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

    一个欧洲人眼中的美国文化

    张艳丽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10月23日   10 版)
    《论美国的文化———在本土与全球之间双向运行的文化体制》,[法]马特尔著,周莽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1月第一版,65.00元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在文化上显然与欧洲有着割剪不断的关系。戴高乐在1966年访问苏联时曾说,“美利坚是欧罗巴的孩子”。但是,向来以文化精英自居的欧洲人,却认为美国人只是在机械地效法和模仿欧洲,惟妙惟肖却显得稚嫩。即便在今天欧洲的电影等大众传媒中,我们依然能看到欧洲人对美国人在文化上所表现出的粗俗和随意的不屑。  但近年来欧洲人对美国的文化的态度,却更多是对其的霸权主义的不满。一些欧洲知识分子特别是法国知识分子认为,美国文化已经对欧洲文明构成了严重威胁,它试图毁掉欧洲人所信奉的文化多元主义和平等主义。法国右翼知识分子、哲学家阿兰·德伯努瓦(Alain de Benoist)曾作过一个极端的比喻,说他“宁愿去戴红军帽,也不愿在布鲁克林吃汉堡包”。

        与这种带有强烈情绪的反美主义不同,近年来一些欧洲知识分子开始理性地去反思“是什么造就了美国文化的实力”、“美国文化是如何影响世界文化”等更为本质的问题。法国社会学家、前法国驻美国外交官、现任法国国家视听研究所研究员弗雷德里克·马特尔(Frédéric Martel)的《论美国的文化:在本土与全球之间双向运行的文化体制》(法文版出版于2006年,中文版商务印书馆2013年出版,周莽译)堪称这方面的代表作。

        该书是作者历时4年,走遍美国35个州110个城市,进行了700多次访谈,查阅了无数档案资料写成。书中不乏作者独到的理论反思,比如,美国这个没有文化部的国家是怎样管理文化运作的,又是怎样制定文化政策的?但书中更多的是作者走访博物馆、剧院、大学艺术中心、基金会、非营利机构、社区时的实地考察和切身感受。而这些真实的体验,比任何对美国文化所作的理论分析都更加直观也更具说服力。

        然而,作为一个欧洲人,作者在考察美国文化的同时,也时刻在与欧洲文化进行着比较,试图从中找出美国文化制度优越于欧洲的深层原因。马特尔认为,美国文化成功的关键在于它是一种彻底的多元文化,这种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美国文化的多面性。提到美国文化,人们通常会想到以好莱坞电影、流行音乐、百老汇商业戏剧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它以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通过精美的制作、华丽的包装和无孔不入的营销手段,不仅在美国国内,更在全球推广其文化产品以及价值观念。这是一种完全依赖市场的典型的商业文化。在此之外,美国还有另外一种强大的文化力量,它由大交响乐团、博物馆、舞蹈团、大学出版社等独立的和非营利机构推动,围绕董事会、基金会、慈善捐赠和减税等模式来运转,传播的是一种精英主义文化。最后,美国还存在着第三种文化,它是前卫的、反文化的和反体制的,不以牟利为目的,在融资上既不依靠国家也不依靠商业机构。独立电影和地下电影是其重要代表,它们都是在好莱坞体制之外制作的电影,使用的是非常规的资金,追求的是标新立异,而非票房上的成功。这种文化虽然在商业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夹缝中求生存,但却源源不断地提供着活力和创新性力量。

        这种多层次的文化维度,使得美国文化呈现出一种独特而复杂的态势:它既是商业主义的也是精英主义的、既是反思性的也是非理性的、既隶属于某个中心又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既有着巨大的优势又能带来不良后果。这种看似自相矛盾的文化综合体却有利于催生出一个真正的公民社会和善于自我调整的文化体制。总之,正是美国文化彻底的多元性,保障了文化发展的活力和可持续性。而这种多元性,无论如何都是美国社会与历史的产物。

        作者特别提到了美国政府对多元文化的支持。1965年,美国颁布了新的移民法案,即《移民改革法》。法案废除了以民族来源为基础的配额,各个国家的移民在理论上都受到欢迎。1965年标志着美国“欧洲中心主义”时代的结束,那一年90%的移民来自欧洲,但现在欧洲移民不足10%。如今美国有4000万拉美裔(占美国人口的12%,美国第一大少数族裔),3500万黑人,1200万亚裔,210万原住民,估计还有1000万到1500万非法移民。族裔的多样性,使美国不仅是一个国家,更是一个缩小的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具备美国这样的多元性。不仅如此,美国允许移民带着自己的文化、历史甚至语言融入其中,但不会过多地考虑将他们同化。汉娜·阿伦特曾说,美国“给予公民权而不要求以同化为代价”。这与欧洲一度实行的“强制同化”是完全不同的。2011年4月11日,法国政府公布了所谓的“布卡禁令”,即在公共场所佩戴穆斯林头巾属于违法行为。而“布卡禁令”竟然得到70%的法国人的支持,这对于向来以文化宽容著称的法国来说,简直就是个莫大的讽刺。无怪乎有评论者指出,文化多元主义在法国已经破产。

        美国文化多元政策的成功,当然离不开对它的有效实施。除了来自国家层面的支持外,作者看到,社区在其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里的社区,不仅指一般意义上的居民聚集体,它更是各种各样族裔亚文化的承载者,像纽约哈莱姆区的黑人社区、法拉盛的华人社区、皇后区内被称作小意大利的意大利人社区等。与主流的商业文化、只针对某些群体的精英文化和更加小众的前卫文化不同,社区亚文化体现出的是其原生性,也最能代表美国文化的多元性。各种存在于美国底层的社区亚文化,就像是美国文化这个巨大有机体上微小的毛细血管,具体而微地和自下而上地表现出美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当然,美国的多元文化主义并不是没有局限性。作者令人信服地指出,文化上的过于多元,可能会鼓励单一文化主义、分离主义,从而导致文化的支离破碎。尤其是社区亚文化,如果它只满足于发展自我认同,而不是接纳和吸收其他亚文化,那么它就不具备集体代表性,甚至会导致美国人的分化与分散。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从外部对美国文化进行整体考察的学者,作者还看到,美国文化的多元性只是一种内部的多元性,较少重视外部的多元性,比如翻译著作的数量的不足就证明了这一点。在内部,博物馆、乐团、造型艺术、流行音乐尤其是族群的多元性立即让人受到触动。在外部,文化产业输出的却并非这种多元性,由好莱坞输出的文化产品和大众文化反而因为它们的千篇一律而令人惊讶。美国文化的这个悖论,值得人们去认真思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