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8月28日 星期三

    旅游小说?游走小说?外来小说?

    《黔上听香》叙事方式难倒文学评论大家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8月28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舒晋瑜)被网友称为“中国梭罗”的作家山峰,其作品《黔上听香》研讨会8月20日在贵州举行。这部以书信体完成的旅游爱情小说,在评论家们的点评中演绎出各种版本。

        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认为,《黔上听香》既是小说又像游记或散文,写出了当下社会对爱情的坚守,作品中很多民族风情的内容可以作为旅游文化的看点。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是歌颂古典主义的爱情,同时也在歌颂民风淳厚的贵州。作者对脚下的土地充满了热爱,其写作融入了个人的体验和观感,也有对文化的理解和热爱,作品中透露出的文化自觉是他今后取得更大进步的源泉。白烨因此认为山峰是值得期待的作家,因为地域文化是成就优秀作家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陵将《黔上听香》定位于“旅游小说”。但是评论家何向阳觉得,很难说这是爱情小说还是旅游小说,这部作品选择了比较有难度的叙事方式,即书信体来架构长篇,这使得山峰在将自然传统景观和人物命运结合的写作中有些不够圆熟。何向阳认为《黔上听香》更深层次的含义,是表达都市化进程中人们心灵所受到的伤害和扭曲,作者以优美的文笔,传达了成长中所遇到的焦灼不安甚至叛逆放荡,而自然风光的融入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心灵的洗礼,不论是通过爱情的方式还是文化的方式,他们在寻找心灵之乡,寻找精神家园。评论家王干认同这一判断,他认为《黔上听香》以复调的形式传达了一部《心经》,是关注心灵的书,写出了对心灵慰藉的渴望。

        王干认为《黔上听香》更像是“外来的小说”,最早可以追溯到欧洲的流浪派小说代表人物堂吉诃德。《黔上听香》从形态上可以看为流浪汉小说,随着主人公的游走传达作者的思想,可能作为“游走小说”定位更贴切一些。

        中国现代文学馆独山文学书画创作基地授牌仪式同时举行。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吴义勤表示,这是文学馆设立的第一个创作基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