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8月28日 星期三

    “我的书讲的是战争,但故事真正的主题是人”

    意大利“80后”作家乔尔达诺在京畅谈新作《人体》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8月28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丁杨)曾因长篇小说处女作《质数的孤独》获意大利斯特雷加文学奖并为不少中国读者所知的意大利新晋作家保罗·乔尔达诺,日前携其长篇新作《人体》中译本现身北京,此前,他在上海书展国际文学周现场发表了演讲。在意大利大使馆,乔尔达诺与同为“80后”生人的中国作家笛安进行题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战争”的对话,聊新作《人体》,也谈及写作、情感、代际差异等话题。

        “对我来说,一部小说不止包含一个主题,《人体》是关于战争的小说,但战争只是小说的大背景,我真正想在书中探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从小形成的人际关系有多么困难的主题。”说起新作《人体》,乔尔达诺解释道。该书讲述了阿富汗战争中意大利士兵们的经历以及战争对他们在战后很长时间内精神和肉体上的影响,在战火纷飞中,在生与死的体验下,他们内心的成长和挣扎。

        写作此书前,乔尔达诺曾跟随部队前往阿富汗战争前线,十天的见闻给他巨大的内心冲击,“每一代人都会经历属于自己那一代的战争”,他希望自己的第二部长篇是一部最终能让他对自己被公众推崇的这个位置处之泰然的小说。除了书中的战争元素外,乔尔达诺更多笔墨其实在写战争之外的人与人之间情感、家庭里的“战争”。说及新书为何名为《人体》,乔尔达诺表示,《人体》里面的“人”是书中最真实而又“柔软”的部分,身体具有它自己的远见与不可避免的智慧,“我的书讲的是战争,但故事真正的主题是人”。

        从处女作《质数的孤独》问世,乔尔达诺就被视为擅写同龄人生活特别是“80后”一代与父母关系的作家,对此他颇感无奈,“最初我并未意识到专门去写描述‘80后’一代与父母关系的小说,我更希望写所有人都能从中找出童年共鸣的小说,我有点委屈,觉得自己被误解了。后来我意识到,讲述同龄人生活和选择也有其重要性,所以我写了《人体》,讲述30岁上下意大利人的生活。”笛安对这个话题不乏自己的看法,她说,“在谈论自己的作品是否能反映一代人或者一个群体的时候,我一向对此保持警惕,因为我不喜欢比较简单地给作家贴标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