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9月04日 星期三

    我的心里只有“我”没有“你”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9月04日   16 版)

        (本文摘自《听话》,伍洲彤著,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微人民出版社2013年7月第一版,定价:36.80元)

        

        当我决定为小屋20岁生日写篇东西的时候,不知为何,脑子突然开始变得混乱起来。也许是因为某种情绪迸发得太过强烈,内心倾诉的源头猛地被汹涌而来的情感堵塞,变得紧张而沉重,没有条理,就像面对暗恋多年的情人,内心积压许久的话一时间不知如何表达。如果形容一下,就如同《天龙八部》里段誉的六脉神剑,乍始无法收放自如,任剑气在体内左冲右突,可就是放不出。

        和他一样,当我急欲抒发我在小屋20年后内心炽烈的情感时,那种感觉便顷刻间开始在我身体里纵横交错,毫无头绪地四处奔流,让我很难受。也许我必须把它们汇集到一起,用一把记忆的梳子好好加以梳理,那些珍藏的记忆才能破茧而出,汩汩而流。

        于是我闭上眼睛,躺在一段熟悉的钢琴曲里,让自己慢慢安静下来。过了一会儿,我听见有些声音远远传了过来……

        听着《零点乐话》,在台灯下做着我的数学题,是我高中时代最为记忆犹新的片段。期盼着周三的零点,期盼着那个温馨的小屋,似乎才能让我暂时躲开紧张的高中生活。现在,已经出国读书快4年了,总还时时想起小屋,想起你的声音。

        如今的我早已为人妻为人母了。生活的压力,世事的纷繁,使我早没有了听收音机的兴致和心境。那天,无意中调到音乐台的频道,耳边竟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不由一路听下去,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你的声音还在,一如当初……

        多年以来,如此表白和心情,我早已是阅听无数,可就在刚才,当你的声音传到我耳边,我清楚地发现自己的身体在微微颤抖,这不仅是因为感动,它更多的是一种突然间身临其境的共鸣。在你关于《零点乐话》的这些片段回忆中,那些已在我生命中消失的青春悸动又复活如初……那时的我,单纯、快乐、无忧。可如今,站在街头的人群中,四周青春逼人的面孔和气息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让我渐感衰暮。天气阴郁、心情不佳之时,竟会觉得自己如同生命之树上一片泛黄的秋叶,摇摇欲坠。

        幸好还有这座小屋。

        近些年,关于《零点乐话》,我被问之最多的问题就是:做了这么多年,你不累吗?

        “坚持”,当我说这两个字的时候,你的表情好像有些不自然,我知道那是你心里产生了某种不忍或不屑之意,可我今天必须让你知道我真实的想法,过去我一直把它藏在心里没告诉过你。

        我必须坚持,因为行至今日,这座小屋已成为我宣泄情感仅有的一个窗口,关上它,对于我来说生命的质感将大为衰减,生活的色彩将不再绚烂;我必须坚持,因为我害怕老去,这座小屋让我渐已褪色的青春在充满幻想的爱情故事中保持鲜活而生动。

        你知道这座小屋是如何而来的吗?

        1993年的初春,由于普通话不过关,急欲做主持人的我被领导“发配”到广播的一个“无人区”(几乎没有听众收听的节目时间段)去锻炼。现在想起来,第一期《零点乐话》的听众人数也许真的是0,因为在北京音乐台开播之前,当时北京地区晚上11点以后所有电台的播音就结束了,谁会想到在午夜时分,一个奇怪的声音会在一个过去从没有电波的地方突然出现在耳边(估计听到也得吓一跳,闹鬼了)。所以我说的每一句话,放的每一首歌,都是自言自语,自说自听,都是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故事,自己感动着自己。记得当时我常放一首齐秦的歌《自己的心情自己感受》。就这样,从《零点乐话》诞生的第一天起,我就把自己当作既是唯一的倾诉者,又是唯一的倾听者。

        可令我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半年之后,我突然发现小屋里已挤满了人,每个人都在用心地听着,感动着。不知不觉间,《零点乐话》已经在北京所有学校的上铺下铺传开了。那时人们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还是用笔写信和打电话,于是没过多久,一麻袋一麻袋的信开始堆在我面前,热线被打爆了。那段时间,上下班我通常都走电台的后门,特别是半夜下了直播,我得让看门儿的武警把我一直送上车。

        有段时间,我试着用“你”代替了“我”,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可以为你排忧解难的心理医生。可时间不长,就觉得心里特累,每天疲惫不堪,最后几乎接近崩溃的边缘。

        终于有一天,我借着休假把节目停了。临走前我说:两个月后,你再来小屋看看,如果那时我回来了,那我就永远不会再走了;如果没回来,那这座小屋就将永远消失在空中。

        就这样,我用了整整两个月来思考一个问题:在《零点乐话》这座音乐小屋里,我诉说的对象应该是“我”还是“你”?

        答案是,“我”。

        可这些年,我一直把这个答案隐藏在心里,从未清楚地告诉过你。因为我怕自己解释不清楚,怕你会因此拂袖而去,更怕你会后悔在小屋中所付出的那些纯洁的感动。原因很简单:20年来,我总是想象着这座小屋里只有一个听众,那个人就是“我”。这个“我”,其实是无数个“你”的代表,我越是自私地表达“我”,就越是在真实地表达“你”;“我”的情绪表达越细腻,“你”获得的感动就越强烈。

        我的心里只有“我”没有“你”。因为只有这样,“我”和“你”才能永远在一起!《零点乐话》这座承载你我灵魂的音乐小屋,才能永远屹立在午夜的空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