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舒晋瑜) “这个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可能毫无意义的故事,对于我来说,它们却是如此新鲜……”项小米长篇小说《记忆洪荒》研讨会近日在京召开,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认为封面上的这一段,是作家面对今天的世界和读者防御性的话:面对过去,这样的叙述是否值得,项小米的忧虑是真实的。但是,不管经验如何折旧,她最终还是自信地写出了一部厚重的作品。
《记忆洪荒》既有对艰苦从军岁月和一场惊天洪水的追忆,有对那个疯狂而荒谬年代的反思,也有对主人公直面理想和爱情“上下求索”而不得的痛憾,是作家对于逝去青春的祭奠。评论家王必胜指出,小说从现实众多精神扭曲和情感迷惘中,直剖时下诸多精神疾患。李敬泽认为,《记忆洪荒》对于如何从历史中汲取精神资源将提供有益启示。评论家汪守德认同这一看法。他说,项小米把人生的积累融入了作品,为作家怎么面对历史书写提供了经验。
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评论家吴义勤发现项小米的写法是非常传统的,“为什么传统朴实的作品这么有力量?”吴义勤分析,《记忆洪荒》打动人的最大力量是人物命运。作者把时代的悲剧、命运的悲剧和性格的悲剧完美地结合,充满情感的反思。小说最深刻的是自我的分析、怀疑以及对自我分裂的叩问,由此具备了厚度和深度。而所有的细节、人物有着作家的体温,这使整部小说传达着人文主义的悲情,这是小说能感动我们的内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