和神秘的背景地
另一位研究者是意大利的计算机专家亚历山德罗·维戈尼(Alessandro Vegni)。维戈尼将童话与历史地图进行对照研究,并翻阅了有关的历史记述,认定《木偶奇遇记》所写的故事背景地是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比萨省一个叫圣米尼阿托(San Miniato)的小村子。它位于比萨和佛罗伦萨之间,边上有一条河,原来的地名就叫“皮诺乔”;据记载,是在1924年才改名为圣米尼阿托。维戈尼相信,科洛迪肯定知道这个小村子,还熟悉住在那里的几个人,并从中取材来描写童话中的人物。维戈尼说,因为“居住在圣米尼阿托村里的人都叫皮诺乔(Pinocchia)或者皮诺奇尼(Pinocchini)”,所以科洛迪在《皮诺乔历险记》中会叙述说,“在杰佩托给他的木偶命名的时候,他才会说,‘就叫皮诺乔吧。这个名字会带来好运的。我认识一家叫皮诺乔的:皮诺乔爸爸、皮诺乔妈妈,孩子都叫皮诺乔。全家都过得很好……’”
从圣米尼阿托开始,维戈尼通过研究,发现历史地图上有几个地方可以和《皮诺乔历险记》中涉及的背景地相类比。在《皮诺乔历险记》中,爸爸杰佩托住在一间很小的地下室,只有楼梯口投进来一丝光线,家具也极其简单。木偶进这屋不久,便听到一阵“唧——唧唧——唧唧!”的声音。原来是一只大蟋蟀在叫。他自称“我是只会说话的蟋蟀”,并扬言说“这屋子是我的”,叫木偶马上离开。维戈尼发现,历史地图上有一处“蟋蟀屋”(Casa II Grillo),这是一座乡村建筑物,科洛迪可能受此启发,写出了“会说话的蟋蟀”。且这个村子里当时开有一家“白净旅店”(Osteria Bianca),直至今日,这家酒吧依然矗立在那里。维戈尼相信,木偶与狐狸和猫待了一夜的“红虾旅店”的店名便是受“白净旅店”的启发。狐狸和猫骗木偶说,大家在“红虾旅店”歇几个小时,“半夜再走,明天天亮,就到‘神奇的土地’了”。到了那里,挖一个小洞,把好心的老板送给他(木偶)的金币放进去,然后填上土、浇两桶泉水,撒一撮盐,“第二天早晨……你会看到长出一颗漂亮的树,上面长满金币”。维戈尼说,这“神奇的土地”,也来源于历史地图上一个叫“神奇之源”(Fonte delle Fate)的地名。维戈尼说,甚至连狐狸和猫也可以在这份历史地图上找到出处。因为图上有一处标着“狐狸泉”(Rio delle Volpi)的名称,还有两座叫“猫”(Rigatti)的房子。
《皮诺乔历险记》不但故事本身极富真实性,没有一般意义上的离奇遭遇,主人公在各种事件上表现出的一个孩子由缺陷走向完美的曲折历程,都十分符合儿童的天性。在这里,作家告诉小读者,只要有一颗正直、善良和富于同情的心,每个幼稚、缺乏自制力的孩子,都会像皮诺乔一样,成长为一个好孩子。作家从一份历史地图上获得启发,虚构出这样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表明一部优秀的童话,并非可以随意离开现实、海阔天空地编造一气,一定要有来自现实生活的启示。美国著名的儿童文学批评家和编者阿妮塔·西尔维(Anita Silvery)在她1995年的《童书及其作者》一书中对《皮诺乔历险记》作了恰如其分的总结评价:
(这部童话的成功)是由于它的普世性,其想象力和幽默感的融洽,其活泼的节奏,和其空灵的魅力……《皮诺乔》曾因它那19世纪儿童文学所特有的说教而遭到批评,但也因它清新的现代性,它高度务实的伦理观念而受到赞扬。《皮诺乔》对幻想与现实及其伟大源泉做到微妙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