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湘的书信是研究诗人朱湘创作史、生活史和交游史不可多得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孤高的真情:朱湘书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是由陈子善先生将《海外寄霓君》(上海北新书局1934年版)、《朱湘书信集》(天津人生与文学社1936年版)和他这些年陆续搜集到的朱湘集外佚简数通编订而成的朱湘书信集。管冠生在《鲁迅研究月刊》2009年第12期发表了《朱湘致友人信四通》,又发现了该书失收的《现代文学评论》、《新文学》上朱湘的四封书信。笔者近日又在茅盾主编的《小说月报》第13卷第1号(1922年1月10日出版)上找到朱湘1921年11月27日的一封佚简,现照录如下:
雁冰先生:《小说月报》自改革后兼登剧本诗歌,原名与内容似不切合,现在十二卷近完,何不乘此把名字改了?下面几个问题如蒙答复,感谢之极:一,英美可有专门研究翻译俄国文学的杂志,专门出版俄国文学译本的公司?二,托尔斯太最好的译本,出版处详细地址,三,Merezhkovsky: Tolstoi& Dostoevsky 出版处详细地址;四,Drama 出版处详细地址。
朱湘十一月二十七日
茅盾(沈雁冰)在编发朱湘这封来信的同时,也发表了他的回信,署名:记者雁冰。开头他针对朱湘要求更改刊名一事,回复说:“《小说月报》自12卷1号起,本已照文学杂志办理,一面请北京文学研究会中会员帮撰,作为非正式之文学研究会代用的月刊;《小说月报》四字实已不能包括现在的《小说月报》的内容,但因从前已有十一年的历史,骤然改名,恐发行方面,难免有所窒碍,所以现在还是不能就改。”他还就朱湘提到的四个小问题逐条答复。
朱湘与茅盾的通信刊出后,《小说月报》的刊名讨论逐渐变成了读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小说月报》第13卷第3号通信栏里《小说月报》的名称标题下刊发了姚天寅的来信,他在信中提到“我是爱看小说的人,尤其爱看改革后的《小说月报》,因为改革后的《小说月报》的内容比过去的格外丰富,但是我此刻有一点疑问的地方,写出来请教先生,希望先生切切实实地答复我!这个杂志既以《小说月报》标名,自然以多登载关于小说的作品为是,为什么要诗、戏剧等等也选作题材?难道诗、戏剧等等的作品,也可算他小说吗?先生能把这些文学的作品选入,自然是好,我也不反对的,不过先生既把这些作品选入,当然不独小说一种了,何妨不把他改换名目呢?鄙意以为《文学月刊》较为得当,先生以为如何?”关于这一点,茅盾在回信中只说“《小说月报》所以兼登诗歌、戏剧及其不能更名的缘故,我已答朱湘先生的信里已说及一些(见本年第一号),想先生已经看见,今不多述”。
《小说月报》刊名的更改讨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该刊第13卷第6号、8号、9号、10号、11号都有涉及,笔者在此不再累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读一下李频在1996年第2期《出版科学》上发表的《刊名定位的思考———中国期刊史札记之三》。朱湘的这封信还提到翻译研究俄国文学的杂志、出版以及托尔斯泰的译本、研究等。朱湘不仅是个诗人,还是个翻译家。生前他翻译的出版有《路曼尼亚民歌一斑》(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英国近代小说集》(北新书局1929年版)、《番石榴集》(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等。书评家常风曾这样评论朱湘,“朱湘氏是位诗人,不过他最早得名似乎是因为翻译诗。”朱湘在给赵景深的信中曾说,“我如今很想在文字方面多下一番苦工。我想在已经学习的希腊文,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外,加学俄文,意大利文,梵文,波斯文,阿拉伯文。能作到那一种田地,如今也不敢讲,不过我觉得要这样一番工夫,才不辜负来西方一趟”。关于朱湘的俄国文学翻译,笔者仅在《番石榴集》中查到他翻译的俄国古老的英雄史诗一首《意里亚与斯伐陀郭》,在译诗之前还写有简短介绍。《小说月报》是朱湘发表作品的重要园地,有新诗、新诗评论、翻译,近五十篇,并且他的处女作新诗《废园》也发表在这期《小说月报》的诗歌及戏剧栏,可惜很少有人注意第13卷第1号通信栏里英文译俄文学书标题下朱湘与茅盾的这封通信。今年是诗人诞辰109周年、逝世80周年,特写此文以纪念朱湘。另外朱湘与茅盾同为文学研究会会员,会员号分别是90、9,可惜关于两位作家的交往资料很少,希望有研究者继续钩沉。